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伽利莱 telescope),是一种折射望远镜,由正
物镜和负
天文望远镜目镜组成,可以用来进行远距离观测。由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发明。
1609年,伽利略根据眼镜商汉斯·利普赫(Hans Lipperhey)发明的望远镜制作了自己的望远镜。截至1610年,伽利略共制作了5架天文望远镜。后伽利略借助望远镜发现了
木星的四颗卫星、土星光环、
太阳黑子等。1610年,
德国天文学家
约翰尼斯·开普勒(
德语:Johannes Kepler)根据伽利略式望远镜发明了
开普勒式望远镜。折射望远镜因其结构简单而得到较快的发展。例如美国叶凯士天文台(Yerkes Observatory)于1897年建成了一个口径达1.02米的折射望远镜,迄今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后来,人们开始致力于开发
反射望远镜。
伽利略望远镜利用了光路可逆性原理和凹透镜焦平面的性质,根据物像关系,视放大率在数值上等于
物镜焦距与
天文望远镜目镜焦距之比,只要组成望远镜的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就扩大了视角,起到了望远的作用。伽利略望远镜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桶长短,因此既轻便,光能损失也小。缺陷则在于视场限于很小,并且不具有一个可置以叉丝或标线的
实像,因此不可能瞄准和测量。伽利略望远镜可分为单筒和双目望远镜,现在主要用作剧院的双筒望远镜和提高低视力人的视力。
发展历史
1608年眼镜商汉斯·利普赫(Hans Lipperhey)发明了望远镜。次年,消息传到
伽利略·伽利莱那里后开始自己研发望远镜。伽利略用一根口径4.2厘米的铅管,将一块
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装入其中,做成自己的第一架望远镜。与
荷兰眼镜商的望远镜相比,伽利略的望远镜有了很大的改进,能把物体放大6倍而不模糊也不变形。1609年8月,伽利略又做了第二架望远镜。这一架的放大倍率达到9倍,而且图像不会产生变形。
伽利略开始通过望远镜开始观测
天体。伽利略还在对自己的望远镜进行改进,截至1609年底,伽利略共制作了4架天文望远镜,其中最大的一架通光口径为3.8厘米,
焦距为1.69米,放大倍数为30倍。
1610年初,他做好了第五架望远镜,
物镜口径4.4厘米,镜筒长1.2米。同年,
约翰尼斯·开普勒获得了一架伽利略式望远镜并进行改进发明了
开普勒式望远镜,虽然成像结果是倒像,但这一改进有效减少了球差。早年,折射望远镜因其结构简单而得到较快的发展。例如美国叶凯士天文台于1897年建成了一个口径达1.02米的折射望远镜,迄今仍是世界上口径最大的折射望远镜。
结构组成
伽利略望远镜由
天文望远镜目镜、
物镜和镜筒组成。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一会聚
透镜(正物镜),而目镜是一发散透镜(负目镜),位于原像前方,使得物镜和目镜的焦点在目镜后方重合。
目镜
目镜使用时通常靠近眼睛,作用是把物镜所成的
实像进行二次放大,成像于无穷远或明视距离处供眼睛观察,其放大倍率由
焦距决定,焦距越短倍率越高。是一种短焦距、孔径偏小、视场较大的光学系统。伽利略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对通过它的光线有散发作用,焦距小于零,为负值。
物镜
伽利略望远镜
中将无限远物体成像于其焦平面上。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
凸透镜。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对所通过它的光线有汇聚作用,其焦距大于零。
镜筒
安装伽利略望远镜光学系统、保持其正确位置的机械结构,其镜筒可以伸缩。
简易制作
