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又称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教堂或
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是美国圣公会华盛顿教区的主教座堂,建于1408年。该教堂是
巴洛克建筑的杰作,是立唯一的长方形的
哥特式建筑。教堂塔楼高41.9米,内设有9个
祭坛。经过200年的改建,教堂的外型和构造逐渐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及巴洛克建筑特色。1895年,该教堂升格成为主教堂。该教堂位于
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北区的
马萨诸塞州大道与威斯康星大道路口,是世界上第六大和美国第二大哥特式主教座堂。2021年2月22日晚,美国
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敲响了500下钟声,以纪念50万在新冠疫情中去世的美国人。2022年5月9日,该教堂以1000次鸣钟,表达对该国登记在册,死于新冠疫情的100万名逝者的哀悼。教堂内葬有立陶宛著名的
主教、诗人瓦兰裘斯。
简介
高高的教堂耸立在高高的地势上,391英尺的尖顶成为全市的最高点。世俗的国会处于中心,民选的议员在那里制定法律,规范人的行为;神圣的教堂立在高处,天遣的教士在那里服务
雅威,净化人的灵魂。
大教堂是英文
Cathedral 的中译。该词源自拉丁文,本义是指
基督教主教座席所在的教堂。
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的正式名称是“圣彼得和圣保罗大教堂”(Cathedral Church of St. Peter and St. Paul),属于美国圣公会。它一方面担当圣公会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教区主教堂的职责,另一方面由国会指定作为举行全国性宗教纪念活动的场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跨洋作战的
美国军队将士祈祷的仪式在此多次举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庆祝
美国在
伊朗的人质获释的感恩仪式在此举行。新千禧年的第二年,悼念“9·11”恐怖袭击遇难者的祈祷仪式也在此举行。
历史沿革
大教堂的兴建源于
欧洲,与欧洲古老的大教堂相比,华盛顿大教堂实在是年轻。动土奠基于1907年,如今年龄已达百岁,完工建成与1990年,距今有23载。然而它的
建筑面积高达8万3000多平方英尺,美国只有
纽约的圣约翰大教堂比它大,欧洲著名的
巴黎圣母院、
科隆大教堂都比它小。
在
美国,
基督教虽占绝对压倒优势,但美国并没有国教。尽管宗教问题常常左右美国的政治,
政教分离却一直是美国的国策。政治、宗教各有其域,各司其职。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大教堂,名冠国家,实际上既非国家所有,也未得到过国家的资助,修建大教堂所耗6500万美元,全靠私人捐赠。
1668年由一位叫做
尼古拉一世的贵族捐资修建,以教堂内的2000多幅
浮雕等巴洛克式的华丽装饰闻名。1677-1685年
意大利雕塑家彼得和乔瓦尼负责教堂内的大部分内部装修,其未完成的工作由雕塑家普兰茨什库斯和卡济米拉斯共同完成。
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重建于19世纪后期,原址为布尔诺的城堡,由旧教堂改建而成。这个教堂的传奇故事起源于中午11点的钟声,公元1645年
瑞典军队前来攻打布尔诺,瑞典将军宣称如果不能在中午以前占领整个城市的话,就会撤兵,没想到11点整,正当瑞典军队要爬越教堂围墙时,教堂钟声响起,居然不多不少敲了12下,瑞典将军以为已经12点了,便遵守他的诺言撤兵,免去一场兵戎之祸,一直延续至今,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每到上午11点就会钟敲12下。如果要居高临下欣赏
布尔诺市景,可以爬124个阶梯登上教堂塔顶。进入教堂的欣赏重点是教堂正面的
彩色玻璃,以及另一面的壮观
管风琴。
与基督教关系
圣彼得与圣保罗教堂是
美国圣公会大教堂,向全国人民开放,就此意义而不属于任何教派,表现出美国基督教的“泛化”倾向,这一点从美国“
感恩节”的演变也可见一斑。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亦称“感谢节”,原是美国基督徒的一个节日,后演变为美国全国性习俗节日。它源自北美英国
殖民地普利茅斯,始于1621年。1620年11月下旬,102个
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商船抵达北美科恩角,建立起“普利茅斯村”。他们到达新大陆后因人地生疏、缺少饮食而陷入困境,不少人死于饥寒和疾病。多亏当地
美洲原住民的接济才度过了他们在北美的第一个严冬。到第二年,印第安人教会了他们种植玉米、
