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汉平,男,1962年5月13日生于武汉,祖籍南京。工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学者(领军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担任主任,并在国家能源生物燃气高效制备及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实验)中心担任副主任。陈汉平是国家
绿色能源示范县评审和咨询专家,
湖北省科技厅生物质能产业链专家组组长。
他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工业锅炉分会、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委员会工业锅炉节能减排专业委员会、
生物质液体燃料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国电力行业CFB协作网专家委员会、电力技术编委、工业锅炉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国际流化床燃烧会议组委会、国际生物质能源技术会议学委会、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业烟气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武汉市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会和湖北省节能减排研究会等多个组织中担任要职。陈汉平一直致力于流化床和生物质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主要包括气固两相流动与传热、气固分离、燃烧、气化、液化、炭化、热解、多联产、污染控制及
计算机监控等方面的研究,以及锅炉、窑炉、气化炉、液化系统及其关键部件、主要辅机等的开发。他在流化床和
生物质能源技术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有的为国内外首创并达到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
获教育部提名国家技术发明
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委技术发明
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
三等奖3项,省专利实施
优秀奖1项,武汉市技术发明银奖1项,获授权专利10余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权威或重要
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子课题、国家公益专项、国家“211”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纵向课题20多项,以及专利与专有技术应用与转让等横向课题40余项。
为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
生物质(包括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煤气化理论与技术;热力系统节能环保新技术;
计算机监控及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大学生、研究生的专业课教学以及本科生的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指导。课程包括:电厂热工过程自动调节,电厂锅炉原理,流化床燃烧理论与技术,燃烧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等。博士后6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
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高效低耗流化床燃煤工业设备关键技术及应用,第一完成人 。
第17届
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一种连续式生物质热解炭气油多联产系统,第一完成人。
省部委技术发明
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科技进步
三等奖3项,省专利实施优秀奖1项,武汉市技术发明银奖1项 。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湖北省首届十佳优秀专利发明者,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