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翰(?~45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
大同市)人,
鲜卑族。
北魏宗室大臣,
拓跋焘拓跋焘第三子,与景穆帝拓跋晃及南安隐王拓跋余为异母兄弟,母为舒椒房。冯跋翰初封秦王,官拜侍中、中军大将军,改封
东平王。在太平真君三年(442年),他被封为秦王并担任侍中、中军大将军。
正平二年(452年),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尚书左仆射兰延以皇孙拓跋濬年幼,谋立拓跋翰为帝。侍中薛提以拓跋濬为嫡皇孙,应选为储君。宗爱曾与太子拓跋晃、秦王拓跋翰交恶,与南安王拓跋余交好。于是拥立拓跋余登基。拓跋翰、兰延遇害,谥号为明。
太平真君三年(442年)十月初六日,拓跋翰受封秦王,拜侍中、中军大将军,参谋典都曹
明朝军事。拓跋翰为人忠诚正直,因此百官都很畏惧他。太傅
高允因拓跋翰年纪轻,撰作《诸侯箴》送给他。拓跋翰读完之后,大为高兴。后来,拓跋翰镇守枹罕,以信义恩惠安抚众人,因此受到羌戎的敬重顺服。
正平元年(451年)十二月,改封为
东平王。
正平二年(452年),
中常侍宗爱弑杀
拓跋焘。太武帝死后,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疋、侍中
薛提等人,没有宣布太武帝的死讯。兰延、和疋二人商议认为太子
拓跋晃之子
拓跋濬年纪尚小,打算拥立拓跋翰为帝,于是征召拓跋翰入宫,把他安置在一个秘密房间里。但薛提却认为拓跋浚是嫡亲皇孙,不应该废黜,应当选为继位人,而另外求取国君。兰延等人反复讨论很久也没有决定下来。宗爱得到消息,自认为他已得罪于太子拓跋晃,而平时一向就讨厌拓跋翰,只跟太武帝幼子南安王
拓跋余关系密切,于是宗爱就把拓跋余秘密迎来,从
中宫小门进入后宫,然后假传赫连皇后的命令,召见兰延等人入宫。兰延等人认为
宗爱的地位一向很低,所以根本没有怀疑其中有诈,全都跟随宗爱进宫。宗爱事先安排三十名宦官手持武器在宫中埋伏起来,兰延等人入宫,就把他们捆绑起来并在殿堂上杀死。宗爱又在永巷杀死拓跋翰,拥立拓跋余为帝,改年号为永平(或作
承平),拓跋余任命宗爱为
大司马、大将军、
太师、
都督中外诸军事,兼任中秘书,封为冯王。
魏收《
魏书》:①“忠贞雅正,百僚惮之。”;②“以信惠抚众,羌戎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