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北汜(1917年—1995年),男,
汉族,出生于
吉林省延吉。他曾在昆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接受教育并于1943年毕业。刘北汜的职业生涯涉及编辑、作家、文学研究和历史研究等领域。他曾担任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并在1991年被聘为中国国务院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他的代表作品包括《故宫沧桑》等。1992年10月,刘北汜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刘北汜的职业生涯始于1934年,当时他还是一名初中生,便在《
延边晨报》的《银岛》副刊发表散文和诗歌,并担任该副刊的编辑。在抗日战争期间,他曾就读于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后转入历史系。毕业后,他在昆明
云南大学附中担任教师。
1946年9月,刘北汜加入上海大公报社,参与多个副刊的编辑工作。1950年,他在上海第一次文代会上被选为
上海市文联副秘书长。1951年,他作为上海大公报唯一的战地记者参与了
抗美援朝战争战地采访,并撰写了《朝鲜在战斗中》通讯报导集。
1953年后,刘北汜在天津大公报、北京大公报担任文化生活组组长、副刊主编等职务。1978年,他调入故宫博物院,历任《
故宫博物院院刊》主编、《紫禁城》杂志主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83年,他参与创办紫禁城出版社,并担任社长、总编、院出版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