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论坛”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网络文化启蒙、倡导和推动的最重要群体。十多年来,数字论坛成员以专栏、图书、主编杂志、论坛、活动、学术研究、海外联络等各种方式促进中国网络社会的进程。主要成员包括
王俊秀、
胡泳、
姜奇平、
方兴东、刘韧、
段永朝、吴伯凡、郭良等人,以及众多外围支持和参与的各领域专家学者。
“数字论坛”作为一个以数字媒介为基础的沙龙,最初是由《
信息产业报》主编王俊秀于1998年8月邀请多位关注信息产业的分析家和思想家在京郊举办的简朴聚会而形成的。这次聚会正式达成了IT媒体由“新闻时代”向“分析时代”过渡的共识。随后,王俊秀提议参会的每个人就自己对信息文明的看法撰写文章,并在《信息产业报》上发表了专题报道。此次聚会的参与者成为了未来“数字论坛”的核心成员。
1999年1月8日,《
数字化生存》译者
胡泳正式代表“数字论坛”向未来学家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递交了顾问聘书,标志着“数字论坛”正式诞生。这是一个纯粹的虚拟组织,采用了彻底扁平化的结构,没有明确的领导层。数字论坛的成员们通过共同的兴趣和理念聚集在一起,致力于推动中国的数字化进程。
“数字论坛”自成立以来,以其成员的思想性和责任感,在中国网络界和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如《数字化生存》《21世纪网络生存术》等已成为数字化领域的经典之作。数字论坛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所产生的数字化启蒙现象,这是一种历史现象。
山西人,毕业于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曾任《
信息产业报》主编,后任《
互联网周刊》执行主编。他的名言是:“建国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解放:1949年是革命的解放,1978年是改革的解放,今天则是知识的解放。”
清华大学高电压博士,独立评论家。他在IT评论领域迅速成名,以其文笔独步一时。方兴东的作品丰富多样,包括《还原——改变计算机生命的英雄》《硅谷时代——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等。
中国社科院
西方哲学研究学者,同时涉足电脑与人文领域。他曾编写过多款软件,并在《
南方周末》担任电脑专栏作家。
郭良的研究成果不仅限于哲学领域,还包括对IT技术的先知先觉。
《计算机报》记者、作家。他的著作如《知识英雄》《
中关村问题》等广为人知。
刘韧被誉为IT界的忠实记录者,他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中国IT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宗教学者,网络文化的启蒙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等。吴伯凡被认为是超越时代的思想者,他的作品提升了文化趣味至国际水平。
山西人,电脑“自由主义者”。他对
后现代社会关于权力与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段永朝的文章常带有思辨色彩和沉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