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遇航
中国道教协会原会长
黎遇航(民国五年(1916年)-2002年),道名顺吉,江苏省金坛县西岗乡西城村人。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院长、《中国道教》杂志主编。
黎遇航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因生活窘迫,入茅山元符万宁宫西斋道院拜道教茅山上清派耿云清为师。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进入茅山,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后,黎遇航担任粮食保管员,并参与情报联络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黎遇航回到茅山元符万宁宫西斋道院,任元符万宁宫住持。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黎遇航离开道院,在茅山下泊宫小学历任教师、校长。1953年当选句容市人大代表,1954年被推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黎遇航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并奉调到北京白云观担任中国道协副秘书长。黎遇航于2002年12月2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民国五年(1916年)农历九月二十一日生于金坛区县西岗乡西城村。刚出生7个月失母,由祖母抚养,5岁时祖母 过世,其父只好将他送至姑母黎姓处抚养。耿云清道长指命其徒徐龙田法师,收黎遇航为徒, 取道名“顺吉”,意为“顺太上无为之法,兆我教继往开来,兴旺发达瑞吉”,时黎遇航年仅5岁。黎遇航在十八九岁时,师父徐龙田就要黎遇航承担起为道观带徒的责任,于是他,很早就成了有3个徒弟的师父。
抗日经历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军的迫害,其父让黎遇航带上徒弟去安徽避难。到安徽含山,师徒便走散,黎遇航只得孤身辗转流浪。他到过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江西吉安市,在吉安偶遇句容市磨盘人周长青。不久,黎遇航随周长青带领的新四军先遣队返回茅山,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为新四军部队做向导,送情报。黎遇航先当新四军粮食保管员,后作情报站站长,当时他只有22岁。1938年9月日军杀害了黎遇航的父亲黎洪春;10月,侵入乾元观,火烧松风阁、宰相堂、殿宇,杀死与陈毅交往甚密的惠心白道长和多名道众。面对国恨家仇,黎遇航更加积极地投入抗日工作。
教育及行政经历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黎遇航离开道院,在茅山下泊宫小学历任教师、校长。1953年,黎遇航当选句容市人大代表,1954年,黎遇航被推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黎遇航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并奉调到北京白云观担任中国道协副秘书长。1961年,中国道协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会议,黎遇航被推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
积极推动恢复中国道协工作
1980年,中国道教协会恢复工作,在第三次道教界全国代表会议上黎遇航当选为第三届中国道协会长。1986年中国道协召开第四次道教界全国代表会议,黎遇航连任会长职务。 1987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兼任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创办了中国道教学院,他担任院长。1987年,中国道协创办《中国道教》,黎遇航又兼任杂志社社长。
因病逝世
2002年12月20日,黎遇航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病重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李瑞环、贾庆林、王兆国、司马义·艾买提等以不同方式表示慰问。12月25日,八宝山革命公墓隆重举行了黎遇航道长的遗体送别仪式。
思想主张
黎遇航主张爱国爱教、敬业奉献、艰苦奋斗、济世利人。
主要作品
贡献及影响
黎遇航强调爱党爱国爱民爱教。勖勉道士们做好新中国的道教徒。凭借着爱国爱教的坚定信念,协助党和政府在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全国道教徒爱国爱教、加强道教自身建设、促进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重视与港澳台及海外道教徒的联系与友好交往工作,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及增进海内外道教界之间的道谊,作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人物纪念
2016年12月25日,纪念黎遇航道长诞辰100周年追思座谈会在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召开。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张金涛道长、袁志鸿道长、董中基道长、吉宏忠道长,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道长,教务部主任孙常德道长,以及黎遇航道长亲友弟子、来自省内外的道教界人士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事务局、江苏省宗教事务局等领导受邀莅会。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道长主持会议。
黎遇航羽化20周年纪念活动由江苏省道教协会、句容市道教协会、句容市茅山道院等组织于2022年12月20日上午在茅山风景区内华阳基黎遇航道长墓园举行纪念活动。
人物轶事
其父黎洪春,业瓦工,不幸因生石灰爆炸使眼睛受损坏,不能到高处作业,生计遂渐艰难,遂生遁入玄门之念,入茅山元 符万宁宫西斋道院拜道教正一派耿云清为师。他白天在道观劳作,夜晚跟师父诵经。黎洪春入万宁市宫后,因牵挂儿子,便禀明师父将儿子从妹妹家接到万宁宫中,自己抚养。因而黎遇航自小就随父生活于道观之中。黎遇航天资慧敏,举止有礼,深为耿云清道长及观中道众喜爱。
文化形象
黎遇航在道教界具有崇高的地位,他历任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副会长(兼秘书长)、会长,并兼任中国道教学院院长、《中国道教》杂志主编。这些职务不仅体现了他在道教界的广泛影响力,也彰显了他对道教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深厚贡献。他积极推动中国道教协会的各项工作,加强道教界内部的团结与合作,为道教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
人物评价
黎遇航道长一生爱国爱教,长期与党和政府团结合作,积极探索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巩固和发展党同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国道教健康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一名虔诚的道教徒,也是道教界的楷模、前辈,更是一名优秀的爱国主义“战士”。(江苏省道教协会、《中国道教》杂志评)
黎遇航道长一生坚持爱国爱教,坚决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主动探寻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途径,深受广大道众、十方信众拥护和社会各界人士赞誉,也多次受到周恩来、习仲勋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鼓励,堪称当代高道楷模。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投身并奋斗在抗日战争前线,为党领导的新四军茅山地区开展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体现了作为玄门弟子的拳拳爱国之情。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参与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带领道教徒积极参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他先后担任中国道协会长、顾问,全国政协常委、民宗委副主任等职务,领导中国道协恢复工作,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职尽责,为服务国家改革开放大局和道教事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道教协会评)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抗日经历
教育及行政经历
积极推动恢复中国道协工作
因病逝世
思想主张
主要作品
贡献及影响
人物纪念
人物轶事
文化形象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