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生,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南衡山,
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61年赵淳生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1984年获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
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92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获得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15年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赵淳生长期从事振动工程理论和应用研究,包括在振动模态参数识别、多点激振和测量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电动式激振器设计与应用等领域。
人物经历
1961年,赵淳生毕业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3年改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机系。
1984年,赵淳生获得法国巴黎高等机械学院
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1992年,赵淳生作为访问学者,前往
麻省理工学院学习。
1994年,赵淳生从美国回到中国后,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系里借了15000元,买了台电脑和简易的打印机,带着一名博士后、一名博士生和一名硕士生,开始了超声电机的研究。
2005年,赵淳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赵淳生获得美国Virginia Tech能量收集材料和系统中心(CEHMS)颁发的超声电机技术杰出贡献奖和由IWPMA颁发的压电超声电机领域终生成就奖。同年获得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人物影响
2017年11月11日,赵淳生院士、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设立了“赵淳生科技奖励基金”。
个人生活
媒体采访
2021年6月,赵淳生接受采访表示:“技术是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84岁了,还要坚持健身,为我们国家贡献力量”。
个人作品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赵淳生提出了超声电机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建立了超声电机定子/转子间"粘着-滑动"非线性摩擦界面模型提出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反共振点恒流驱动模式、频率自动跟踪新方法和压电陶瓷元件分区极化新方式解决了行波超声电机定子近频模态混迭及二相频率分离的难题。研发了杆式、环式和圆板式行波型、自校正
驻波型、直线型、纵扭复合型和多自由度型等16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声电机及其驱动器。发展了电动式激振器设计理论、多点激振试验和机械故障诊断应用技术开发出多种激振器并得到广泛应用。
2013年,赵淳生院士团队成功将超声电机应用于“玉兔号”月球车,并随
嫦娥三号探测器、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月。作为“玉兔号”月球车上红外成像光谱仪的驱动与控制系统,超声电机在月面上一直运行稳定,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外星球的国家,同时也是第一个将超声电机应用到月球上的国家。此外,包括
嫦娥五号探测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行云1号和2号卫星都应用了赵淳生院士团队研发的超声电机。
截至2017年,赵淳生及其团队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4项,研制出四个系列的50多种超声电机。2002年起,赵淳生开始转让专利和样机,相继将超声电机技术转让给
广州市、
上海市等地的一些企业。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赵淳生发表著、译作6部,学术论文400多篇,授权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2015年编著的图书《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获得第二届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超声电机技术与运用》成为了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书目。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3年,赵淳生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
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
三等奖1项。
人才培养
教学思想
赵淳生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重视,出台一些新政策,针对现在本土青年人才面临的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赵淳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先后培养硕士生、博士生40多名,还被评为2003年-2004年度
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名单(第六届),根据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赵淳生的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人物评价
赵淳生在振动理论和应用研究,以及超声电机技术及其应用做出了重要的成就。(求是网评)
赵淳生在振动模态参数识别、多点激振和测量技术、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电动式激振器设计与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评)
参考资料
赵淳生院士.精密驱动与控制研究所.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