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达宗(1488年-1565年7月16日)是
日本战国时代陆奥国的大名,伊达氏的第14代家督,享年78岁。他通过政略婚姻和过继子女的政治外交手段,与邻近的大名势力结成联姻亲戚,增强了自家
势力范围。他还上洛祝贺幕府将军就任将军一职,并接受幕府将军
足利义材的偏讳,将伊达高宗正式改名为伊达稙宗。然而,由于长子晴宗反对将三子实元过继给
上杉显房家,伊达家爆发了长达6年的内乱——
天文之乱。伊达稙宗的政治手段和领导能力在当时的战国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时代 战国时代
出生 1488年(长享2年)
死亡 1565年7月16日(永禄8年6月19日)
官位 从四位下 左京大夫
妻 正室1:上杉实(定实?)女。正室2:泰心院(
芦名盛高女)侧室:中条定资之女、亘理宗隆之女
子 晴宗、大崎义宣、
伊达实元、伊达玄蕃丸、伊达宗澄、桑折宗贞、葛西晴清、梁川宗清、村田宗殖、极乐院宗荣、亘理纲宗、
亘理元宗、大有康甫、伊达七郎
生涯
长享2年(1488年)出生、为第13代当主伊达尚宗嫡长子。一开始的名字为高宗。永正11年(1514年)、因为父亲死去而继承家督成为第14代当主。永正14年(1517年)、为了祝贺第11代将军
足利义材的上洛(前往
京都),进贡了大量的物品,而经由担任管领的细川高国那里获得了左京大夫的官职。同时他也提出“一字拜领”(战国时代常见的一种赏赐,从将军的名字中选取一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以表示忠诚)的希望,把名字改成了稙宗。大永2年(1522年)被任命为
陆奥国守护,天文元年(1532年)时把居城从梁川城移到了西山城。
至于其他的内政与外交方面,不断的重复与最上氏、葛西氏、岩城氏等抗争,扩大了其势威。但是在天文11年(1542年)时,因为三男・
伊达实元将送到越后守护・上杉定实当养子与相马显要求割让伊达家领地等事件,与长男・
伊达晴宗跟其家臣团产生了对立,而被晴宗幽禁在西山城。后来经由小梁川宗朝的帮忙被救出之后,开始彻底的跟晴宗对立,也引起了招致奥州全体混乱的
天文之乱。父子之争一开始是由稙宗获得优势,但在天文16年(1547年),因为同一阵线的
芦名盛氏背叛了晴宗,战况急转直下,在天文17年(1548年)9月,晴宗投降,结束了这场父子之争,不得不把家督的位置让给晴宗而隐居于丸森城。
永禄8年(1565年)6月19日于丸森城死去。享年78。遗骨葬于位作山的阳林寺。戒名为知松院殿直山圆公大居士。
主要作品
伊达稙宗于天文五年(1536)四月著《伊达氏御成败式目一百七十一个条》,简称《尘芥集》。《尘芥集》是一部仿效
北条泰时《御成败式目》而制定的家法条例和领内法规,被认为是战国时代最详尽的分国法律之一。其目的在于加强大名的权力和支配权,同时对下属的私斗、结党等行为进行规范。
《尘芥集》是在天文五年(1534年)的《栋役日记》和天文七年(1538年)的《段钱古帐》的基础上整理和扩展而来。《栋役日记》主要涉及领国内的征税制度,而《段钱古帐》则用于统计领国的土地。《尘芥集》共分为171条,细分为19项,其中主要包括对犯上、杀害、窃盗、私斗等行为的规定(第16至75条),以及对用水、买卖、财政、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第84至112条),还有关于国人、下人逃走的规定(第141至150条),以及对罪人、虚言、盗贼的规定(第151至161条)。
《尘芥集》对地头领主、武士和普通领民的法律裁判权、刑律和法律程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土地权方面,与《今川假名目录》不同,它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并区分了"年纪卖"和"永代卖"两种形式,对土地买卖和领主买地权制定了明确的规则。此外,其还对用水权进行了规定,以避免领内用水权的纠纷。
人物・逸话
是一位优于智谋的人物,使用巧妙的外交手段获得了伊达氏代代都想获得的陆奥守护一职。另外,稙宗拥有14个儿子与7个女儿,以婚姻或养子形式与附近的大名取得了亲戚关系,巧妙的扩大了势力。(但是、只是送养子而该大名家灭亡时,当然不可能吸收其领土,
伊达氏的领地领也没有扩大。)
天文5年(1536年),制定了多达169条的分国法‘尘芥集’,打稳了伊达氏发展的基础。
天文之乱不只是与晴宗的父子对立,也含有对于家臣团领主(伊达家当主)的不满,以及守护自身权益的要素。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
备注
^ 左京大夫、是本来的奥州探题大崎氏所世袭的官位。而伊达氏能够获得此官位,就代表于名于实都已经取代了大崎氏。稙宗也利用此点,使自己的家格上升。(小林宏‘伊达家尘芥集の研究’创文社 1970)
^ 小梁川宗朝在墓前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