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光饼
福清传统风味小吃
福清光饼,又称缸饼,是福建福清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四百年的历史。相传明嘉靖年间,戚继光率军进驻福清平定倭患,士兵自制北方烧饼当作干粮,福清人便在面团中加碱以助消化,拍上芝麻以润胃肠、去燥火,这种烤饼成了戚家军士兵喜爱的干粮,福清人为了纪念戚继光,便把这种烤饼称之为光饼。福清光饼以精面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适当的食盐和碱,加水揉成面团,捏成饼状,拍上芝麻;放入直径约有一米外裹黄泥的大缸内进行闷烤,再用明火把饼烤熟。光饼制作技艺被收录为福清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关典故
“光饼”考辨
光州市(今潢川县)也有一种炭火烧烤的“火烧馍”(“烙馍”)。它是将面团和好、切块、搓圆压扁,然后刷水贴在炭炉烧烤。有甜的、有咸的、有不甜也不咸的,外观、色泽、大小都与福州光饼一模一样,只是少了饼中心用以穿线的那个孔。
唐朝,中原南迁的福州人家谱记载其祖先来自光州(今河南潢川)。可以推断,自从唐代开始,福州市便有了“火烧馍”(“烙馍”),因来自光州(今潢川)而称“肉光饼”。
“光饼”是福州传统名点,古时,福州秀才进京赶考,也往往身带“光饼”作为旅途充饥之物,由于它便于携带、便于就食、便于保存,故成了物美价廉的“三便干粮”。
此外,福州人每逢祖先祭日与每年清明节扫墓时,在众多的供品中都少不了“光饼”,它成了人们怀亲念祖的一种鲜明的地域民俗文化。
从历史而言,制作简易的“光饼”在前,即所谓戚继光将军下令赶制的行军杀倭的干粮。从“光”字而解,既指饼形、色泽的特征,当然也包含传自光州市(今潢川县)及也含有纪念戚将军的“光”,饮食文化的内涵丰富深湛,很有历史风采。据《福州府志》记载:明嘉靖四十二年(1561年)戚继光率军入闽追歼倭寇,见连日大雨滂沱,军中不便升灶埋锅,遂下令烤制烧饼,穿孔挂于将士胸前,作为干粮。
传统习俗
“缸饼”以其独特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使许多人魂牵梦挂。
在福清,嫁女第二、三天,第一次请女婿、女儿回门叫“请头走”,还要买上100只“缸饼”做为“年婿(女婿)饼”呢。此风俗至今还在流传。
“缸饼舞”流传于渔溪一带。原为戏曲舞蹈,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是戏曲剧团在乡镇演出时招徕观众的开锣戏。“缸饼舞”属于一般的劳动技能性民间舞蹈,也表现“缸饼”制作的特殊流程。舞蹈表现老百姓点火、烤炉、贴饼、烘饼、铲饼5个制作过程,具有节奏感强、动作幅度大的特点,音乐及动作则具有民间戏剧特色,有“小射雁步”、“骑马步”、“八字跳”等。“缸饼舞”是由当地民间流传的儿童游戏舞蹈“拍饼舞”、“顶箩舞”演变而来。“拍饼舞”和“顶箩舞”的产生当同时随着福清饼业的兴起、繁荣和发展。
制作方法
福州市,人们通常把饼面没有芝麻的叫“肉光饼”,有芝麻的叫“椒盐麻饼”。但在距福州60公里的福清市,人们则把饼面有芝麻、中间无孔的叫“缸饼”。福州人做光饼,从前一向用木炭烘炉,现在为图省事,多半改用电烘箱烤了。而福清人做缸饼,至今还保留着自己的一套,不但新鲜,而且有趣,夸张点说,简直可称之为融音乐与舞蹈为一体的劳动艺术。他们烤缸饼用的是一口高近两米、直径约有一米的外裹黄泥的大缸。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内点起冲天大火把缸壁烧“白”,缸底只剩余烬,然后把做好的饼胚,由两人合作,伸手入缸,飞快准确地贴在缸壁之上,若是迟缓一点,就怕那光着的手臂要烤出泡来。由于烤肉光饼时面对着的是一只大火缸,所以不分冬夏,两人都打着赤膊。他们一个递胚,一个接胚往缸里贴,身子一伸一欠,一俯一仰,动作敏捷,配合默契,再加噼噼啪啪的贴饼声,仿佛音乐伴奏,节奏感十分强烈。不消十分钟,几百只缸饼便全部贴完,然后再用炭火慢慢把饼烤熟,真是叫人大开眼界。在这种大缸里烤出的缸饼,只只金黄,十分香脆。
特点
旅游价值
福州市市区卖光饼的小店,都是门市和作坊混在一起。福清的缸饼却是由作坊做好分发给小贩去卖。所以,在福清,沿街到处都可见卖缸饼的小摊。那小摊上的缸饼堆如小山,倒成了福清的街头一景。从前,缸饼都是百姓吃用,登不得大雅之堂。可能是风水轮流转吧,如今福清的大酒楼、大酒店,也把肉光饼切个蛤口,夹上糟肉粉蒸肉、雪里红、条浒苔,浇点醋蒜汁,当作酒席上的一道特色点心待客。谁也不曾想到,缸饼还有今日这等的风光。
文化内涵
目录
概述
有关典故
传统习俗
制作方法
特点
旅游价值
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