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曲
中国古代吹奏乐器
“埙曲”指的是作为中国发现最早的吹奏乐器之一的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乐器之一。埙独占中国古代 “八音”之中的“土”,距今有七千年左右,它以简单的型制和特有的“土”声,在悠久的乐器历史长河占有重要之地。
埙在战国初就广泛应用于宫廷的祭祀活动中。秦汉以后,其成了宫廷雅乐乐器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散落在民间的埙常与箎配合演奏,诗经中有“伯氏吹埙,仲姓吹箎”之说。在近代,埙的使用并不多见,除独奏外偶而与琴合奏。但是其独特的音色所表现出的幽深、悲凄、哀婉,尤其善于模仿人声的哭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乐几乎绝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演奏家、制作家和作曲家的共同努力下,埙作为乐器有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制作,喜爱埙乐并且学习、演奏的人越来越多,习埙的热潮悄然兴起。电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大型歌舞剧《兵马俑》以及各地方戏曲中都出现了大量的埙乐作品,并且《风竹》《楚歌》《遐思》等埙独奏曲也先后出现。
埙的常用技巧主要可分为气、指、舌三大类:包括气震音、指震音、颤音、滑音、吐音、打音、抹音等多种。
经典埙曲作品
主要的埙曲有:《楚歌》、《妆台秋思》、 《风竹》、《敖包祭》、《伤别离》、《幽谷》、《杏花天影》、《问天》(张维良 新音乐系列个人专辑 . 埙的世界)、《刘宽忍笛埙独奏辑》、《苏武牧羊》、《阳关三叠》、《唐乐》、《风》、《悲风》、《哀郢》、《追梦》等。
下面是《全唐文》里一篇专门写埙的文章——
相关文章
《埙赋》[唐]郑希稷
至哉!埙之自然,以雅不潜,居中不偏。故质厚之德,圣人贵焉。於是挫烦淫,戒浮薄。徵甄人之事,业暴公之作。在钧成性,其由橐。随时自得于规矩,任素靡劳於丹。乃知瓦合,成亦天纵。既敷有以通无,遂因无以有用。广纔连寸,长匪盈把。虚中而厚外,圆上而锐下。器是自周,声无旁假。为形也则小,取类也则大。感和平之气,积满於中。见物理化学之音,激扬於外。迩而不逼,远而不背。观其正五声,调六律,刚柔必中,清浊靡失。将金石以同功,岂笙竽而取匹?及夫和乐既,燕婉相亲。命蒙鸠乐人,应仲姓之,自谐琴瑟;亲伊耆之鼓,无相夺伦。嗟乎!上更奏,桑间迭起,大希之声,见遗裏耳。则知行于时、入于俗,曾不知折杨之曲。物不贵,人不知,岂大雅守道之无为?夫高则不偶,绝则不和。是以桓子怠朝而文侯恐卧,岂虚然也!为政者建宗,立乐者存旨,化人成俗,何莫由此。知音必有孚以盈之,是以不徒忘味而已。
《埙赋》译文
高尚啊!埙之声音纯洁自然有如日产天籁。音韵高雅而非深不可测,居中而不偏不倚。其宽厚之品格,为古代厚德之人所珍视。埙的制作虽不繁杂琐细,却不能浮浅敷衍,要寻专门的人来做。在旋转的陶轮上成其形,任其素面,不涂朱丹,鼓动风箱(以火炼之),随时而自成。成与不成,皆是偶然,任由天意。(埙之为器),有与无相通,因无而有用。宽不过一、二寸,长不过手掌大,虚中厚外,锐上圆下。乐器本身自完整,出音也不需要借助他物。体积虽小,类别却大(八音之土,唯有埙)。(吹奏时)运平和之气灌入其中,奏出物理化学之音,传达于外。近闻声音不大,远听反而清晰。观其正五声,调六律,刚柔适中,清浊分明,似钟之妙,非笙竽所能匹敌。埙乐表达了弟兄和睦、夫妻恩爱,其乐融融的场景。把蒙瞍和乐工集合起来(另译:让蒙瞍把乐工集中起来),埙与篪同奏,如琴与瑟一般和谐;埙与大鼓相配合,互不夺色,相得益彰。
唉!桑间濮上之流行音乐不绝于耳,而这纯洁的天籁之音却被人们遗忘在乡间。人们只知道当下流行的通俗乐,却不懂高雅的音乐。只因为事物的普通人们便不去重视,这哪里符合圣贤之人所崇尚的“无为”的信条呢?
常言道:曲高和寡。正因为此,季桓子受齐女乐而荒疏朝政,魏文侯一听雅乐就要打瞌睡,也不是虚言哪!无论是从政还是从事音乐艺术,其目的归根结底都是教化人民,规范风俗。而要真正懂音乐,一定内心充满真诚才可以,不仅仅是“不知肉味”啊。
目录
概述
经典埙曲作品
相关文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