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药学院图书馆,以其丰富的药科专业藏书、宏伟的建筑和幽雅的环境而在广东医药界闻名。该图书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的
广东省卫生技术学校(后改名为省第一卫生学校,简称省卫校)的图书室。1958年,省卫校等多间卫生系统学校合并成立广东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并正式建立图书馆。1977年,宝岗校区图书馆大楼落成。1978年,广东卫生干部进修学院更名为广东医药学院,学校整建制由卫生系统划归高教系统管理,图书馆定名为广东医药学院图书馆。1995年,广东医药学院更名为
广东药科大学。1996年,启用坐落在赤岗校区内的图书馆大楼。2004年8月,广东药学院大学城主校区和中山校区落成并同时进驻学生,中山校区实验楼临时图书馆启用,2005年10月大学城图书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学校图书馆由三个校区馆组成(大学城主馆、赤岗医学馆、中山文科分馆),总面积5.48万平方米,总阅览位约5700个。
图书馆现设一个总馆和两个分馆,两个分馆为文理分馆、医学分馆。总馆主要收藏医学、
药学、哲学、历史、经济、政治、法律、管理、语言、文学、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工业等类文献;医学分馆主要收藏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
管理学、
预防医学等类文献。全校各院系还设有多个图书资料室,与图书馆共同组成学校的文献服务体系。
广东药学院图书馆现有事业编制职工42人,其中副研究馆员及以上职称5人,中级职称20人。具有硕士学位的6人,本科学历26人,员工的专业背景包括
图书馆学、医药信息和理工农医文经管等各个学科领域,为本馆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奠定了人才基础。
广东药学院图书馆书籍藏量丰富、门类齐全。广东药学院图书馆近五年统计,平均每年入藏中外文图书15万册以上,订购各类型中外文报刊2500余种,与国内多所图书馆和学术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
广东省药学院所收藏的药学检索工具齐全,其中《美国化学文摘》收藏最早年限自1937年起,是广东收藏该著名检索工具历史最久远、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广东药学院图书馆设有药品样本资料库,是
华南地区唯一收藏该类信息资料的图书馆。截止2006年6月底,馆藏纸质文献总量已达到120万余册。近年来,图书馆大力加强网络化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目前各类型文献数据库特别是医药类文献数据库拥有量居华南地区同类院校前列,初步建成印刷型文献和数字化文献相结合的文献保障服务体系
广药图书馆在1995年,引进了
深圳大学图书馆SULCMIS III集成管理系统,实现了三个校区馆图书的通借通还服务。配置了各种类型的服务器20多台、各类微机800余台、全光纤存储局域网(SAN)6TB、
柯尼卡美能达办公系统(中国)有限公司PS-7000特种扫描仪2台及其他硬件设备。为方便读者利用数字资源,各分馆均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总馆还采用了先进的3M防盗系统和
门禁管理系统等。数字化信息服务成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图书馆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经过2年的建设和积累,建成了初具规模、设施齐全的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大学城新馆为核心,辐射赤岗校区和中山校区,成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新亮点。该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依托大学城园区网,贯彻现代信息服务思想,利用现代
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引进、自建、共建等多种手段,建立先进的网络服务平台和大规模的文献信息资源库,目前已引进8类40多个数据库,覆盖了我校所有学科范围,包含了40多万种电子图书、65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10余万篇学位论文以及一批事实数据库,国内外二次文献数据库配置较为完备,从而形成一个智能化、一体化、功能化、个性化的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系统,为学校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该数字化文献信息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立足
广东省、面向华南、辐射全国”的发展方略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保障。为广东省委省政府“
科学教育兴粤”和打造“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和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城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应用的贡献。
广药图书馆注重读者服务的基础工作,不断改良读者服务的工作条件。图书馆服务功能完备,拥有多种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提供外借、阅览、听音收视、研究室、学术交流、参考咨询、文献检索、定题服务、课题查新、读者教育、馆际互借、文献复制、文献传递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现有持证读者2.6万人,年入馆人次达到63万人次,图书流通量达40余万册,阅览位达4000余个。每天访问图书馆网站的用户已超过3000人次。信息技术部还开发了一些新的服务功能,如为读者提供新书书目电子邮件服务、新到期刊即时邮件通知服务、EMAIL图书催还服务、预约通知服务、新刊目次推送等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