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宫位于贵阳美术馆旁,大西门金锁桥东侧,河岸左手边三座古色古香、典雅壮观的建筑。三元宫紧靠
市西河,背抵中山西路,曾是
贵阳市最大的
道教活动场所。三元宫原由山门、大殿、两廊、钟鼓楼、船楼、明文阁组成。原大殿三层,一层供奉三官,地藏;二层供奉
关羽、
吕洞宾;三层供奉
玉皇大帝,配诸四象。今三元宫仅存船楼和明文阁,1981年公布为贵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省重点保护单位。
从
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入口侧面下坡走20米,三元宫的门头就出现了,它的“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位于左侧,三元宫现在已经无法登楼进入参观,只能在外欣赏,三层楼阁底部,
石狮子扶手活灵活现,飞檐上龙形雕塑庄严肃穆,二层小楼的木质栏杆、镂空围栏刻满了岁月的痕迹。
三元宫原名
三官庙,始建于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年至1820年)。
光绪十四年(1888年),贵阳人许义宗等组成乐善堂,将旧庙改建为三元宫,其中“三元”是指所祀的天、地、水。民国6年(1917年),又建高约20米的三层八角阁楼,取名“明文阁”,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最高的一座建筑。民国8年(1919年),在阁旁又增修一船楼,塑内真武圣像。20世纪50年代,由于疏通市西河,拓宽河面,大部分三元宫建筑被拆除,仅存明文阁和船楼。1996年,三元宫主体建筑被作为危房拆除,拆除时发现墙内嵌入一块“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三元宫”碑刻,但在修建
贵阳市美术馆和
贵阳市群众艺术馆大楼的施工中,此碑刻被毁。
三元宫原名
三官庙,建于
清代爱新觉罗·颙琰年间(1796年至1820年),用于祭祀
道教的“三官”:天、地、水,后因年久失修毁坏。
光绪十四年(1888年),贵阳人许义宗等组成乐善堂,将旧庙改建为三元宫。当时修建的三元宫是一座三层大殿,大殿两侧建有钟鼓楼。先建大殿三层,堂开五楹,下层供三官、地藏;中层供
关羽、
吕洞宾;第三层供
玉皇大帝,两廊则为钟鼓楼,形成三进大院。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在大殿左侧建乐善祠和众
乐亭县。民国6年(1917年),又建高约20米的三层八角阁楼,取名“明文阁”。阁八面八角,高三层,达二十多米,内祀
孔子、
文昌市、
魁星。民国8年(1919年),在阁旁修一船楼,塑真武圣像于内。至此,历经50余年,建成了有大殿、钟鼓楼、众乐亭、明文阁、船楼等楼阁为主体建筑群。曾是
贵阳市最大的
道教活动场所。民国24年(1935年)
国民政府在三元宫内开设旅社、餐馆、浴室等行业。解放后,三元宫改为单位宿舍。20世纪50年代,由于疏通市西河,拓宽河面,拆除了大部分三元宫建筑,现仅存明文阁和船楼。
1989年,贵阳市政府拨专款对其进行过维修。明文阁的屋面糟朽漏雨、油漆褪色脱落。这次维修全面整修屋面,对楼阁进行重新刷漆。2003年12月月下旬,贵阳市文物管理所花费15万元对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三元宫进行了保护性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