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县第一中学
位于四川乐山市的公立中学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简称犍为一中),成立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是四川省重点中学。学校位于巴蜀大地,地处人杰地灵的犍为县岷江水自乐山大佛流下,见证着古蜀文明的悠久历史。犍为县第一中学传承着古蜀文明,90多年来,一代代创业者路蓝缕,历经沧桑,追求文明进步,崇尚文道师德,继承敬业善教的优良传统。如今,学校拥有49个高中教学班和15个外国语实验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达4120人,教职工316人。在教师队伍中,特级教师3人,高级教师67人,中学一级教师86人,大学本科教师197人,研究生毕业、结业教师4人,西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50人。
学校概述
基本情况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始建于1923年,1982年首批被命名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2年被批准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2004年7月,原犍为一中初中部与犍为一中剥离,犍为一中与犍为师范两校整合,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犍为一中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曲棍球奥运会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四川省传统项目(田径)训练基地”“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四川省卫生单位”和“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连续两届获乐山市政府授予的“模范单位”称号。
犍为一中现有教职工228人,55个高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300余人,其中寄宿学生1800多人。
多年来,犍为一中始终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民主治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强化质量意识,充分发扬“负重自强、勇争一流”的犍为一中精神,教育教学成绩显著,连年夺得“乐山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
办学理念
顶层理念: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全面发展。
学校定位: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省内名校,争创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全国传统体育项目特色学校
校 训: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团队精神:负重自强 勇争一流
管理策略:层次管理 量化管理 全面管理
学校校歌
山苍水碧拥犍阳,
喜有群英共一堂。
涵我以学艺,
华我以文章,
健我身手好腾骧。
向前途进取共相将。
各竭力,
各尽长,
天下事,
仁不让。
努力任重致远,
谁?
吾党。
历史沿革
解放之前
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简称犍为一中)创办于1923年(民国十二年),90多年来,几经迁徙,数易其名,历经沧桑:
1923年9月23日,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立案,正式建校,时称犍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龙池(今进修学校)。1930年招女生,女生部驻龙池书院,男生合校分班行课。
1940年8月,因避空袭,迁校孝姑岱庙
1943年1月迁回县城,增设高中班,女生部始迁城南孔子庙。1945年10月,男女生部正式更名为犍为县中学,犍为县立女子中学。
建国之后
1950年9月,两校合一,并址文庙,从此男女合班教学。1953年1月,经四川省教育厅批复,定名为“四川省犍为第一中学”,省人事厅任命王文贵为校长。
1966年文革,学校更名为“东方红中学”;1972年更名为“犍为县高级中学”;1980年恢复现名。1982年被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办好的省重点中学。1996年,以优秀级通过省重点中学资格验收检查。
1997年秋,学校由城南文庙整体搬迁至城北滨江路畔;2004年8月与犍为师范学校整合,仍用原名。
2017年7月,犍为县民政局核准学校新址门牌号为:四川省犍为县玉津镇临港大道399号。
历任领导
万正常1923.02—1927.02
胡 灵1927.02—1928.02
田国帧1928.02—1929.02
张联庄1929.02—1930.02
宁绶1930.02—1931.02
赵晋韩1931.02—1933.02
黄大节1933.02—1935.07
钟 1935.08—1936.07
许怀宣1936.08—1939.07
余君五1939.08—1940.07
唐世荣1940.08—1942.07
黄大鲁1942.08—1944.07
鲁道一1944.08—1945.07
黄大节1945.08—1946.07
王敦模1946.08—1949.07
孙承治1949.08—1949.12
曾惠彬1950.1—1950.7
虞秉彝1950.08—1951.07
邓佐群1951.08—1952.07
帅培富(书记)1960.09—1962.08
王文贵1952.08—1983
刘守莲(书记)1962.09—1985.12
李文銮1982.03—1984.03
周宝瑛1984.03—1984.12
李培基1985.01—1990.07
陈光辉(书记)1986.01—1990.07
王天甫1990.08—1993.07
龙德明(书记)1990.07—1993.04
甘兆明1993.08—1998.07
王天甫(书记)1993.08—1997.07
袁光大1998.08—2008.08
宁永葆(书记)1998.8—2003.02
袁光大(书记)2003.02—2004.07
曾永安(书记)2004.08-2007.08
董仁祥(书记)2007.09-2009
王斌(代理)2008.09-2009.08
汪智强(书记)2009.09-
