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陶瓷艺术家
王琦(1886年-1937年),是一位祖籍安徽、生于江西省新建的中国陶瓷美术大师。他是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家,被誉为“珠山八友”的领军人物。王琦原擅长捏面人,后来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人物画法为写意,人体绘画主要是瓷板肖像。他还学习了钱慧安的绘画艺术,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了碧珊先生。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送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财源滚滚而来。同年,王琦和王大凡前往上海市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到扬州八怪,尤其喜欢黄慎的画风。王琦的人物画法写意,具有独特的风格,被誉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个人简介
王琦(1886年一1937年),男,号“碧珍”,别号“陶述道人”,祖籍安徽,生于江西新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别号陶迷道人,斋名“匋匋斋”。生于1886年,卒于1933年。祖籍安徽,后迁居江西新建区。幼年曾读私塾,酷爱绘画。父亲是贩盐船户,曾随父在水上生活。有一次偶遇一位捏塑面人的艺人,于是从其学艺,从此以捏面人为生。
1901年来景德镇后,向邓碧珊学习陶瓷绘画艺术和人像绘画艺术,后又学习钱慧安的绘画艺术,所绘人物仕女多仿钱慧安,笔力道劲、姿态娴逸。因扎实的绘画功力和聪颖的绘画悟性,很快就超过碧珊先生。 1916年浮梁知事程安赠王琦“神乎技艺”一匾,从此声名鹊起,财源滚滚而来。1916年王琦、王大凡上海市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的画风。黄慎,号婴瓢子,专攻人物、兼画山水、花鸟,人物画以狂草笔法作画。王琦因捏过人像、雕塑、画过瓷像、又吸收了西洋画阴阳彩瓷技法,并确定了用西画明暗画人物头像,以写意笔法画衣纹的画风。其线条自由生动,运用粉彩画人物脸面、有立体感、富有新意。王琦用笔豪放、富于变化,所绘花鸟鱼虫各具特色。王琦思想开放,也学西洋画技法、善用光线,明暗对比,以九宫格画瓷像,在景德镇画瓷板像,极有声望,被称为“西法头子”。他还善于作诗、词、曲,书法亦佳,为景德镇瓷绘家中领袖人物。但在此之后,王琦的画风,始终没有摆脱黄慎画风的影响。因此,王琦的绘画风格虽给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也是他率先在陶瓷绘画上使用西洋画技法,但他狂放崎岖,典雅飘逸的画风,仍保留黄慎的画风,而尚未自成一格。
艺术风格
他为人正直,敢于反映现实,有些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如曾作《瞎闹一场》作品,画算命瞎子打架、寓意当时军阀混战。又作《禁鸦片烟》《唤醒抗战》等,深深地表达他忧国忧民,抗战救国的思想情感,在当时产生过较大的社会影响。王琦尤擅长人物画,以写意人物与草书长题别树一格。所绘人物、神情捕捉准确,刻画细致入微、惟妙惟俏,人物头部以西洋画法处理,多衬以明暗,显得生动逼真,人物衣饰飘举,具有吴道子遗风,多以狂草题铭,更使画面富有气势。如彩绘《静观落花图》瓷板画,所绘一翁一意坐在梅花树下,粉彩敷色,用彩吸取前人浅技法,老者举首回眸若数枝头点点梅蕊,似在吟诗觅句。童子支膝蹲一边,前有竹竿横桃书卷、又落花疏疏离离、画境清旷远寂,这是他人物画典型风格。
深远影响
王琦曾与陶瓷艺术名家,先创办过历史上第一个“瓷业美术研究社”,后又于1928年与王大凡等人组成艺术团体——“月圆会”,借此抒发胸志,以瓷会友。后结合“珠山八友”,王琦作为“八友”之首,其为研究促进景德镇陶瓷事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他的技艺精湛,画风新颖,故倍受人们尊敬和爱戴。
生平小传
王琦是从最底层、最艰苦的环境中,以顽强的奋斗精神、过人的才华和聪慧以及豁达、大度的人格力量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王琦自幼家贫,少年时代学捏面人走街串巷糊口谋生。17岁时来到景德镇后,给他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转机。
王琦在走街串巷捏面人的同时,看到这个以瓷业为主的景德镇,造就了许多绘瓷的能工巧匠、艺人、艺术家……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王琦有着巨大的震撼力。捏面人,作为一种民间艺术,与陶瓷艺术有着许多相通之处:捏面人所练就的造型能力,可用到陶瓷艺术上。在此同时,他认识了以画瓷像而出名的前清秀才邓碧珊。比王琦大10岁的邓碧珊,接纳他为弟子。王琦师从邓碧珊之后,不但向他学习彩绘瓷像,而且也向他学诗文、书法等,从此走上了从艺的道路,开始了一个出色艺术家的攀登历程。
