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若海(1101~1161),字东叟,号城山,宋歙县古城关(今属
歙县古关)人。 豁达高亮,深沉有度。
金朝侵扰,他应诏上书,请立康王为大元帅,镇抚
河北省。及二帝北行,走朝。又献平寇策,刘忠、曹成等皆降,湖、湘、湘遂安。累官直秘阁,知
江州。丁父夏,卒。若海为章句,为文操笔立就。著有若海集及
麟书一卷,《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行于世。
宋
靖康之变元年(1126),金兵侵扰,
赵桓诏求知兵之人,若海锐然应诏,日未三刻,纸笔告穷,且居优等。时钦宗已割河北地,若海认为“河北国家重地,当用河北以揽天下之权,不可怯懦以自守,闭关养敌,坐受其毙”。上书枢密院
曹辅,请立康王为大元帅,拥兵镇抚
河北省,以牵制金兵,则京城之围自解。曹辅进其书,将用为参谋,而宰相
何栗持异议,以道梗为解,不果遣,京城失守。及
宋徽宗、钦宗被掳,袖书抗
完颜宗翰,请存
赵姓。若海城而出,谒
宋康王于
济州市,请早即位,以图
中兴。补修职郎,充帐前差使。宋建炎元年(1127)
进士,授奉承郎、江南
经制使,监登闻检院。高宗立议以张浚宣抚川陕,久而未决。若海认为“天下者,
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以东南为尾,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遂拜见张浚,极谈终日。张浚大为惊异,欲请其相随。若海以亲老力辞。旋以
上官姓夺籍,贬英州。节制江夏军马李允文拥众数十万,跋扈不用朝命。若海弛往,谕以成败逆顺,示以朝廷威德,复设三策以动其心,辞旨明畅,李允文遂举军东下。后李允文致函招徒张用、曹成、李宏、马友同归朝廷,张用率兵20万人解甲效顺,惟曹成因猜忌而生异心。朝廷分遣偏师出征余寇,若海认为“为天下者,当化盗贼为我用,不可失英雄为国患”,遂献《平寇策》,朝廷悉用。其后,李宏死,刘忠败,曹成降,湖湘遂安。旋监潭州南岳庙,通判
辰州。
绍兴九年(1139),通判
顺昌府。
金朝背盟,兵临城下,结垒满野。
太尉刘锜拥兵不足3万,求援于朝,无人敢往。汪若海认为刘锜明方略、善用兵,以偏师相助,必致成功,遂毅然请行,金兵果败走。守母丧期满后,累迁通判信州、
朝请大夫、直秘阁、知
江州。因力主抗金,受到投降派排挤。及朝廷力图恢复中原,欲加重用,而汪若海已卒。
汪若海(1101—1161),字东叟,歙(今
歙县)人。未弱冠,游京师,入太学。
靖康之变元年,金人侵扰,朝廷下诏求知兵者,若海应诏,未三刻而文成,高等。时已割
河北省地。其年冬,再犯京师,若海谓:“河北国家重地,当用河北以揽天下之权,不可怯懦以自守,闭关养敌,坐受其敝。”属
赵构起兵相州,乃上书枢密
曹辅,请立王为大元帅,拥兵镇抚河北,以
金朝之后,则京城之围自解。辅大喜,即以其书进
赵桓,用为参谋,遣如康王所。宰相何?执异议,以道梗为辞,不果遣。
朝廷以张浚宣抚川、陕,议未决。若海曰:“天下者,
常山蛇势也,秦、蜀为首,东南为尾,中原为脊。今以东南为首,安能起天下之脊哉?将图恢复,必在川、陕。”乃往见浚,极谈终日,浚大惊,辟以自随,以亲老辞。继论军食,执政,通判
沅州,以谗夺籍,谪英州。道出临川,时节制江夏军马李允文拥众数十万,跋扈不用朝命,朝廷命招讨使张俊屯
江西省,参谋官汤东野与若海故,得若海道中,喜甚。谓曰:“李允文怀反侧,非君莫能开其自新。”若海即驰往,谕以成败逆顺,示以朝廷威德,复谈三策以动之,辞旨明畅。允文大感悟,即举军东下。
若海复为书招其徒张用、曹成、李宏、马友同归朝廷。用一见,以其众二十万解甲效顺,惟成疑贰有他志,若海移书责之。成怒,将杀若海,若海夜宿王林军帐,以计得林军印,遂夺其众五千人。翼日,成遂遁。若海遗宏书,使刺成以自归;宏得书图成而力不胜,复走长沙刺友,群盗解散。若海遂以林五千人归招讨使
张俊,俊乃班师凯旋,军容愈盛。
时朝廷方出师,若海以为为国家者,当化盗贼为我用,不可失英雄为国患。因献平寇策,朝廷悉用之。其后李宏为刘忠所并,死
长沙市;
刘忠为
韩世忠所破,走
刘豫;曹成走广而复降,湖湘遂安。寻复
承务郎、监潭州南岳庙、通判
辰州。
绍兴九年,复三京,谒陵寝,事还,以前功,旬月四迁至
承议郎、通判
顺昌府。
金朝奄至,
太尉刘锜甫至,众不满三万,遣人丐援于朝,无敢往者。若海毅然请行,具述锜明方略,善用兵,以偏师济之,必有成功,朝廷从之,金兵果败去。辟淮北宣抚司主管机宜文字。拓皋之役,复以劳两转至朝散郎、通判洪州,未上,丁内艰。服除,添差通判信州。秩满,迁湖北帅司参议。知道州,陛辞得对,上曰:“久不见卿,卿向安在?”授直秘阁、知
江州,丁父忧。时方经略中原,朝廷议起若海,而若海死矣。
若海豁达高亮,深沈有度,耻为世俗章句学,为文操纸笔立就,蹈厉风发。
李治尝以片纸书若海名谕张浚曰:“似此人材,卿宜收拾。”会浚去国,不果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