王斌2009.09—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教职工227人,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73人,中学一级教师95人,大学本科189人,研究生3人,西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50人,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46人。教师中专任教师190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8%,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省级骨干教师13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县级骨干教师18人。
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62.3亩,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建筑面积22500余平方米;各种教学实验设施、电教设备齐全。学校投资400多万元修建了11人制曲棍球场和塑胶运动场;组建了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和校园网,修建了多媒体教室,购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基本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学生微机室采用专线上网;配备有红外线和电视保安监控系统,保证了学生住宿的安全。
学校建有400米环形跑道塑胶运动场,设有100米标准直跑道,跳高、跳远等田赛设施齐备,有标准篮球场4个,足球场,曲棍球场,羽毛球场,塑钢乒乓球台30张,体育活动器材比较齐全,满足教学和训练需要。
一中搬迁
根据县委、县政府打造教育强县的目标,犍为一中将实施整体搬迁。新校园总投资2.4亿元。总面积约240亩,建筑面积73450平方米,规划班额90个,学生5000余人,坐落在南安沱畔。现已进入建设实施阶段。犍为一中迈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全校师生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发扬科学加汗水的精神,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连续15年荣获乐山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一等奖。2010年高考重本上线 191人,本科硬上线907人;本科硬上线率达到69.7%,包含艺体双上线,本科上线率达到71.2%。全市理科高分段600分以上的学生共23人,犍为一中6人;全市理科前10名,犍为一中有3人;全市理科前50名,犍为一中有16人。   2011年高考重本上线 186人,本科硬上线935人;本科硬上线率达到68.3%,陈才源同学以652分考上清华大学。   2012年高考重本上线 124人,本科硬上线805人,本科硬上线率为62.6%;2013年高考重本上线167人,本科硬上线760人,本科硬上线率为66%,王一宇同学历史学科92分,名列全省第24名,入围全省单科优生万分之一行列。   2014年高考一本上线149人,本科硬上线745人,本科硬上线率为60.1%。曾俊壹同学英语高考143分,进入全省前万分之一单优考生行列,享受在“相应批次前单独投档”(高一档录取)的政策。全乐山市仅5人次!学生张婷(607分)、牟双武(602分)高考分列乐山市文科第四名、第八名。学生蔡贵太、陈林被录取为中国空军飞行学员。
教育科研
犍为一中将“科研兴教”“教科强校”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以科研为龙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1997年—2000年,学校进行省级课题《重点高中活动课教学系列研究》,并于2001年4月圆满结题。同时学校还参与了《中小幼创新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实验研究》、《区域性农村中学素质教育整体实施研究》、《口风琴教学实验研究》等省级课题的研究工作。2002年7月,该校《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课题,被批准为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项目;2003年《高中纸装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被立为乐山市普教科研项目;2004年7月,《中学24字英语整体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被中央教科所批准为国家级子课题。
《中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获四川省第三届普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重点高中活动课教学系列研究》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区域性农村中学素质教育整体实施研究》获省三等奖。
合作交流
1.学校每期选派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方学习深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各项教研教改和信息交流活动。每期安排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外出学习交流。
2.2003年4月,学校出资30余万元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签订协议,有50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科研与教学论”的研究生课程进修。2014年8月,46名参加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教师将结业。
3.与四川大学数学学院合作,建立“四川大学数学学院犍为一中实验基地”。
4.与成都师范学院合作,举办犍为一中外国语实验学校。
办学特色
多年来,本着“走体教结合之路,构建学校体育文化,打造体育特色品牌,塑造积极体育精神”的体育工作理念,犍为一中充分利用已有条件,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培养体育精神,形成体育文化。学校现有田径队、篮球队、足球队、男女曲棍球队以及高中各年级体尖考生训练等运动训练队,有一支敬业奉献、业务能力强的教练队伍。
1.女子曲棍球