王琦捏面人所练就的造型能力,使他在彩绘瓷像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王琦所留下的为数不多的瓷像画中,不但可以看到他对人物面部结构的深刻理解,对素描关系的生动把握,而且也可以看到他准确、生动、自然的造型能力和表现技巧,这方面已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邓碧珊。1916年,浮梁县知事陈安,为萄匋斋题了一块“神乎技矣”之匾,令王琦名声大噪。
然而,王琦的技艺之精进和出名,并未影响他和邓碧珊的关系。相反,他们自此以后,不但是师徒关系,也是极为亲密的朋友关系。作为在各方面对王琦都产生过巨大影响的邓碧珊,加入“月圆会”并成为“珠山八友”的一员后,要以自己的弟子为中心,是需要相当的雅量的。而王琦既要有突出的技艺,还要有突出的人品气度,才能处理和协调好这种关系。
其时王琦在景德镇中山路老弄口开了一家瓷像店。他一方面以画瓷像谋生,另一方面又努力钻研文人画和粉彩人物画,并受到当时海派名家钱慧安的影响。从其所画的《三国故事》粉彩瓷板画人物看,其时的彩绘技法还不够成熟,填色也有“生”味。1916年王琦与王大凡同往上海市看名家画作,遂使眼界大开。王琦对“扬州八怪”中的黄慎推崇备至。黄慎奔放的画风、流畅的笔法以及以草书入画的力度和放达,让王琦倾倒。为此他从黄慎的画中吸取笔墨之精髓,一改画风,从此真正走上了瓷上文人画的艺术之旅。
1921年一1924年间,王琦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开始形成。瓷板画《钟馗图》,不但人物造型生动,表情极富传说中的钟馗之个性特征,而且钟馗与小鬼的形象结构,画得也颇具体积感,故有“西法头子”之谓。王琦粉彩人物的表现手法,并非是瓷像画中的光影关系,而是对人物的体积和结构深刻认识后的生动运用。此时他已开始摆脱钱慧安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征:线条放达而又疏松,尤其中锋用笔比黄慎的衣纹线条更有力度和厚度.也更为概括。王琦深知自己的文化根基薄弱,这时的瓷绘作品多题穷款。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文化修养和书法水平得到提高,他才开始在自己的瓷绘作品中有长篇题诗和落款。他草书学黄慎和怀素的潇洒有力度,诗作的质朴和韵味,都为瓷绘作品增色不少。
由于王琦非同寻常的天赋和凝聚力,在20世纪20年代,他渐渐成了景德镇瓷艺界的核心人物,与汪晓棠、潘勾字并称为民国初年三大名家。1922年景德镇成立瓷业美术社,他和汪晓棠被推选为副社长。同时,由于王琦的收入也渐渐丰厚,他在景德镇东门头自建了300多平方米的住房和画室,其中数间专供画友作画、住宿。经济困难的画友向他借钱,都慷慨解囊,从不问及还钱之事。王琦常对他妻子熊仕堂说:“他们有钱,自然会还,无钱也不必去讨……”由此可见,王琦为人的仗义大方。正因为如此,其周围能团结一批技艺精湛的艺人、艺术家。
1928年,王琦接受了一套八条屏瓷板画的订货,便邀请了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等七位名家共同创作。并在王琦的倡导下,确立此后农历每月的十五日大家聚会一次,并轮流做东,在一起研讨诗文、绘画,切磋瓷画技艺……故名“月圆会”。“珠山八友”这个艺术团体,也因此而诞生。这个团体延续了多年,直到王琦去世,还有一段时间的延续,并对景德镇的瓷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琦之妻熊仕堂,1889年7月19日生,1960年故去。王琦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收一养女,取名王敏,1926年农历正月]7日生,2002年6月才病故。王敏曾受过较好的教育,读过浮梁师范学堂。据王敏回忆,王琦的义子刘雨岑还送过她上小学读书。王琦在l933年因摔跤导致中风,延至1937年才去世,由于缺乏历史记载,也未遗留他同时代人的口传,人们皆认为王琦于l933年仙逝了。其实英国收藏家皮特威恩还收藏过王琦1935年的画作,此后又从王琦的后代、外孙邢善富所提供的王琦遗像中获悉,其1937年去世。从保存了半个多世纪的王琦瓷板肖像看,他气宇轩昂,确有慷慨、大度之气质。
纵观王琦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由一个没有文化的捏面艺人,到诗、书、画俱佳的艺术家,进而成为人们内心尊崇的景德镇陶艺家中的领军人物,没有超人的才华和非凡的人格魅力,是难以成就的。
瓷板赏析
此件粉彩“渔翁图”瓷板作者为“珠山八友”的八大名家之首王琦,落款为狂草“西昌市匋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雪峰古寺之南窗。”仿王羲之怀素帖书体,并有两方其常用的印款“西昌王琦”、“匋斋”。1916年王琦赴上海市参观海上画派画展,接触扬州八怪,尤喜欢黄慎的画风。这件作品带有浓烈的黄氏人物画风格,是作者转学黄氏之后的作品。用笔潇洒奔放,姿态诙诡,形神兼备,别有趣味,是其典型的晚期人物画风格。
