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旁乡位于
贵州省龙里县东北部,东与
贵定县交界,南与谷脚、三元镇相连,西与
醒狮镇接壤,北与
洗马镇、
谷龙乡毗邻。距龙里县城45公里,离省城
贵阳市中心46公里。全乡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总人口13469人,辖乐宝村、二箐村、田坝村、长芽村、顶溪村、坞坭村、关口村、狗场村、石板滩村、高村、新坪村、谷冰村、大谷冰村、凤凰村14个行政村139个村民组,居住有
布依族、汉、苗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6.7%。
哪旁乡平均海拔高度为1350米,年平均气温14.6℃,年降雨量在1100毫米左右,干湿度75%,森林覆盖率59.6%,耕地面积15244亩,田5749亩,土9495亩,土质为黄壤沙性,90%为咸性土。
长远规划突出生态建设、人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树立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发展观念,要求广大群众转变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打破传统的小农经济,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推广“两杂”良种
良法,养殖业方面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根据我乡各村的不同情况,分区规划,前五年对公路沿线的高枧、石板滩、长芽、狗场、关口、乐宝等交通条件较好、劳动力素质较高、信息较通畅的村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养殖方面,发展
黑山羊、
波尔山羊,商品
肉牛、养猪、养鸡。
种植业方面发展反季节无公害商品蔬菜。加强生态建设,利用退耕还林种植生态林、
经济林,种草养畜。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加强市场建设拉动全乡经济发展。对南部片区的几个村,由于交通闭塞,至今有两个村未通公路,群众观念比较落后,素质较低,主要举措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加强基础教育,稳定教育队伍,对贫困学生进行帮扶,用5——6年的时间将北部片区的几个村脱贫致富后,再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南部的几个村。各年度的农民增收计划,乡党委、政府实行量化、细化,分解到村,定目标、定项目、定人员、定任务、定奖惩,保证增收目标的顺利实现。
充分发挥草山草坡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海拔高、气温低的特势,大力发展反季节 商品蔬菜种植和畜牧业,在
高枧村、石板滩村、新坪村建立1470亩反季节商品蔬菜基地,品种以西红柿、大辣椒、白菜、无筋豆、
糯玉米为主。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蔬菜生长缓慢,错开正季,上市价格高、市场有保障、获利大,尤其是红将军番茄,产量高、品质好,皮厚、便于运输、储存,深受
贵阳市市民青睐,经济效益明显。还通过引进、持助养殖大户的方式积极发展畜牧业,发包荒山3100多亩,培育养殖大户31户,养殖
黑山县、
波尔山羊2100多只,商品
肉牛110多头(分户饲养)。在全乡推广生猪养殖,8头以上养猪大户410户。
抓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实施沼气建设,节约能源。从2001年至2005年,实施退 耕还林15200亩,面积全县最大,除农民受益外,还保持了我乡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较高的森林覆盖率。2000年,省委书记钱运录(时任省长)到我乡视察
经济林实施情况,2001年,前国务院总理朱基到我乡视察退耕还林工作。2002年在乡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期间,我乡
高枧村还是时任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长的副省长蒙启良的扶贫联系点。
乡党委、政府充分认识到,为使我乡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必须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第一,抓基础教育,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提高入学率和升学率,降低辍学率,对贫困村学生进行困难补助;第二,利用乡农技校对返乡的中青年、退伍军人和积极分子进行培训,促使其观念的转变,增强农业生产知识,掌握生产技能,实施剩余劳动力转移工程,2004年输出务工人员1420人,2005年增加到1590人。通过培训,有360余人获得绿色证书,掌握了一定的种植技能。
加强对交通、通信、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县级各部门的支持,到目前为止,新修了谷冰至凤凰的公路,正在建设当中;改造十字路到谷冰的公路8公里,水泥镶边;改造长芽至顶溪的公路5公里;乡政府到坞坭的公路6公里;茶场至田坝的7公里公路正在筹备改造。中兴路的建设基本竣工,农贸市场正在筹建。开通了乐宝、狗场、关口、石板滩、高枧的程控电话,政府所在地的移动、联通、光纤宽带通信已开通。由乡党委、政府给各村配备移动手机。实施小水窖78口,蔬菜配套小粪池216口,烟水配套小水窖75口,为
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乡党委、政府重视民族文化的挖掘,主要是对民间书法,
布依族、
苗族歌舞、乐器进行提炼,聘请苗族妇女王小满对民间舞蹈、歌曲进行收集、整理、编排,组成乡业余舞蹈队,多次参加各级演出,并获奖。1994年8月,到
河南省参加民间
舞蹈表演,1996年赴
上海市参加
第三届全国农民运动会文艺展演获
二等奖;1997年参加
贵阳市第五届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文艺演出,获出二等奖;2002年8月到
都匀市参加世界
摄影博览会演出,获表演奖;2004年,在
龙里县第二届体育运动会文艺调演中,荣获2个“
优秀奖”;应邀参加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好花红”
中国艺术节及贵阳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魅力飞扬”大巡游,获得各界好评。极大的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通过全乡广大干部的努力,该乡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04年,全乡的人均纯收入1290元,贫困人口减少到3000人,工农业总产值以年均10.2%的速度递增,2003年在黔南州创优升位活动争创经济先进乡镇中排名第七,荣获经济先进乡镇称号。引入贵阳富康水厂。初步建立起以
高枧村为龙头,沿千洗公路分布的种养殖特色产业带。纵向比,我乡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着贫困人口较多,扶贫攻坚任务艰巨的实际困难,下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不断将各项事业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