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材料进行简易伽利略望远镜的制作:先按照
透镜的大小用硬纸板卷一个圆筒,在筒的一端装一个凸透镜作为物镜,在筒的另一端装一个凹透镜作为
天文望远镜目镜。安装时使两透镜之间的距离等于
物镜的
焦距与目镜的焦距之差,以保证物镜右边的焦点与目镜右边的焦点重合。为固定透镜的位置,可用硬纸条卷成圆
环形,固定于两端透镜的内外侧,形成环形槽,把透镜嵌在槽内,使它不易脱落。
工作原理
基本原理
伽利略望远镜是由两个透镜组成的,物镜是
凸透镜,焦距较大,目镜是凹透镜,焦距较小。在观察无限远处物体时,物镜和目镜右方焦点重合。由无限远处物体上点射来的平行光束,经物镜会聚后,原应成像在点,但尚未成像就遇到了凹透镜,经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束射出,即最后所成的
虚像点在无限远处。无限远处物体上的点位于主
光轴上,它发出的平行光束经凸透镜会聚后,本应成像在点,但尚未成像就遇到了凹透镜,经凹透镜折射后,成为平行光束,即成虚像在无限远处(如图2)。
在作出图1所示的光路时,利用了光路可逆性原理和凹透镜焦平面的性质:
单射的平行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其反向延长线必交焦平面上一点,这一点就是过光心的光线与焦平面的交点,由以上分析可见,伽利略望远镜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成
虚像在无限远处,眼睛靠近
天文望远镜目镜观察,可以看到这个虚像.
由图1可见,当不用望远镜,直接用眼睛观察时,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式中是虚物的高。用望远镜观察时,虚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等于对眼睛所张的视角,由视角放大率的定义可得
由上式可见,当被观察物体在无限远处,最后成像也在无限远处时,视角放大率只与两
透镜焦距有关,与成正比,与成反比。
普遍规律
图3是伽利略望远镜在一般情况下的光路图,被观察物体到
物镜的距离为,物镜应该成像在,由于遇到凹透镜,经凹透镜折射,最后成
虚像。眼睛靠近
天文望远镜目镜,可以观看这个虚像。
设第一次成像的像距为,则
第一次应该成的像对目镜而言是虚物。设到目镜的距离为则虚物距为。设最后所成的虚像到目镜的距离为,则虚像距为,由
透镜成像公式可得
即
将(2)式代入(3)式得
当眼睛靠近
天文望远镜目镜观察时,虚像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将(4)式代入上式得
当不用望远镜,直接用眼睛观看时,物体对眼睛所张的视角
视角放大率
由像的放大率公式可得
将(8)式代入(7)式得
上式即为一般情况下的视角放大率公式,视角放大率与有关。由上式可见,最后所成的
虚像到
天文望远镜目镜的距离越大,视角放大率越大。越小(越大),视角放大率越小。(应注意到是负值)
要使目镜最后成虚像,目镜的焦点必须在“虚物”,的左侧,如果在右侧,凹透镜就不能成虚像了。若两
透镜之间的距离为,则,当被观察物体的位置确定之后,的值是确定的,所以该式限定了镜筒的最大长度,在这个界限之内,镜筒的长度可以调节,当镜筒缩短时,增大,减小,视角放大率减小。
如下图4中画出了物方的入瞳和
物镜、像方的出瞳和渐晕光阑的像。根据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易于导出无渐晕、50%渐晕的视场角,后者的
正切为
式中,为物镜的直径,为出
瞳距。伽利略望远镜的倍率越高,视场越小,因此,这种望远镜的倍率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6~8倍。同时,视场还随眼睛远离
天文望远镜目镜而变小。
使用方法
目镜和
物镜固定在镜筒两端,镜筒可以随意增加并用螺丝固定,筒筒相套,可以伸缩,可以调节目镜和物镜之间的距离,便于观看远近不同处的物体。伽利略望远镜有两种使用方法:对于一般目标,可以用眼睛附在目镜处直接观看。当要观察
太阳和
金星等亮度较强的
