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科(1859—?),原名天保,英文名字:Woo Ying Fo,广东
四会市会城镇人。
同治十二年(1873年)14岁时,
清朝选派第二批幼童赴美国留学,吴应科应考入选。留学期限原定15年。赴美后,吴应科先在麻州绿田城的罗木斯牧师家居住了5年,接着在安道威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升入瑞萨勒工学院。
光绪七年(1881年),清政府将留美幼童全部撤回。吴应科尚未毕业即提前归国。旋奉派入福建
马尾船政学堂(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学习海军,为该学堂第八届驾驶班学生。毕业后,派入
北洋政府差遣,积功赏五品军功,拔补
把总。
光绪十五年(1889年)初,
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李鸿章为新成军的北洋海军拣员补署要缺,请准以吴应科升署北洋海军提督都司,充督队船大副。署缺三年改为实授,并升游击。
二十年(1894年),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八月十八日,北洋海军与
日本联合舰队在
黄海展开大战,吴应科随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
铁甲舰参加了海战,表现极为出色。李鸿章酌保海军出力员弁10人,吴应科得免补游击,以参将尽先补用,并赏“扬勇巴图鲁”勇号。赏戴花。十一年(1895年)初,
北洋政府海军全军覆没,其武职实缺亦随其它幸存军官被清廷全部裁撤。
后历任海军蓝翎干总、北洋电讯局总办等职。二十五年(1899年),吴应科被重新起用,任头等翻译,奉派赴
英国参加英皇爱德华七世登基大典。二十七年(1901年),调入江南制造局,任上海江南船坞总办、署理。负责管理船坞,积功以副将候补,加总兵衔。三十一年(1905年)初,经
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周馥奏请,将船坞从制造局中划出,改称“江南船坞”,交由总理南北洋海军的
广东水师提督
叶祖珪督察,以吴应科任总办。
宣统三年(1911年)春,巡洋舰队统领
程璧光奉派率“海圻”舰前往英国祝贺英皇加冕,以吴应科署理巡洋舰队统领,赏海军协都统衔。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出任海军右司令两个多月即辞职。四年(1915年),又任北京政府交通部综核司司长。次年辞职,隐居
北京市。
民国时期曾任海军右司令(海军中将衔)、海军部参议、
南京总统府咨议、接收威海卫参赞等职。后其故居被称为“将军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