荞麦和饲养
火鸡等。这些新教徒经过辛勤劳作获得了来北美后的第一个丰收,大家奔走相告,异常高兴。有人为此建议过一个
感恩节来庆祝丰收并感谢上帝的恩惠。于是,他们在1621年11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举行欢宴,当地印第安人酋长也带了人马和食物前来助兴。大家制作出
南瓜馅饼、玉米点心、
烤火鸡和野鸭肉,拿来自己酿造的野葡萄酒,大摆筵席,开怀畅饮,尽情歌舞,并举行射击打靶等游艺活动。此后,新移民们年年庆祝,并推广到北美各地,形成了“感恩节”庆典之风。1795年,
美国第一任总统
乔治·华盛顿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从而正式有了这一美国全国公民的盛大节日。起初
感恩节的日期屡有更改,并不固定。1863年,林肯总统曾宣布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为感恩节日期。但直至1941年,
美国国会才最后确定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并规定节日期间放假4天。美国在庆祝感恩节时通常有大规模的化装游行,并组织各种乐队、
仪仗队和舞蹈队等上街表演。而
火鸡和
南瓜馅饼等则成为感恩节的传统食品。
结果
美国实行
政教分离,原不打算建立国家教堂。1893年在奋兴布道运动促进下,美国人宗教虔诚性普遍上升。在此形势下,国会一改初衷通过法案,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建立大教堂,“作为刺激宗教、教育和慈善的学校”。在决定教堂建筑风格时,负责该工程的
主教制教会主教亨利·耶茨力排众议,坚持采用哥特式风格。自1907年该教堂奠基起,历时83年,到1990年竣工。
建筑特点
教堂完全是
英国哥特式结构,用
大理石建造巨大穹顶,配以长柱尖顶、卷形
lace、各种
浮雕、怪兽滴水咀,镶有各种
彩色玻璃。该堂比例匀称,线条明细,令人叫绝。人们入内顿感其神圣庄严。大堂旁另建儿童小教堂,大门上雕有各类新奇动物,相对低矮的圆顶给人以舒适、亲切之感,与大堂形成鲜明对照。该堂建在原圣阿尔巴教堂
地基上。在奠基典礼时
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亲临,有一万多全国各地来的群众参加。1912 年后陆续交付使用。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二次大战时的国务卿贺尔及
盲人女作家
海伦·凯勒的遗骨均葬于此堂;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葬礼、里根和布什总统的就职礼拜仪式也在此举行。
其它相关
著名的马丁·路德·金也为此教堂增色不少。马丁·路德·金(1929~1968)作为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1954年起参加美国有色人种协会,积极反对种族隔离制度。1957年被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在南方21个主要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8月在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反对
种族歧视,要求种族平等。1964年迫使
约翰逊总统签署
1964年民权法案。一贯主张
非暴力主义。但仍多次被捕入狱。马丁·路德·金获1964年
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3月组织“贫民进军”,途经
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时被
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马丁·路德·金在遇难前一周曾在此布道。在美国人心目中,该堂地位非同一般,不愧为国家教堂之称。
教堂敲钟
华盛顿国家大教堂在其官方视频账号上表示,每一次在大教堂举行葬礼,都会敲响这个12吨重的钟。虽然这一行为不能取代逝去的生命,但是希望它能帮助每个美国人哀悼这一流行病所造成的死亡。
2020年12月15日,
圣彼得与圣保罗座堂曾敲响了300次钟声,以纪念30万美国人在新冠疫情中去世。
2021年1月19日晚,
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敲响丧钟400下,以悼念因新冠疫情去世的40万美国人。2月22日(当地时间)晚,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敲响“丧钟”500下钟声,以纪念50万在新冠疫情中去世的美国人。10月5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敲响钟声700下,以悼念因新冠疫情去世的70万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