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花
钟文花
钟文花出生于1943年,1960年起她在三清山脚下的南山乡枫林村任小学教师。上世纪90年代起,钟文花看到农村“留守孩子”越来越多,她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把知道的没有得到很好照顾和教育的“留守孩子”领回家,同吃同住无偿照顾,退休后的几年里,也一直坚持这样做,不少孩子一住就是5年、10年,人们称她为“留守孩子”的“代理妈妈”。
代理妈妈
特定的历史时代,产生了“留守孩子”,也就有了钟文花这样的“代理妈妈”,她的事迹平凡却又伟大,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她倾注自己的爱心,让“留守孩子”不再害怕,不再迷茫。中宣部在全国推广她的典型事迹。
职业经历
现年63岁的钟文花,1960年参加工作,长期在山区小学任教,1986年评为小学高级教师,曾连续多年被县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1998年以来,连续两届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感人事迹
又是一年开学时,记者来到钟老师的“欢乐家园”,只见一栋普通的平房,一个简易秋千和溜溜板,一群学龄前的儿童正嬉闹着。60个孩子分为两个班,学前班24人,幼儿班36人,他们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孩子。
9月4日,钟文花像往常一样,正在“欢乐家园”忙碌着。突然,她发现本村的一对姐弟默默地站在门口抹眼泪。原来,因为家庭不睦,姐弟俩没钱报名上学,急得哭了。
“别急,老师替你们想办法。”第二天一早,钟老师就带着姐弟俩到了学校,替他们把学费垫上。钟老师每次自己掏腰包,总说是政府补贴的―――她担心孩子从小受到家庭变故的影响,对他们的成长不利。
“孩子是无辜的,失去了父母的关心,不能让他们失去社会的爱。”钟文花说。
这些孩子能健康成长,自强、自立,凭自己的诚实劳动生活着,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我心满意足。”钟文花深感欣慰。从1991年开始,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钟文花一直无私地关心着农村留守孩子和困难学生,经她直接关爱和帮助的农村留守孩子有35名,其中7名考上大学。
1990年,在枫林村小学代课的童友红想办个幼儿园,钟文花二话没说,无偿提供自家的6间平房。“欢乐家园”于是成立起来,村里60多个留守孩子有了学习和生活的去处,他们的父母也可以在外安心打工了。
昔日钟文花资助的留守孩子谢顺珍幼师毕业后又回到钟文花身边,与童友红共同分担“代理妈妈”的重任。“第一代留守孩子”邱杏园受钟妈妈的感召也回来了。“我爱留守孩子!作为教师,我做了该做的工作,尽了自己一份社会责任。”钟文花动情地说。
十年漫漫爱心路
徐福强是钟老师收留的第一个留守孩子。那年冬天,钟文花在远离县城的南山中心小学教三年级。一天,她正在班上给学生上音乐课,细心的她发现教室的窗台上多了一双求知眼睛。放学后,钟老师向学校附近的人一打听,原来是隔壁村里的徐福强。小福强的母亲离婚改嫁,父亲在外打工,他成了没有人管的孩子,更谈不上上学了。傍晚,当钟文花来到徐福强家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一间茅草棚里,外头是厨房,里头是卧室,虽是冬天,只有一床破棉絮,灶头冰凉的,徐福强蜷缩在床上已经睡着了。一行热泪流下钟老师的脸颊,钟老师哽咽着叫醒小福强,说:“福强,到老师家里去好吗?”小福强懂事地点点头,就这样,小福强跟钟文花老师回到了家中。从此,白天,福强跟钟老师一起到学校跟班上课,晚上回到钟老师家温习功课。期间,徐福强觉得自己成绩进步不是很快,又看到钟老师每年还要替他花上千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就动了放弃学业外出打工的念头。钟老师把徐福强拉到一边说:“孩子,你还小,学习要一步一个脚印,等你学业完成了再外出创业也不迟。你安心读书,老师的家就是你的家!”三番五次地劝说,终于使徐福强安下心来认真读书。
玉山县三清山脚下枫林村的范谋俊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广东省打工,把10岁的范谋俊寄养在表姑家里。表姑家里生活也不富裕,自己又有两个孩子,平时要忙农活,对他的照应就顾不过来。范谋俊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成了一个无人管束的“野孩子”、“淘气包”,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当时,在大山深处枫林小学教书的钟文花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主动和范谋俊的父母取得联系,把范谋俊接到自己的家中,义务照顾范谋俊的生活和辅导范谋俊的学业。在钟老师的教育下,范谋俊的学业大有长进,每次考试一直保持班上前三名。范谋俊平时爱好画画,为了培养他美术方面的兴趣和专长,钟老师买来画板和美术方面的指导书籍供他自学,并在每年寒暑假时把他送到县城名师家里投师学艺。范谋俊今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很顺利通过了专业考试。
“钟老师对我们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我从7岁一直到17岁一直跟在钟老师身边,钟老师对我比她的亲闺女还好呢!”曾在钟老师家住了10年,现任北京市某公司广告设计师的刘燕回忆起钟老师关爱她们这些农村“留守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时说,“最多的时候钟老师的家里住了近20多个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而钟老师从来都是不收钱的。我父母回乡后考虑到我长期在钟老师家吃住多年,想拿一点钱给老师,钟老师却坚决不肯收。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钟老师腾出了4间自家前屋光线好的大房间给孩子们当卧室和书房,把房间环境布置得十分温馨,而自己却住在光线昏暗的后屋。钟老师不顾自己患有风湿病下不得冷水的双手,每天坚持为孩子们洗衣、缝衣、做饭。等孩子们熟睡后,钟老师才坐下来备课,一直忙到深夜,而细心的钟老师睡前
又要到孩子们的房间,替孩子们掖好被子才肯回房休息。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钟老师不仅关心留守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而且更加关注留守孩子们的心灵的成长。母亲去世、父亲在外打工的刘立华有一段时间迷恋上了上网,钟文花翻山越岭来到50华里外的樟村中学,在学校的对面亲戚家住下来,每天观察小刘有没有走出校门去上网吧,终于有一天让钟老师“逮”了个正着。经过一番开导之后,刘立华幡然醒悟。
钟文花老师这个“代理妈妈”为了孩子们,在经济上很“大方”,为孩子的吃住和垫付学费已达10多万元,加上钟老师是个热心肠的人,遇到村里哪家孩子上大学缺钱,或谁家遭遇天灾人祸,钟老师会主动把自己省吃俭用的工资千儿八百地送到人家家里,她把自己的工资连同儿女们给她的零花钱全部贴在了“留守孩子”和贫困村民的身上!可是,钟老师对自己却很小气,家里很寒伧,房子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老房子,她的卧室里边只有一张老式简易木板床、一张旧书桌和一把磨得发亮的木靠椅。几十年来,连一件毛衣也舍不得添置,钟文花用她深厚博大的爱心为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营造了“家”的温暖,筑建了充满爱心和亲情的健康成长环境。
深山红烛不了情。去年,钟文花老师光荣地退休了。3个儿子要接她到北京市定居,但她始终放不下山村里的孩子们。已经60多岁的钟文花又开始了她的新助学征程,无偿地把六间平房让出来,扶助邻村的村民童友红办学前班,60多个“留守”孩子进了学前班。而童友红在文花老师的精神的感召下,也义务挑起了“代理妈妈”的担子,无偿当起了村里4个孩子的代理妈妈。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代理妈妈
职业经历
感人事迹
十年漫漫爱心路
关注孩子心灵成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