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足盘
源于隋代的青瓷制品
乾隆时期的青花高足盘是一种典型的官窑青花瓷,其特点是青花晕散下沉,釉色白中带青,气泡细小,釉面光滑明亮。这些盘子采用了滚圆的泥鳅背圈足,展现了制作工艺水平。青花纹饰以两点勾线的方式绘制,中间填充色彩,线条平滑均匀,呈现出秀美雅致的风格。绘画精细,层次分明,体现了艺术特点。底部印有篆书体的“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这种高足盘不仅具有鲜明的清代特色,而且因其工艺和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收藏价值。
形态特征
清乾隆青花高足盘的形态丰富多样,包括敞口、撇口、敛口等多种样式,以及折腰式、葵瓣式、荷叶式等不同的设计。盘子的尺寸也各不相同,适应了多种使用需求。
历史沿革
高足盘的历史可以追溯至隋朝,当时被称为浅盘圈足豆。隋代的高足盘盘心平整,圈足高大,盘壁较直且浅,盘心常带有团形小印花或阴刻圈纹,主要由青瓷制成。然而,到了清代尤其是中晚期,高足盘的数量显著增加,但其形状与隋代的高足盘相比有了显著变化。清代的高足盘盘壁呈弧形,盘沿多为花口,高足呈现喇叭状柱足,足径相对较小。常见的品种包括青花和粉彩。尽管都是高足盘,但由于其造型风格上的差异,学术界普遍认为清代的高足盘是从明代的高足杯和高足碗发展而来的,与隋朝的高足盘并无直接关联。
参考资料
高足盘.个人图书馆.2024-10-3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