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孙土墩墓
位于新疆的古墓
乌孙孙策墓又称作乌孙土墩墓或草原土墩墓。据1988年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文物普查结果表明,在新疆伊犁州广阔的草原上分布着万座土墩墓。是一座多么浩大壮观的人类建筑,而当年在生产力很原始的情况下营构这样众多的大墓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基本介绍
乌孙土墩墓/乌孙古墓
乌孙古墓又称作乌孙土墩墓或草原土墩墓。据1988年新疆伊犁地区文物普查结果表明,在新疆伊犁州广阔的草原上分布着万座土墩墓。考古工作者曾挖掘一底部周长200米,墓高10多米的大墓,估计封土堆的体积达一万多立方米,需动用3万人工,封堆中部的长方形墓室体积近100立方米,用木材近50立方米。不妨设想,将这一万座土堆墓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将连接1千余公里,是一座多么浩大壮观的人类建筑,而当年在生产力很原始的情况下营构这样众多的大墓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在夏塔草原上可以看到一座巨大的土墩墓,似座小山,底部周长有200多米,高有10多米,顶部较平坦,外形像个巨大的梯形,想来可能是千百年的风吹日晒而使顶部逐渐变得平坦了吧!墓的顶部还有牧民竖起来的枯树枝,上面绑着各色布条,以祈求他们的幸福平安。墓的底部周围还能看到露出泥土的大型石头,这是死者生前作战时打死过多少敌人,就在墓周围放多少石头,以铭记其功绩。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先后在伊犁挖掘了几座乌孙土堆墓,出土了青铜器30余件,其中有凿、铲、铃、钵、碗、梳、态射短剑武士俑、三足鼎,还有陶壶、陶钵等大量珍贵文物
夏塔草原上还散布着一些比较小的土堆墓,有的3座到5座一排,有的十几座一排。这些经历了千百年,风霜雪雨曾兴旺又衰败的乌孙古墓,给这绿草茵茵一望无际的高山平原平添了几分豪壮、苍凉,几分遒劲、雄武,几分历史的底蕴和沉思。乌孙在伊犁先后活动五百余年,影响深远。它是形成现代哈萨克族族的族源之一,至今哈萨克中仍有称乌孙的部落。乌孙古墓则是他们留存在伊犁草原的重要文化遗迹。
从1961年开始,新疆考古工作者无后对北疆地区的乌孙土墩墓进行调查,并对部分墓葬挖掘研究。其共同制形是地表有圆形封土,封土下面的墓室均为竖穴。大型墓的墓室内有木和木棺,木棺用直径10-15厘米的原木垒嵌砌成,形状和现在山区哈萨克人冬天居住的木屋极为相似。出土文物有铁器、陶器和丝织物,大部分墓葬还出土有小铁刀和铁钉。从墓室和木椁加工痕迹上还可发现有的使用了方刃铲、、斧、凿、刨等铁制工具。出土的陶器大部分是细泥红陶,器物有罐、壶、盆、碗、钵等到。出土的金器有嵌镶宝石的金戒指金耳环和打压很薄的金饰片等。许多墓葬中还有马、牛、羊、狗等动物的骨殖,个别大墓的棺木旁,有一个半月形的腰坑,坑内有混乱杂置的人骨。经初步研究,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5世纪,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是乌孙人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汉代乌孙人已普遍使用铁器,经济生活以畜牧业为主。从营造大型墓葬看,当时已有阶级分化,乌孙奴隶主生前骄奢淫侈,死后墓中还要杀殉奴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