傅维伯
傅维伯
傅维伯,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处副处长、小剧场经理、演出中心副主任。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经理。参与策划制作多部剧目,如《恋爱的犀牛》《切格瓦拉》《圣人孔子》等。近年来,致力于推动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与普及,组织多项重要活动,包括“大学生戏剧节”“青年戏剧节”和“国际戏剧演出季”,并积极扶持新人新作。因其在小剧场话剧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誉为“小剧场话剧之父”。他还大力支持年轻艺术家,鼓励他们追求梦想,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他的这些举措,使得话剧的艺术之火得以传承下去。
人物经历
傅维伯毕业于人艺团,曾长期负责首都剧场的管理工作。1994年,结束在日本的学习生活后回到国内。在日本期间,他不仅学习了表演,还在老师的启发下,对空间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师的一句话——“我买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它们背后的创造性思维”——深深影响了他,使他对美的创新有了深刻的理解。这种理念也成为他日后经营小剧场的核心指导思想。
1990年代初期,林兆华提出了在北京人艺建立小剧场以促进小剧场话剧发展的建议。尽管当时的剧院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院方仍决定拨款200多万元用于建设小剧场。为此,食堂和仓库都被拆除,以便为小剧场腾出空间。然而,建成之后,没有人愿意接管这个剧场,因为大家都对小剧场的经营管理毫无经验。傅维伯最初也不愿接受这份挑战,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这一重任。他用仅有的1000元启动资金购买了一些基本设备,并在开业前亲自前往市场寻找价格低廉的清洁用品。他还记得,当他们在1995年11月开业时,办公室地面还是水泥地,灰尘飞扬,以至于员工们无法正常办公。于是,他自己购买了地板漆,经过多次涂刷,解决了这个问题。此外,他还花费3万元改善了卫生间的条件,增加了马桶的数量,缓解了观众如厕排队的压力。
傅维伯在经营小剧场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一方面,观众对小剧场话剧的认知度不高,创作者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他也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通过一些创新的方式,如与导演共同投资、演员获得股权等方式,成功推出了《非常麻将》等受欢迎的作品。他还利用自己的收益继续投资其他项目,如《切·格瓦拉》。在他的努力下,人艺小剧场逐渐成为小剧场话剧的重要阵地。
2004年初,北剧场因财务问题濒临倒闭。傅维伯个人出资40万元帮助北剧场渡过了难关。尽管如此,他本人也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对戏剧的热情,而是转向了新的领域。
在结束了十年的人艺小剧场生涯后,傅维伯开始了新的征程,担任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的经理。在这个新的舞台上,他继续推广小剧场话剧,举办了一系列重要的戏剧活动,如“大学生戏剧节”和“青年戏剧节”,并将这些活动打造成了品牌。
参考资料
傅维伯演员.猫眼电影.2024-09-05
小剧场话剧之父.中国民主促进会.2024-09-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