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里全集》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编,李镇主编,
上海文化出版社于2016年12月出版发行。《郑君里全集》共八卷,每卷的内容以创作时间先后为序,收录了郑君里1926至1967年间的著作、剧本、笔记、论文、日记、随笔、草图等,是郑君里一生理论与实践成果的集大成。
主要内容
郑君里(1911-1969),曾用名郑重、郑千里,生于
上海市,祖籍
广东省中山市。他导演的《
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我们夫妇之间》《
宋景诗》《
聂耳》《
林则徐》《
枯木逢春》等是
中影股份史上的不朽经典。郑君里也曾是一位活跃于舞台和银幕的明星,还曾是抗战中奔波于大后方的文化战士。郑君里更是一位著作等身的文艺理论家,堪称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学养最深者,其成就令后来者高山仰止。据统计,可单独出版的学术著作(含译著)就有8种,其中,《现代中国电影史》《演技六讲》《演员自我修养》《
角色的诞生》《
画外音》等,都是戏剧和电影领域的殿堂级读物。此外,
郑君里发表和未发表的论文、笔记、教案、小说、杂文等超过百种。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部电影导演的艺术全集,《郑君里全集》8卷本总计400万字,这不仅仅是一份影剧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一部记录了40年间的中国社会史、战争史、生活史、经济史、政治史、文化生态史的国宝级文献。很多资料直接整理自郑君里的手稿,系首度与读者见面。
作者简介
李镇,1973年生,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史学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独著、主编著作多部。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现当代电影人物研究、
口述历史;旁涉动画史与理论。
出版背景
习总书记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
郑君里用一生证明了他不愧是一位紧跟时代、敬业爱国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深入人心。1969年4月23日,他罹患
肝癌病逝。虽然他离开这个世界已近半个世纪,但是他的生命却以另一种形式长存于世,那就是他的电影和著作。郑君里的电影常映不衰,被选为经典影片多次参加各国举办的
中影股份回顾展。
多年以来,虽然有一些学者对郑君里做过专题研究,但是由于资料匮乏,造成研究缺乏系统性,且难以深入。郑君里作为一位卓越的文化先贤,始终缺少一部完整的、展现其学术全貌的合集,《郑君里全集》的出版,想必可以弥补这个缺憾。
2016年12月,正值郑君里诞辰105周年,《郑君里全集》的出版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对于后来者,《郑君里全集》不但是一份精神财富,更是一种鞭策。
编辑推荐
每一次想到君里,总为这位艺术家的早逝感到惋惜,像他这样既擅演技,又能执导;既有舞台经验,又有电影实践;既从事创作,又研究理论的多面手,在中国戏剧电影界是并不多见的。他的成就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高峰,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夏衍1948—1959年间,我跟
郑君里合作拍摄了《乌鸦与麻雀》、《
我们夫妇之间》、《
聂耳》、《
林则徐》四部影片,他当导演,我是主演。这四部影片都很成功,我们开玩笑说:这些成功完全是吵架吵出来的!由此,朋友们称我跟郑君里是“欢喜冤家”。——
赵丹到
青海省已是十月寒天了,我还是和君里一个炕。往往我一觉醒来,他还伏在炕几上,在
