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楼(1914年—1990年9月14日),直隶(今
河北省)
正定县人,中国著名眼科专家,北京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政协委员,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
1940年,张晓楼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任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医师;1946年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务主任。1954年,张晓楼与
汤飞凡合作,探讨沙眼病原体;1956年,和
汤飞凡用鸡胚分离培养
沙眼衣原体接种实验获得成功,次年,张晓楼和汤飞凡教授在各自的眼睛上作了人体实验,证实了他们分离的微生物就是
沙眼病原体。1959年,张晓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眼科专业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1972年,张晓楼将
利福平用于治疗沙眼取得成功。1980年,张晓楼被任命为
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委员。1983年至1986年间,张晓楼带领医务人员为
正定县3万余名居民筛查眼疾,为2000多名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1990年9月14日,张晓楼去世;9月15日,他的眼角膜移植给了张成如和曲国华。
张晓楼教授生前曾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先后获得过国际防治沙眼金质奖章、亚洲太平洋眼科学会卓越工作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发明奖等荣誉。2006年,张晓楼被评为
石家庄市当代历史名人。
张晓楼学生时代学习刻苦。由于日军侵华,他辗转就学于满州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燕京大学。1940年,张晓楼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博士学位,留校工作,任
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医师;1941年回正定家乡,在同康医院任医师;1946年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务主任。
1954年,张晓楼与
汤飞凡合作,研究沙眼病原体;1956年,和
汤飞凡用鸡胚分离培养
沙眼衣原体接种实验获得成功,首次找到沙眼
病原体,为沙眼的实验室研究开辟了道路。1957年,张晓楼和汤飞凡教授在各自的眼睛上作了人体实验,证实了他们分离的微生物就是沙眼病原体。1959年,张晓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眼科专业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1972年,张晓楼教授将
利福平用于治疗
沙眼取得成功。比其他国家早了整整3年。1980年,张晓楼被任命为
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委员。1981年,张晓楼和
汤飞凡被国际防治
沙眼组织授予国际防治沙眼金质奖章。1984年,美国视觉眼科协会授予张晓楼荣誉会员称号。1985年,张晓楼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技术顾问。
1990年6月12日,北京同仁眼库在同仁医院眼科研究所落成,张晓楼教授成为这座眼库的第一位角膜捐献者。1990年9月14日,张晓楼去世。当日下午4时,张晓楼角膜捐献仪式开始。9月15日,张晓楼的眼角膜移植给了张成如和曲国华。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张晓楼与
汤飞凡合作首次分离培养
沙眼衣原体获得成功,这在世界上眼科界是首创,解决了世界眼科界长期未能确定的沙眼病原问题,成为1957年度世界科学十大贡献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正式命名为眼科研究界的“中国方法”。
张晓楼创建了中国国内第一个眼科专业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1960年代初就建立眼科亚专业,开始了眼科三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1950年开始建立眼科进修医生培训制度,定期为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及军队培养眼科骨干医生。他也是中华眼科学会早期领导者之一。他重视眼科专业杂志出版编辑工作,成立了情报室,实时收集国内外最新眼科专业进展,为《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目前此刊刊名为《
国际眼科纵览》)的创刊打下了重要基础,成为中国眼科医生知识积累及学术成长的摇篮。
张晓楼教授生前曾担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担任了
主治医师、眼科主任、副院长等职务,同时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的教授,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的副所长、所长、研究员。他还曾是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第一、二届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常务理事,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
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咨询组成员,北京市第六届人大代表、第七届政协委员。
1981年,张晓楼教授邀请世界卫生组织委派两位教授来中国举办眼科流行病学讲习班,积极推动中国的防盲工作。1983年至1986年间,张晓楼带领医务人员为正定县3万余名居民筛查眼疾,为2000多名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还在正定县设立国际防盲组织的防盲点,使正定成为中国7个防盲先进县之一。1987年他组织了全国致盲疾病调查,先后到内蒙、
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举办眼科流行病学学习班,并亲自授课。1988年,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被
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世界卫生组织在中国的防盲合作中心,张晓楼教授任中心主任。中心成立后,张晓楼多次举办全国流行病学与低视力学习班,制定全国防盲规划,组织协调全国防盲、治盲工作,开创了中国眼科防盲治盲工作的先河。
北京同仁张晓楼眼科公益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11月,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发起,
北京市民政局批准设立的非公募基金会,是北京市第一家眼科专项基金会。基金会以国际著名眼科专家张晓楼的名字命名。
张晓楼在从事防盲和科研事业的半个世纪里兢兢业业,古稀之年仍坚持教学、临床工作,
汤飞凡去世后,他带领团队继续
沙眼衣原体发病机制、防治等工作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他倡导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眼科研究所和同仁眼库,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位眼角膜捐献者。张晓楼对我国医疗、科研、教学以及防盲、治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一生也彰显了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可贵品质。(中国医学论坛报评)
张晓楼曾负责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眼保健工作,为毛泽东成功治疗
白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