报道
王琦瓷板拍出210万天价
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的作品《粉彩“渔翁图”瓷板》出现在了显示屏上,现场一阵躁动。这件作品具有王琦典型的晚期人物画风格,也被主办方特意印制在拍卖资料的封面上,其受关注程度可见一斑。
果不其然,这幅瓷板作品开拍后价格迅速突破200万大关,最终被一位女士以210万元的天价竞得,这也成为当天拍卖会的最高成交价。
后人纪念
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王琦瓷画鉴定
王琦为“珠山八友”之首,生于1884年,卒于1937年,享年53岁。其初以捏面人为生,后向邓碧珊学画瓷板肖像。先以钱慧安仕女画为蓝本,后改学“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晚年的作品开始摆脱钱慧安和黄慎的影子,在继承中有了自己的特征,以写意人物画见长。
笔墨特征
王琦传世之作较多,主要是人物画。1928年以前,其人物画的风貌中可以看出学钱慧安的影子;后来学黄慎的笔墨技法,并逐渐脱离前人臼形成自己的风格。王氏尤其善神道人物和古典人物,赝品也以此类为多。从王氏人物画的笔墨特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王琦的人物画在乾隆粉彩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早年画瓷像的技艺,又吸收西洋画法,人物头部刻画细腻,以西画手法描绘人物脸部,明暗关系清晰,神情捕捉准确,光影富于变化,有西洋绘画晕染技法,立体感强,被后世称为“西法头子”。而模仿者往往是略加晕染,缺少细腻;稍有光影变化,但明暗层次不足;人物缺少神情,若表情生硬的瓷上肖像画。
二是王琦的人物画,勾线用笔老辣,顿挫有力,衣纹结生姿,刚中有柔,整而不乱,介乎于中国传统减笔描与枯柴描之间,衣衫的表现以中锋用笔,有黄慎恣纵的笔意,线条简略流畅,准确凝练,遒劲有力尽显精神,有以草书入画的放达和力度。尤其中锋用笔,线条放达而又疏松,比黄慎的线条更有力度,也更概括,并能在黄慎的基础上自成一格,做到运笔疏松却又结构紧凑,线条捭阖却又抑扬顿挫。而模仿品勾线生硬,运笔的顿挫之态做作,笔力柔弱,线条零乱,不能较好地体现人物结构。
从王琦人物画的设色来看也有几个特点:一是早年作品设色细腻,渲染层次丰富,有瓷像画的微妙变化;二是既注重色彩的冷暖搭配,又不求浓重艳丽,具微茫之感;三是以干笔描人物的衣袍,轻敷淡染,层次丰富,并常用点虱之法补充层次。而模仿品设色平板,少阴阳层次变化,特别是染色之后的点虱之法,不随阴阳层次而变,徒有形式,不得要领。
另外在鉴定王琦作品时,从其书法的笔墨特点入手,也是十分关键的。王琦以草书题画,个人风格甚强,而且没有他人代书款的现象,因此书法是鉴别王琦作品的重要依据之一。民国初年的老仿品,大都无意去模仿其书法,有的仿品尽管各方面摹造得都很像,但书法多是离题万里。现代仿品很注意书法的模仿,并有专门题写王琦书体之人,但深研细究也只有其形,不得其骨。
题识印款
王琦早期作品少长篇题款,有时仅画图章。中年后作品题款较长,且以草书题记,书法起顿有致,苍劲纵横,散而有序,运古融今,颇有王羲之怀素书风。题款一般都是题写一两句诗文后,再落干支姓名款。
常见落款为:“西昌市勾迷道人王琦写”、“西昌勾迷王琦写于珠山”、“西昌匋迷散人王琦写于珠山匋匋斋”、“西昌勾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等。王琦题款中时而自称“勾迷散人”,时而自称“勾迷道人”,两者非笔误。
常见印款为:“西昌王琦”、“勾迷”、“勾迷画印”、“匋匋斋”、“碧珍”、“王琦画印”等。
王琦与王璞
现传世作品中,偶尔出现绘画风格、笔墨特点、题识印款与王琦十分相像,却落王璞姓名款的作品,如《春夜宴桃李园》,以李白传世散文《春夜宴桃李园序》为内容,画面描绘一群贤士俊秀会于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琼筵醉月。人物造型生动,勾描遒劲有力,线条准确凝练,染色丰富,形神兼备。
画上题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作,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但落款是:“桃李夜宴。时属丙子秋,西昌市王璞写于珠山。”“西昌王璞”四字印章也与王琦印章形式一致。但与王琦戊辰年(1928年)所画《春夜宴桃李园》瓷板相比较,区别显而易见。
就作品笔墨风格来看,曾有王璞就是王琦一说,但经考证,王璞乃王琦的三弟,随王琦学瓷画,承其衣钵,并酷似王琦风格,画过一些与王琦一样内容和形式的瓷画。并与王大凡过从甚密,王璞遗存之画印,现存王大凡后裔处。
参考资料
博宝.special.artxun.com.2011-04-04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艺术风格
深远影响
生平小传
瓷板赏析
报道
后人纪念
王琦瓷画鉴定
笔墨特征
题识印款
王琦与王璞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