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茅瑞徵所著的《虞书笺》是一部对唐尧、虞舜时期政治治理书籍进行解读的作品。作者在书中提到,他在南方任职期间,利用空余时间阅读了相关文献,并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然而,《虞书笺》主要是对已有学说的阐述和发展,没有提出新的见解或发现。
茅瑞徵,字
程伯符,归安县人,明朝万历年间
进士出身,曾担任南京光禄寺卿等职务。卸任后,他自称苕上渔父,也有
澹泊居士的别称。据《定陵注略》记载,茅瑞徵在担任职方郎中时,因试图罢免一名副将未果,反而被对方诬陷。此外,他还因为拒绝
御史姚永济和
韩浚的请求而遭到他们的联合排挤。
《虞书笺》共分为两卷,由浙江巡抚采进。这部作品是在茅瑞徵在
南京光禄寺卿任内完成的。尽管茅瑞徵本人在政治上有刚直不阿的一面,但在他的著作中,更多的是对传统观点的阐释,缺乏创新性的学术贡献。例如,在解释“柔远能迩”一句时,他认为“柔”字用得很巧妙;对于“惟时亮天工”的理解,则认为这是指“熙帝载意”。这些解释虽然有一定的深度,但总体来说并不足以成为重要的学术成果。可能是因为在政府部门工作较为清闲,茅瑞徵以此来打发时间,而非有意创作一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