棉花灯下边啃冷馍边作第二天的拍摄准备。我不敢惊动他,只是思忖着这位十里洋场的大明星,过去的生活那么优越,如今却是那样吃苦耐劳地工作,不禁油然而生敬意。我知道他和戏剧家
章泯在
重庆市分手时就约好,把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剧体系这本书一分为二,分头去译,一年后回重庆合成出书,所以他一有空就译书,把随身带着的一本英汉模范词典的封面也翻破了,补了又补。——
韩尚义目录
第一卷
现代中国电影史
论抗战戏剧运动
角色的诞生
画外音
第二卷
演技六讲
演员自我修养
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画传
第三卷
戏剧文论
电影文论
诗歌与小说
第四卷
纪录片《民族万岁》
第五卷
电影《秦淮秋月》
电影《西湖春晓》
纪录片《人民的新杭州》
第六卷
第七卷
《李白与杜甫》
第八卷
郑君里手稿片断
内容节选
《乌鸦与麻雀》的主要事件发生在一所弄堂房子里,主要的纠葛在楼上楼下三四家人之间展开,这就决定了这部影片的一个特点:内景多,外景少,而内景又不过是那几个房间。
在这几家的房间之间,我们尽量找出它们的不同,使它们同是房间内景,但要求有些变化,希望以不同的布置显示主人的不同身份、职业和性格,使人感到,一板之隔,就是另一个不同的小天地。如侯家是阔绰、华丽,有沙发、穿衣镜、大铜床之类,但并不高雅,是一个趣味低下的反动官僚藏娇之所。华家比较窄小、简朴,但布置得颇为整齐,显出这家虽不富裕,但主妇是个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治家能手。萧家则比较凌乱、拥塞,到处堆着货;镜头最初就是照在一堆美货罐头上,罐头搬走,才显出房间的全景。在萧家屋内还设置了一层阁楼,加强了拥塞、凌乱的感觉。至于孔有文住的后客堂,全片中只拍了一次,而这一次正是被流氓砸毁以后狼藉不堪的景象,这是符合孔有文在整部影片中孤苦伶仃、引人同情的境遇的。
其次,在布景的尺寸上,我们并不拘于生活中这类房间的实际大小,而是夸大了房间,借以造成应有的效果,使距离变化的层次清楚。现在的拍法都是以一方的背影为前景而拍摄另一方,运用广角镜头夸大距离,突出对比的因素。
此外,我们感到如果老是在几间方方的屋子里拍来拍去,容易使人觉得单调,容易带有舞台场面的痕迹,因此尽可能用建筑上的一些因素如门、楼梯等等,在调度上增加一些曲折。如众“麻雀”联合起来向“乌鸦”作斗争,拒不搬家的一场,我们让这场激烈的冲突发生在楼梯上,利用楼梯造成的俯仰对照来渲染双方冲突的情势,同时用广角镜头拉长了双方的距离,强调了双方的对比,以便把那剑拔弩张的一刹那间夸张到一定的长度,在观众心目中造成强烈的印象。
——节选自
郑君里著作《画外音·纪录下新旧交替时代的一个侧影》
我是南方人,却从小就思慕西北。我觉得,比起南方来,西北更像一个雄浑的中国。我想看那碧青的天和净黄的高原,那流动的沙丘,那狂,酷寒,那黄羊,
普氏野马,那浑朴淳厚的人民……
直到1939年的初夏,我才抓到这么一个机会,我跟着一个军事教育团体出发。当时自己原打算学习电影导演的工作,便商得“中制”当局的同意(当时我并未参加“中制”)准备摄一部笼统地介绍
西北的纪录电影。我们这一部份工作的配备是二千尺底片,一架三镜头的Eyemo摄影机,连我和摄影师一共三个人,我们走遍了陕,甘,宁,绥,青。但我们所急需的底片接济因
欧战爆发而中断,我们在塞外流徙了九个月,结果像弹尽粮绝的孤军似的撤回来。
这一次挫折给我不少懊丧,但如今细想起来应该是有益的。由于实地观察的结果,它教会我怎样从西北的朦胧而笼统的印象中接触到一个具体的问题。
在我旅途中经过陕边的
固原市和
海原县时,我看见了回汉同胞之间发生了颇为严重的误会。在绥蒙前线,我看见敌人分化
蒙汉的阴谋和事实。当时傅作义先生特意指点我要把摄影机针对着这问题。这部片子中的蒙民救护伤兵一节就是经他指定摄成的。
归来之后,这一片段,这一问题排开了其它错杂的印象和概念,兀地浮现出来,渐渐发展为一个中心主题——民族团结,发展为全片的结构。
用故事电影的方式来表现这主题吗?这题目的范围太宽泛,对象又不限于某一民族,用故事电影的格局去处理恐怕不容易严密。于是,我决定采取纪录电影的方式。
当时,我们的纪录电影仍旧停留在纪实新闻片的格局上。
——节选自
郑君里文章《我们怎么样制作〈民族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