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脸鸬鹚
鸬鹚科鸬鹚属动物
红脸鸬鹚鸬鹚属 urile (Gmelin,1788))又称红面,俗名鸬鹚。全身黑色,具绿色光泽。头顶和后头各具冠羽。额和眼周红色。下体体侧具白色斑块(冬羽头无冠羽,下体体侧无白色斑块)。栖息于海岸、海滩、河口三角地带及其他水域。集群活动和繁殖。食物全为鱼类。巢通常由海草构成。
形态特征
夏羽主要为黑色,头顶和枕部备有一簇彼此分离的冠羽、颜色为黑色,具铜绿色金属光泽,腰股部有一簇长而窄的白色羽毛。颈基部和尾下有稀而窄的白色羽毛。飞羽11枚,黑色,第2枚飞羽最长,颈具紫色光彩,嘴具绿色光彩。
冬羽亦为黑色而富有金属光泽。头和颈具绿色光泽,尾圆形,尾羽12枚。尾上和腹部缀有铜绿色,背和肩具紫绿色。
虹膜褐色,嘴基、喉侧和眼周裸露皮肤鲜红色,脚短而粗,黑色。
幼鸟黑褐色,肩和翅覆羽微缀紫色,头和上背烟灰色。其余似成鸟。
大小量度:体重2000克,体长700~760毫米,嘴峰53~57毫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太平洋北部的阿拉斯加州阿留申群岛、亚洲西伯利亚、千岛群岛北海道的海域,在中国辽东半岛沿海和台湾也有分布。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伯利亚东部堪察加半岛
栖息环境
栖息于沿海海岸和邻近岛屿与海洋中。
生活习性
常成小群活动。除晚上和休息时上到岸上外,其他时候几乎在海上活动。善游泳和潜水,亦善飞翔。起飞时需煽动两翅和在海面助跑后才能飞离水面。通常在水面作低空飞行。
主要以鱼类为食。也吃少量甲壳亚门等其他小型海洋动物。觅食方式主要通过潜水在水下追捕鱼类。
红脸鸬鹚为居留型鸟类,部分种群作小距离迁徙。
繁殖
繁殖地从堪察加半岛沿海到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越冬繁殖地南部到日本和我国辽东半岛沿海,偶尔到台湾。繁殖期5~8月。营巢于海岸和邻近岛屿的悬岩峭壁上,特别是突出于海中的较为平坦和开阔的悬岩和岩石。常呈分散的小群营巢。巢通常由海草构成。亲鸟通常在巢域附近海面就近潜入水下摄取海草作为营巢材料。巢内放有细而柔软的海草和鸟类羽毛。巢的大小平均为直径40~50厘米,高15厘米。如果繁殖成功,巢下年还继续被利用,或许可利用若干年。每窝产卵3~4枚,卵为长卵圆形,颜色为淡蓝色或白色。大小为53~66×33~42毫米,平均为60×38毫米。各个繁殖群和不同地区繁殖开始的早晚很不一致。早的在5月末6月初即已开始产卵,迟的到7月才产卵。幼鸟在7月末即有离巢的,但有的持续到9月才离巢。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赤裸无羽,未睁眼,几天以后背中部即长出绒羽,一个半月左右即达到成鸟大小,但仍被绒羽,还不能离巢,直到飞羽长全后才离巢。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中国仅见于辽东半岛大连湾和台湾沿海,数量极为稀少。属偶见冬候鸟。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外部链接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繁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种群现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