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小口村,距
昌平区城区21公里,距八达岭高速路和
立汤路均为4公里。市公交车479路以村委会为起(终)站,交通比较便利。全村现有耕地2890亩870户人家、人口1699人,其中男性有814人、女性有885人。姓氏以魏、奚、李等为主,均为
汉族。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成村于久远,
米姓从考证,据村中年岁较大的人讲,此地为古战场的兵营地,分为
东小口、西小口(现归
海淀区管辖)、兴盛於清末,受过皇封,
新中国成立前该村归昌顺县管辖,1949年4月昌顺县撤销,东小口村归
昌平区第五区管辖。
1953年3月成立了东小口乡,东小口村一直是乡址。直至1957年11月撤销东小口乡,东小口乡与海淀区
清河镇合并划归海淀区。至1959年11月东小口村重划归昌平县管辖(属东小口管理区,属于沙河人民公社)。1961年9月成立东小口人民公社。直至1982年9月
东小口公社改制东小口乡,东小口乡1999年改制东小口镇。东小口村至今仍属东小口镇管辖。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东小口村为暖
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温度11.4℃。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2010村南所有土地均被划为绿化带。
村东、村中、村西各有庙一座。东庙为
北顶娘娘庙;西庙为龙王庙、村中为
关公庙(也叫老爷庙)。各庙均有正殿和配殿。院分多层,深达百余米,各殿中泥塑威严肃穆、栩栩如生,香火不断。可惜解放后东庙改建成小学校,老爷庙改建为
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西边的龙王庙也年久失修、塌到淮、荡然无存。就连村南的私家奚记
小庙也早已没了踪影。
2010年来村经济合作社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根据本村地处
海淀区、
朝阳区,
昌平区三地交汇处的地域优势因地制宜,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树立市场经济意识,狠抓经济效益。村“两委”干部认真研究了本村的实际情况,决定继续走以租赁土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方针。2010年来我村共发展以北京上地混凝土搅拌站和村南旧货市场为主的租赁式企业58家,占地面积670亩2006年全年收租赁式企业租金430万元。 2000年我村被确定为北京市绿化隔离带,村南1800亩耕地被征为绿化隔离带用地。与此同时解决本村700多名劳动力就业问题纳入了党支部、村委会的重要议事日程,2011年来村“两委”干部积极配合镇农村劳动力安置办,千方百计为村民创造就业机会。479路公交车是村党支部、村委会委解决村民出行难,在2003年初引进的公交企业方便了广大村民的出行。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与公交车队领导多次协商经过考核把本村符合条件的青年村民招聘到车队当司机和售票员。
几年来共安置本村100多名村民到本村公交车队工作。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截至2006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041万元。人均劳动所得8740元。村政建设村政建设村政建设村政建设 近年来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建村内街道3000米,村内各胡同都铺设了方砖方便了广大村民的出行。实现道路硬化100%,2011年来村大力加强环境建综合治理,逐步消灭卫生死角各垃圾站统一配备了垃圾箱。2003年村主街道安装了路灯。1980年村里投资为村民解决吃水问题。为每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2011年来又改造自来水管线2500米。村民福利方面村民福利方面村民福利方面村民福利方面
村里为退休老人每人每月发退休金300元。达到级别的残疾人能享受每人每年2400元生活补助,全年发放农户村民粮食补助款每人600元。鼓励外出就业40岁以上村民每人每年奖励2400元。18—40岁的奖励1500元。村集体投资94160元为本村农户1177名村民上大病统筹
医疗保险,减轻了村民医药费用负担,重大节日为村民发放食用油和食品,进一步解决本村交通拥堵问题,村加快公益事业发展,建立了集室内、室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站,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篮球架等设备。为全村546户村民安装有线电视,实现了有线电视户户通。村里近几年来先后组织了秧歌队、小车会、
锣鼓文场群众喜闻乐见的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改变了农民传统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全村形成了和谐稳定的村风。村史荣誉村史荣誉村史荣誉村史荣誉 1949年12月建立村党支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庄德江、现任村书记魏士德,现本村共有党员92名。1990年以来,先后多次被评为镇级先进党支部及五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