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锐,1950年5月11日出生于
长春市,
地球物理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教授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岩石圈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导师、中心主任 。高锐长期从事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大陆岩石圈构造及地球动力学研究 。完成了跨越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
天山三条
地球科学大断面的地球物理调查与研究,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的陆陆碰撞新类型,揭示了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腹地俯冲的行为,提出青藏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和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过7000km。
人物经历
1950年5月11日,高锐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籍贯
黑龙江省双城。
1977年,高锐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系,获得
学士。
1981年,高锐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得硕士学位。同年到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地球物理学研究室工作。
1985年,高锐到地质矿产部深部地质办公室工作。
1986年,高锐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工作,之后担任中心主任。
1993年,高锐前往美国康内尔大学学习和培训。
1997年,高锐前往德国地学中心(GFZ)学习和培训。
2015年,高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高锐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陆
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构造变形成因等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性贡献。尤其注重
地球物理学探测与地质构造相结合,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的陆陆碰撞新类型,揭示了印度板块向青藏高原腹地俯冲的行为。提出青藏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NBT)和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从深部结构约束了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的
动力学过程。他和他的团队主持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超过7000km,为中国深反射地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锐的主要学术成就与贡献表现在:
1)揭露了印度板块和
亚洲板块沿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正在进行的陆陆碰撞深部过程。陆-陆碰撞过程是理解板块构造缺失的链条,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是全球典型的陆-陆碰撞造山带,是研究典型陆陆碰撞深部过程与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探测
地壳的
精细结构是解开造山带形成奥秘的基础。深反射地震剖面被公认是破解大陆碰撞奥秘的一项关键的先锋技术,可比喻给地壳做CT。长期以来,前人提出了多种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模型,大都强调印度板块地壳俯冲进入到了亚洲大陆内部。高锐和他的团队提供的全地壳反射地震精细结构图像,揭示出
印度地壳并没有大规模向北俯冲到
亚洲大陆之下,改写了人们的传统认识。同时,提出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存在一种新的陆陆碰撞地壳变形机制,即地壳尺度的构造叠置作用导致了俯冲板块的地壳物质顺着MHT(主喜马拉雅逆冲
断层)从底部向上部运移,形成多重构造叠置, 这一过程造成印度俯冲地壳厚度的变薄与喜马拉雅地壳加厚。
2)发现华北板块(亚洲板块一部分)
岩石圈地幔俯冲在青藏高原东北缘之下的地震学证据。亚洲板块是否向青藏高原下俯冲是国际学者争论了几十年的重大疑难问题,涉及如何认识青藏高原隆升、大陆岩石圈变形之地球动力学过程。高锐和他的学生的这一发现为认识
亚洲板块是否向青藏高原下俯冲提供了直接证据。
3)发现了
塔里木盆地与西昆仑大陆岩石圈倾斜相接的地震反射构造,提出青藏高原存在面对面的陆陆碰撞新类型。西昆仑位于青藏高原西北缘,呈现狭窄的板块碰撞强烈变形带(宽度仅为
喜马拉雅山脉的三分之一),被称为 “第二喜马拉雅”,西昆仑逆冲变形成因备受世人瞩目。前人提出塔里木向南俯冲导致西昆仑逆冲变形。高锐与团队1997年首次在西
昆仑山脉与塔里木结合地带实施的深地震综合探测,获得
岩石圈尺度的
精细结构,不仅揭示了塔里木岩石圈向南俯冲行为,而且发现了塔里木和西昆仑山大陆岩石圈相向俯冲碰撞的深部证据。依据这种南北相向倾斜相接的地震反射,他提出并命名面对面(face to face)陆-陆碰撞新类型。
4)实现了横过高原腹地的
羌塘高原地体310km不间断的长深反射地震剖面完整采集,获得羌塘地体的全
地壳深反射精细结构。发现羌塘Moho面平坦、厚度变薄(平均深度约60km,较
拉萨市地体薄约10km)的反射证据。同时通过大范围远震P波层析成像,发现了印度板块
岩石圈地幔深俯冲至羌塘地体200km之下的深部证据,由此提出由于俯冲板块前缘的断离导致青藏高原腹地地幔热物质上涌,正是这一过程引起地壳伸展变薄的新认识,被国际同行认为更好地给出印度板块俯冲到西藏高原腹地之下的深部过程。
5)提出并命名青藏高原北边界逆冲断裂(NBT),提出龙日坝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从深部
地壳结构约束了高原北部和东部的地壳边界。从地质-地貌角度,长期以来地质学界将青藏高原的北界和东部边界定位于现今的
祁连山脉和龙门山。高锐和他的团队根据深反射地震剖面揭示的,祁连山以北
河西走廊盆地下存在的一条被
沉积物覆盖的南倾的逆冲断裂,提出它的
动力学与青藏高原南缘主边界逆冲断裂类似,将其命名为北边界逆冲断裂(NBT, North Border Thrust),沿NBT
阿拉善盟地块向青藏高原之下俯冲。并通过向北延伸到阿拉善南缘的600km高分辨深地震反射长剖面,进一步描述了高原北缘
地壳向外构造发展的过程。通过横跨龙门山310Km深反射地震探测发现,扬子地块下地壳反射结构向西一直延伸到龙日坝断裂,由此提出龙日坝断裂而不是龙门山断裂是扬子地块西缘边界和地壳尺度斜向挤出抬升造成龙门山崛起的新认识。
6)高锐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青藏高原
地球科学断面和项目负责人之一主持完成西昆仑-
塔里木盆地天山地学断面的
岩石圈综合
地球物理学调查与研究。3条剖面,
比例尺为1:1000 000,总长度3500km,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岩石圈断面结构和双向挤压地球动力学模型。
7)高锐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了国土资源部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和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高锐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其中,第一及通讯作者97篇),SCI收录77篇,SCI引用1113次(他引806次),CSCD引用2028次(他引1586次) 。
截至2016年4月,高锐主持和完成国家专项、国家基础研究、国家重点科技合作、基金重点及部门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 。
截至2015年12月,高锐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
二等奖6项 。
人才培养
高锐希望,中国国内
地球物理学工作者,特别是青年人不仅要掌握地球物理的方法和技术,更要和
地球科学的问题结合起来,了解地质学的知识,通过地球物理的结果去认识和回答地球科学的重大问题 。
截至2016年4月,高锐先后指导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4人,博士后5人 。
荣誉表彰
社会兼职
人物评价
高锐发展了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技术,获得许多重要地质发现,提出了新的认识,促进了大陆动力学研究。主持完成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数据库建设,建成了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数据库,推动了中国地球科学数据共享。(
中国地质大学评)
高锐长期从事
地球物理学与深部构造研究,在运用深地震反射剖面研究青藏高原以及其他大陆岩石圈深部结构及其构造变形成因等领域做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创新性贡献,为中国深反射地震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评)
高锐长期从事地球物理与深部构造研究。注重地震探测与地质构造相结合,在青藏高原及其他大陆岩石圈结构、构造与
动力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系统性和创造性成果,为开拓中国深地震反射研究大陆岩石圈事业做出了实质性贡献。(中山大学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高锐在深地震反射剖面与深部构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建树颇多,尤其注重地震探测与地质构造结合,在利用地震探测研究青藏高原以及中国其他典型地区大陆
岩石圈和
地壳结构以及构造变形成因等问题作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新性贡献。(
中国地质科学院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