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贻训
廖贻训
廖贻训,(1931—2010),抗美援朝战争老兵、特等伤残军人,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在战斗中,廖贻训失去了双腿和9个手指,上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中国的保尔”。 2010年7月16日凌晨,廖贻训逝世,享年79岁。
中国的保尔
廖贻训,(1931—2010),抗美援朝老兵、特等伤残军人,他的父亲廖安邦中国国民党原冀察战区总部参谋长,参加过著名的邯郸起义,邯郸起义后,廖贻训被叔叔送到北京,与外婆生活在一起。后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斗中,廖贻训失去了双腿和9个手指,但是他放弃了国家对伤残军人的供养,自力更生,坚持工作,坚毅、乐观地为祖国奉献一生。上世纪50年代,被称为“中国的保尔”。
2010年7月16日凌晨,廖贻训逝世,享年79岁。
受伤致残
1950年冬天,在66军198师593团担任文化教员的廖贻训,随所在连奉命急行军至清川江北泰川,与敌人狭路相逢。战斗中,一颗子弹打中了廖贻训的右脚,他倒了下来。等连副指导员背着他下了山,却发现部队已经转移了,廖贻训让副指导员先走,自己攥着一颗手榴弹,躲进了山里。直到天黑,他拖着受伤后肿大的右脚,按着北斗七星指引的方向,手脚并用,向后方爬行。
脚上的血,一滴滴流,双手按在地上,草上的霜雪立即化掉了,也就是爬了两三里地,膝盖便磨出了血,太慢了,滚吧。廖贻训又抱起两臂,蜷起腿,沿地打起滚来,爬爬滚滚,渴极了,舔一舔草叶上的霜,饿极了,嚼一嚼地上的草根,只要嘴里有点凉,有点苦,就仿佛又得到了力量。三天三夜,他爬上了一条公路,昏迷了过去,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部队。
廖贻训活了下来,但枪伤和冻伤,令廖贻训接受了一次又一次截肢手术,某种程度上,这比三天三夜的爬行更难承受。
自立更生
组织上安排他到湖北省荣军医院安养天年,他拒绝了,一再要求工作,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给荣军养老院的伤员上文化课,开始拿粉笔时,在黑板上刚一划便掉了,一个字往往十几遍还写不成。但这样“帮忙式”的工作,廖贻训并不满足,他提出了“正式参加工作”的要求。“在工作中可没有人伺候你,我们也没有专人照顾你。并且,每天坚持8小时,按时上班,你不如还是休养吧。”领导回答说。“我不要人照顾,我什么都可以自己来。”廖贻训坚持。组织上终于批准了,让他到河北荣军总校初教科做编辑。为了准时上班,他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安上假腿,上下班,他都是自己走,第一个月,腿上磨掉了三块皮,但他坚持着,实在扛不住了,在周围没人时就扶着墙根走。他写字慢,就加班加点,甚至在炎热的暑假每天连续工作15个小时,凭着坚毅不拔,按时完成编辑任务。
爱情家庭
廖贻训这一生最感激的一个人,是老伴李天俐。他们演绎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
“我第一次在《解放军画报》上看到他的照片,当时就觉得这个人儒雅、清秀,和一般的军人气质不一样。”李天俐向记者缓缓道起当年的相识。那是1951年,李天俐在苏州师范学校上学,刚刚17岁,却是个老革命,15岁就加入了苏州地下党组织。
不久后,学校发动学生给志愿军写信,李天俐就想起了廖贻训,很快,她收到了廖贻训的回信。一来二去,鸿雁传书,时间长了,两人互有好感,却始终没有见面,也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直到1953年,廖贻训向上级提出要出来工作,上级跟他开玩笑说:“你还是先找到老婆,有人伺候你再说吧。”廖贻训把这事写信告诉已在苏州教委工作的李天俐,“我当时真的怕他急急忙忙找个老婆,就回信说,你不用着急,我一定帮你出来工作,但我现在也刚参加工作,能不能等两年?”李天俐告诉记者,这样,两人正式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6年,两人结婚了,说起来,李天俐还有点情绪:“我工作上很要强,本来不想那么早结婚的。”年轻时代的李天俐,很漂亮,又有文化,追求者众多,周围的同事劝廖贻训,你身体不行,又没钱,凭什么找人家!这样的话听得多了,廖贻训就有点着急,他问李天俐是不是考虑结婚,李天俐说暂时不行。“结果他写了封信来,说我恨你!”白发苍苍的李天俐回忆到这里,莞尔一笑:“那怎么办?我只能同意了。”
结婚后,李天俐从苏州市调到河北省工作。婚后不到一年,廖贻训就受到了冲击,在那一段最艰难的岁月里,李天俐始终站在廖贻训这一边,两人心心相印,矢志不弃。平反后,两人一起来到李天俐的老家苏州生活,在人生的暮年,终于迎来了一段恬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中国的保尔
受伤致残
自立更生
爱情家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