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余刚
中国科学院院士
马余刚,男,1968年3月出生,籍贯宁海县,核物理学家,复旦大学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1994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马余刚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第一、二层次人选。2015年,马余刚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2017年,马余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星院士。2023年,马余刚任复旦大学副校长。2024年,马余刚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主要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实验与理论,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以及用奇异核束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建设上海市同步辐射光源的伽马光束线(SLEGS),并探索SLEGS在核物理和其他多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有关物理学与复杂性的交叉学科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人物经历
1968年3月,出生于余姚市,籍贯宁海县
1989年,毕业于杭州大学;
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201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2015年,当选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3年8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
2024年1月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获得荣誉
1994年,获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1997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4年,马余刚获得“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
2005年,获第五届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
2009年,马余刚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2015年,获国际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
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成果奖励
1997年,“重离子核反应集体效应和奇异核产生及其性质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1年,获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全球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亚洲成就奖。
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
上海市科技精英等多项奖励和荣誉。
2017年1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2021年8月16日,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公布了2022年度陈嘉庚科学奖有效候选项目。马余刚获得数理奖项,首次发现反物质超核与反物质氦4、开拓反重子相互作用研究项目。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主要从事重离子核物理实验与唯象研究。领导RHIC-STAR中国组研制完成了基于MRPC型的大型飞行时间谱仪,极大提升了STAR探测器的粒子鉴别能力;与合作者发现了首个反物质超核-反超核,发现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质原子核反氦4,首次实现了对反物质相互作用的测量,以上成果两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提出了原子核Zipf定律,测量了核的量热曲线并系统给出了氩核液气临界现象的实验证据;测量获得了22Mg的高激发态双质子发射的实验证据,提出了利用输运模型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提出了轻核α团簇结构的新探针等。
领导的小组还加入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BNL)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的大型国际合作组STAR ,正在进行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这种新的物质状态和进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的物理研究。研究方向:中高能及极端相对论的重离子碰撞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主要研究核物质的液气相变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的实验与理论,主要研究奇异核结构和性质特点及用奇异核进行的核反应研究;基于上海市同步辐射光源的γ束的产生(SLEGS)及其在多学科研究领域和应用的探索性研究;有关物理学与复杂性的交叉学科。
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团队及其合作者,首次在RHIC-STAR国际合作的重离子碰撞实验中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该成果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方向,相关成果于北京时间2023年1月19日凌晨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论文著作
在中能重离子碰撞动力学核反应的集体流、多重碎裂、液气相变、放射性核束物理及在核输运理论的创造性应用等核物理前沿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如首次提出了核的Zipf定律和多重性信息,论文发表在国际公认的物理学著名刊物《物理评论快报》上;
首次提出了用核的输运理论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方法;
关于氩核的量热曲线的测量的论文被国际同行的SCI论文引用近百次。
由马余刚牵头完成的“重离子碰撞中的反物质探测和夸克物质的强子谱学与集体性质研究”荣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的研究成果对寻找和理解这种新的夸克物质,并探索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深刻机理这一“难题”大大前进了一步。
社会任职
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室室主任,《核技术》、《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主编,并兼《中国物理C》编委。RHIC-STAR理事会理事,美国物理学会会士。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World Consensus Initiative2004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等。2007年,马余刚任中共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评价
马余刚是一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他在高能核物理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毕业于杭州大学物理系,在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并曾在法国和美国进行访问研究。他是科技部“973 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和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兼任多个重要学术职务。马余刚的研究工作对于理解宇宙早期物质形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意义,他曾获得多项国内和国际奖项的认可。(国际华人物理与天文学会评选委员会评)
马余刚院士团队在重离子碰撞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观测到了反应末态粒子的整体自旋排列现象,为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的强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方向。他在2005年建立的数据分析方法,为实验测量粒子的自旋排列密度矩阵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中国的理论核物理团队提出的新观点,也为解释实验结果提供了新的思路。马余刚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文汇评)
个人生活
马余刚的哥哥马余强是家中的长子,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科学家,现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导师,南大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软物质物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马余刚和哥哥马余强能有今天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育息息相关。兄弟俩自小就具有钻研精神,对物理学尤其热爱,物理成绩一直在班里出类拔萃。小时候玩陀螺,对于他们兄弟而言,不仅仅是娱乐消遣,他俩还会去研究陀螺为什么会旋转这一现象,刨根问底地深究其背后动力原理。马余刚和哥哥马余强虽然长期在外工作,但对家乡始终充满了深厚的感情,工作之余,多次忙里偷闲回家乡走走看看,并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贡献力量。2017年,马余刚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21年,哥哥马余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至此,宁波市再次上演“一门双院士”的佳话,马余刚和哥哥马余强成为了宁波第二对“兄弟院士”。马余刚还有一个妹妹马亚红。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个人生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