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貂
鼬科貂属动物
格氏貂(Martes gwatkinsii),又名尼尔吉里貂,是南印度唯一的貂类动物。
形态特征
格氏貂与黄喉貂相似,但体型较大,其前额亦明显凹陷。它们背部深色,喉咙呈黄色至橙色。它们体长55-65厘米,尾巴长40-45厘米,重2.1公斤。
分布
格氏貂分布在尼尔吉里丘陵、果达古南部及喀拉拉邦北部。
生活习性
对于格氏貂所知很少。它们是日间活动的,栖于树上,有时也会落到地下。有指它们吃鸟类、细小的哺乳动物及昆虫。格氏貂也会食用各种水果和种子。
保护状况
格氏貂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种群数量约为1000只。同时,格氏貂也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 3.1——易危(VU)以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Ⅲ。
与黄喉貂的区别
格氏貂与黄喉貂极其相似,但个头更大。本质的不同在于颅骨结构:头骨正面有突起。最大区别有二点:1 格氏貂鼻子为粉色。黄喉貂鼻子为黑色。2 格氏貂除喉部胸部为黄色外,其它部位全为黑色。而黄喉貂的躯干大多不是黑的。与胸喉部颜色接近。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
生活习性
保护状况
与黄喉貂的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