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纪舜
任纪舜
任纪舜,男,1935年2月6日出生于陕西华阴,中国地质学家。195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任纪舜进入西北的石油普查现场,之后调到北京的地质部普查委员会,1958年夏任纪舜赴湘粤赣闽进行野外考察,后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任纪舜在地质学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在中国大地构造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
人物经历
任纪舜自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参与了多个地质调查项目,包括在华南、川滇等地区的野外专题调查研究。他在1970年代主持编制了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并主笔了专著《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1980年代,他系统调查了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并撰写了专著《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1990年代,他领导了中国大陆构造研究,并在秦岭、滇西和燕辽等地进行了野外工作。2005年至2012年,任纪舜主持编制了数字化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该图被评为地质图中的杰作,并被视为亚洲地质研究的里程碑。
1935年2月6日,任纪舜出生于陕西华阴。
1955年,从西北大学地质系毕业,进入西北的石油普查现场,之后调到北京的地质部普查委员会,不久成了黄汲清先生的助手和学生。
1956年夏,随地质大师谢家荣、前寒武系专家王曰伦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等海相碳酸盐岩分布区,实地考察石油天然气地质。
1957年夏,在老师黄汲清亲自指导下于南岭区测队进行区域地质填图等训练。
1958年夏,随大地构造学家张文佑陈国达陪同苏联专家阿列克谢·柯西金等赴湘粤赣闽进行野外考察。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任纪舜确认中原地区东南部为加里东褶皱带,发现滇西为印支褶皱带、南海原为前寒武纪地块在中国大地构造图上率先详细标绘了中国境内的板块缝合带,从全球动力学观点发展了多旋回构造理论揭示了中国东部地壳—上地幔的立交桥式结构及其动力学背景指出东亚显生宙构造演化主要体现为冈瓦纳大陆裂解,亚洲大陆增生,古亚洲、特提斯和滨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形成。
主要论文与著作
任纪舜代表作有《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中国东部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构造演化与成矿》《1∶5000000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和《从全球看中国大地构造》等。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网站显示,任纪舜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任纪舜热爱的是地质,是广袤的大地和山川。因此,即使在他政治上“最红”、光环最亮的时候,他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上,在努力追寻与探索。(中国地质科学院评)
任纪舜能用锐利而敏捷的眼光分析地质成果, 达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目的,对重大科学问题能深入探讨,穷追不放,必须达到水落石出。(1985年黄汲清在任纪舜博士生导师推荐书上写道)
任纪舜长期以来是中国大地构造学的重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任纪舜.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4-06-18
“不迷信权威”的院士.澎湃新闻.2024-06-18
感悟成长 笃定前行.geoscience.cn.2024-06-18
任纪舜 |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家博物馆.2024-06-20
任纪舜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2024-06-2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主要论文与著作
所获荣誉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