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刺尾鲷
刺尾鱼科刺尾鱼属动物
白斑刺尾(学名:Acanthurus leucopareius),又称白颊刺尾鱼、头带刺尾鲷,属于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的一种。分布于太平洋板块区内,具有反赤道分布特性,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夏威夷群岛小笠原群岛马里亚纳群岛、拉帕岛、新加勒多尼亚及土木土群岛等地。中国台湾产于兰屿岛绿岛。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区,栖息深度在1-85公尺左右。成群活动,以丝状藻为食。因体色迷人,主要作为观赏用鱼。大鱼可食用,食用时常利用盐烧,再加柠檬汁风味佳。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不特别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分别具XI棘及III棘,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近截形或内凹。体黄褐至褐色;眼后头部具一暗褐色缘之白色宽斜带,向下斜走至鳃盖下缘,带后另有一暗褐色斑;吻部不具半月形白斑。背鳍及臀鳍暗褐色,鳍缘为淡蓝色;尾鳍淡黄色,内侧具白色弧带;胸鳍灰黑色;尾柄棘沟为黑褐色。背鳍硬棘9枚、背鳍软条25~27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3~25枚。尾柄上有硬棘,易伤人。体长可达20厘米。身体不是很深,标准长度与体深之比在1.7至2.5之间。尾鳍呈凹形至月牙形,没有后部的白色边缘。有一条白色带,边缘为深褐色,从背鳍的起点穿过鳃盖。
栖所生态
栖息于珊瑚礁或岩礁之浪拂区,栖息深度在1-85公尺左右。成群活动,以丝状藻为食。白斑刺尾鲷在太平洋有反热带分布,在北太平洋,它分布在马里亚纳群岛、马克斯岛、日本大分工业高等专门学校南部和夏威夷;而在南太平洋,它分布在新喀里多尼亚、拉帕伊蒂、图阿莫图群岛、皮特凯恩群岛复活节岛。这种鱼类生活在潮汐带,聚集在深度1至75米(3英尺3英寸至246英尺1英寸)的有大石块的区域,并以小群体的形式在细丝藻上觅食。
经济利用
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或潜水镖鱼法等捕获。体色迷人,以作为观赏用鱼为主。大鱼可食用,型鱼食用时常利用盐烧,再加柠檬汁风味佳。尾柄上骨质盾板非常锐利,易伤人,处理时需小心。
历史分类与命名
白斑刺尾鲷最早由美国生理学家、组织学家和博物学家奥利弗·皮布尔斯·詹金斯于1903年正式描述。种名leucopareius源自希腊词leukos(意为“白色”)和pareius(意为“颊部”),指的是在鳃盖上方的垂直淡色带。模式产地为夏威夷瓦胡岛火奴鲁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栖所生态
经济利用
历史分类与命名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