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州
隋朝时期设立的行政区划
隋雅州以荥经县(今四川雅安)为治所。雅安市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西缘,东邻成都市、西连甘孜藏族自治州、南界凉山彝族自治州、北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距成都仅13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州的人口是1530000人(2020年)。
历史起源
雅安历史悠久,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原为西康省省省会,1953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省,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
历史沿革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置州,因境内雅安山得名。治所在荥经县(今雅安市)。唐辖境相当今四川雅安、名山区、荥经、天全县、芦山、小金等县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雅州为府。那时的雅州真正“管得宽”,不仅辖雅安、名山、荥经、芦山、清溪五个县,一个散州——天全,还管康定市厅和穆坪宣慰司。“打箭炉”是现在的康定,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所辖的地盘,那时候都纳入雅州的管辖范围,雅州的范围南抵大渡河,西至金沙江边的芒康县,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州。而在雍正七年,在“雅州”之名出现1111年以后,“雅安市”作为一个地名也闪亮登场,成为雅州的治所之地。
隋朝时,雅州治所在蒙山县(后改严道县,今四川省雅安市)。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临邛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雅州,领严道县、名山区、卢山县、依政县、临邛县、蒲江县临溪县、蒙阳县、汉源县、火井县、长松县、灵关县、杨启县、嘉良县、大利县、阳山县十六县。同年割依政县、临邛县、蒲江县、临溪县、火井县五县置邛州;汉源县、阳山县二县置登州,领县九。武德二年(619年),置荣经县,领县十。武德六年(623年),省嘉良县、杨启县、大利县、灵关县、蒙阳县、长松县六县,领县四。武德九年(626年),废登州,还以汉源县、阳山县来属,领县六。贞观二年(628年),又以汉源县、阳山县属巂州,领县四。贞观八年(634年),又置百丈县,领县五。永徽五年(654年),又以巂州汉源县来属,领县六。仪凤四年(679年),置飞越县、大渡县二县,领县八。大足元年(701年),又割汉源县、飞越县二县置梨州,领县六。神龙三年(707年),废梨州,汉源县、飞越县还属雅州,领县八。开元三年(715年),又割汉源县、飞越县二县置黎州,又置都督府,领县六。天宝(742年),改为卢山郡。乾元元年,复为雅州。
宋朝时,雅州属成都府路,卢山郡,领县五:严道县、卢山县、名山县、荣经县、百丈县。元朝时属吐蕃宣慰司,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雅安、名山区荥经县、芦山等市县。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省州治严道县入州,直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是为雅州直隶州。清代雍正七年(1729年),升雅州直隶州为雅州府。
发展现状
城市化率达到33%以上。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面积】幅员面积1.53万平方公里,山地占94%。【政区】辖雨城区、名山、荥经、汉源县石棉天全县、芦山、宝兴县七县一区。【历史沿革】【人口】总人口153万。【气候特点】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北差异大,年均气温在14.1℃~17.9℃间,降雨多,多数县年降雨1000毫米以上,有"雨城"、"天漏"之称。湿度大,日照少。
史料记载
雅州,卢山。下都督府。开元户六千五百八十九。乡二十二。元和户一千四百五十二。乡二十四。
禹贡梁州之域。秦灭蜀为郡,即严道县也。李膺记曰:“自晋永嘉崩离,李雄窃据,此地荒废,将二十纪,夷獠居之。”北魏废帝二年置蒙山郡于此,隋开皇十三年置蒙山县并镇,仁寿四年罢镇,改置雅州,因州境雅安山为名。大业三年,以雅州为临邛郡,武德元年复为雅州。
州境:东西五百三十九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东北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里。东北至东都三千二百里。〔东南至嘉州三百二十里。东北至邛州一百七十里。〕西南至黎州二百四十里。西北至西山谷口和顺镇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金。赋:绵,?,葛。元和贡:麸金,落雁木。
管羁州十一。管县五:严道,百丈,名山,卢山,荣经。
严道县,中。郭下。本奏旧县,属蜀郡。汉迁英布长于严道邛邮,县有蛮夷曰道。北魏于此置始阳县,隋大业三年改始阳为严道县。
蒙山,在县南一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长坟岭,在县西南二十七里。道至险恶。
平羌水,经县东二里。
多切镇,在县西北三十二里。
越镇,在县西三十六里。
百丈县,中。西南至州八十六里。本秦严道县地,贞观八年于此置百丈县。
今按镇城东有百丈穴,故以为名。
陇西山,在县西北三十里。
大池水,经县东,去县十五步。
抚人戍,在县西南二十里。
名山区,中下。西南至州四十三里。本秦严道县地,北魏于此置蒙山县,属蒙山郡。隋开皇十三年改为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也,属邛州,仁寿四年改属雅州。
名山,在县西北一十里。
弱栋坂,在县东北八里。长二里,道至险阻。
名山水,在县东二百步,东南入平羌水。
卢山县,中。东南至州七十里。本秦严道县地,隋仁寿元年于此置卢山镇,三年于此置卢山县,因山为名,属邛州,后属雅州。皇朝因之。
卢山,在县西北九里。其山西省北连延入夷獠界,正北即邛州火井县界。浮图水,一名军卢水,经县西南五里。
罗带水,经县东五十步。
灵关镇,在县西北六十里,车灵山在下。山有峡口似门,阔三丈,长二百步。
关外即夷獠界。
荣经县,中下。东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秦、汉严道县地,武德三年于此置经县。
邛来山,在县西五十里。本名邛笮山,故笮入之界也。山岩峭峻,出竹高节实中,堪为杖,因名山也。
铜山,在县北三里。即文帝赐邓通铸钱之所,后以山假与卓王孙,取布千疋。
其山今出铜矿
九折坂,在县西八十里。王阳为益州刺史,经此叹息,谢病去官。后王尊为益州刺史,至此叱驭而过。
邛来水,东流经县北三里。
邛来镇,在县西南八十七里。
石门戍,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起源
历史沿革
发展现状
史料记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