碕石村
湖南郴州宜章县迎春镇下辖村
碕石村位于宜章县迎春镇南部,与周家村相邻,是迎春镇的一个特色古村落。该村总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共有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4000人,所有居民均为彭姓后代,因此也被称为碕石彭家。2016年11月,碕石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碕石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朝洪武年间,由始祖元彤公建立。元彤公曾在明朝担任“忠勇校尉”,因当时湖南省广东省边境地区盗匪横行,瑶汉民族时常发生叛乱,为了稳定局势,元彤公和其他官兵一起被派遣到宜章县镇守黄沙堡。退休后,他选择在黄沙堡北部定居,建立了碕石村。村庄背靠五座石岭,山脉曲折,形如“五马归槽”,因而得名。至今,彭姓家族已经在此繁衍生息了二十多代,现有彭姓后裔超过三千人。
自然地理
碕石村周围群山环抱,视野开阔,农田交错,两条溪流在村内交汇。
主要景区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原名“承启书院”,寓意传承创新,培养人才。书院建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六年(1846年),是一座两层的砖木结构建筑,占地268平方米。咸丰十一年(1861年)遭匪徒破坏,后来由当地族人出资重建。1927年4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国国民党及反动派开始大规模迫害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宜章县陷入白色恐怖。中共宜章县委被迫转为地下活动,6月初,县委机关从县城秘密搬迁至由共产党员吴汉杰担任校长的“承启书院”,并在那里成立了党的特别支部,秘密发展党组织,组建地下农民武装,继续领导全县人民对抗敌人。1928年1月12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残部与湘南特委和中共宜章县委联合发起“宜章年关暴动”,之后革命形势迅速好转,宜章县委从“承启书院”迁回县城。同月19日,在“碕石暴动”后,朱德还在书院举办了“贫民夜校”,教授革命知识。同年4月,由于湘南起义军遭到中国国民党军队八个师的围攻,朱德、陈毅带领起义军转向井冈山市,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合。他们离开后,宜章县再次受到白色恐怖的影响,反动分子焚烧了曾经作为中共宜章核心机构的“承启书院”。1931年,碕石村村民重新修缮了书院。
参考资料
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迎春镇碕石村.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11-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自然地理
主要景区
中共宜章县委旧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