天体时,“加青绿镜”,以保护眼睛。直视法看到的是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
虚像。对于亮度比较高的对象还可以在目镜下面放一张白纸作为像屏,调节望远镜,使高亮度对象的光透过望远镜后在纸上生成一明亮
光斑进行观察。这时观察到的是高亮度物体的
实像。
特点
优点
伽利略望远镜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桶长短,因此既轻便,光能损失也小,与类似的
开普勒式望远镜比较伽利略望远镜的长度短两倍
天文望远镜目镜焦距。突出优点是成正像,不必加倒像系统。
缺陷
伽利略望远镜的缺陷在于视场限于很小,并且不具有一个可置以叉丝或标线的实像,因此不可能瞄准和测量,不适于军用。同时其视放大率受
物镜口径的限制,也不可能很大。
应用及成果
伽利略·伽利莱望远镜的首次使用是伽利略本人直接用于天文观察。1610年1月,伽利略发现了绕着
木星转的四颗
暗星,也就是木星的卫星。伽利略还通过望远镜发现了月面的粗糙情况,能够看到山和谷,并于同年3月发表的《
星际使者》一书中阐述了自己的发现。8月,伽利略发现了
金星的盈亏现象。年底,伽利略观察到
太阳表面的黑子,并注意到黑子在太阳表面移动,表明太阳是一个旋转的球体。
但伽利略望远镜现在仅仅是用于地面观察。伽利略望远镜现在主要用作剧院的
双目望远镜和提高低视力人的视力。在
激光扩束等光学系统中,经常采用倒置的伽利略望远镜系统作为扩束系统,好处是系统中没有一个成
实像面的位置。
由双胶合
透镜组成的
物镜和仅由简单负透镜组成的负
天文望远镜目镜组成的望远镜。由于目镜的前焦点与物镜的后焦点重合,望远镜长度相比物镜的
焦距要小。按照同样的原因,物镜在目镜前焦面上所形成的远方物体的实像,实际上并不存在,而是被目镜抛到了无限远处。当物镜为正透镜且目镜为负透镜时,可以产生物体的正像。转动目镜环可使望远镜按照人眼调焦在不同的距离上。
双筒望远镜里是伽利略望远镜在现代的通常运用。放大率不很大的双筒望远镜就是由两个伽利略望远镜构成。伽利略双筒望远镜为低放大率,
物镜和
天文望远镜目镜共轴的直筒式望远镜,其基线比等于1。
其他折射望远镜
开普勒望远镜
1611年由
德国科学家
约翰尼斯·开普勒发明的望远镜。不同于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是正
透镜(
凸透镜)而目镜也采用正透镜(会聚透镜),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是物镜的
焦距与目镜焦距的比值。开普勒望远镜发明后,从17世纪中叶起,几乎所有的折射望远镜都采用开普勒式的光学系统。
消色差折射镜
1756年
英国光学家J.多隆德发明了消色差折射镜,由一块冕牌
玻璃凸透镜和一块
燧石玻璃的凹透镜组合成消色差
物镜,并在19世纪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后,折射望远镜的物镜一般由两片或更多片组成。其中用得最多的是两片型物镜。
相关争议
在2017年发表的《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ce combined: solving a historical problem in optics—the case of Galileo and his telescope》一文中,
以色列海法大学的研究员亚科夫·齐克和吉奥拉·洪认为,不同于传统观点,
伽利略·伽利莱制造望远镜时并没有按照当时
意大利北部工匠科学家的主流观点。按照传统观点,伽利略需要一个
凸透镜(
物镜)来“拉近”远处的物体,一个凹透镜(
天文望远镜目镜)来增强图像的清晰度。在二人的实验中,按照“传统方法”制成的伽利略望远镜其长度远超过真正的伽利略望远镜。二人认为,伽利略意识到目镜并不是用于清晰化物镜图像的,相反,它作为系统中的一个元素参与放大过程。光学放大与图像形成、图像
分辨率或视觉感知无关;它是线性大小和视角大小之间的几何关系。传统观点认为
伽利略·伽利莱保持了标准的目镜,并尝试以试错的方式使用不同的弱物镜
透镜,事实上伽利略是通过改变目镜并使用标准的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