犍为一中在全省首创“体教结合”的办学模式,改变以前专业队“体教剥离”的办学体制,得到四川省体育局和四川省棒垒曲中心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四川省体育局在犍为一中召开现场会,省体育局局长朱玲亲临会场作指导,并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和资金扶持。
2005年3月,在市体育局和市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犍为一中成立了女子曲棍球队,聘请退役的原四川省女子曲棍球队队长、国家一级运动员陈霞为专职教练。建队以来,各方面成绩显著。2010年8月,学校女子曲棍球队代表乐山市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获得全省第三名,计两枚金牌,顺利完成了乐山市人民政府下达的目标;参加历届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四川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均取得优良成绩,如2012年参加四川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获女子甲组第三名,女子乙组第四名,参加全国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获女子甲组第二名,女子乙组第三名。学校女子曲棍球队已向国家队输送3名队员,向中国国家青年足球队输送3名队员,向四川省队输送10名队员,该校队员彭杨2012年入选190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并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学校因此荣获中国曲棍球协会“2012伦敦奥运会突出贡献奖”,学校被评为“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优秀基地”。   2014年8月4日,在四川省第十二届运动会上荣获亚军。
截至2014年,该校女子曲棍球队未进入各级专业队的队员毕业时,全部顺利考上了体育院校或体育专业。
2.田径代表队
作为“四川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示范学校”,该校以田径项目为重点,注重选材,集中训练,一直保持体育竞技的良好精神风貌。田径代表队参加乐山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连续9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从2004年起,连续9年组队参加四川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2009年4月,在成都举行的四川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该校田径代表队战胜省内强队,荣获2009年四川省中学田径运动会甲A组冠军,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2010年获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A组第六名,2011年获中超B组第五名,2012年获中超B组第八名。在2013年市六运会青少年组田径项目甲组比赛中,以该校田径队为主,组队参赛,获得441分、金牌14枚、银牌11枚的好成绩,为犍为县代表队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该校每年均向高等体育院校输送10余名优秀的田径项目体育人才。学校正在积极争创国家体育传统项目(田径)示范学校。
3.体育俱乐部
2014年4月,犍为一中成功组建国家级体育俱乐部——四川省犍为县超越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俱乐部已在民政部门完成注册并正式开展工作。
4.纸装艺术
犍为一中校本课题“纸装艺术”在川内外有较大影响,2002年四川广播电视台“阳光地带”栏目组对犍为一中“纸装艺术”进行了专访,并制作了长达40分钟的专题报道;2004年学校纸装艺术表演队应邀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颁奖晚会,演出受到领导和来宾的高度评价。
5.航模科技组
犍为一中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航模小组、科技创新小组定时开展活动,同学们积极踊跃参加。
6.电脑机器人
2003年7月,犍为一中学生参加四川省首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获得冠军,8月代表四川队在郑州参加全国第三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不辱使命,力挫群雄。李松获得机器人抢赛全国第一名,周光、谢文瀚获得机器人足球赛全国第二名,为四川代表队夺取团体总分第一名作出了巨大贡献。同年11月,李松、周光、谢文瀚三位同学代表国家队参加在韩国举行的亚太地区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获得第五名和第六名。2004年3月,学校代表队在全国第四届青少年电脑机器人大赛中荣获中学组第一名。2004年11月6日,犍为一中学生李智和但泓阳在新加坡举行的“WRO国际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上为中国队夺得金牌
学校荣誉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国家曲棍球奥运会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
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
四川省传统项目(田径)训练基地
四川省绿色学校
四川省园林单位
四川省家长示范学校
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四川省卫生单位
四川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四川省青少年智能机器人活动实验学校
乐山市模范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国防生源基地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文化传统
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浓郁和谐的校园文化渗透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设置了宣传橱窗40余个,专设栏目“师德师风”“名师介绍”“收费公示”“党建园地”“风纪评比”“艺术天地”“感恩文化”“健康体育”“卫生知识”“安全教育”“综合治理”“中华文化”等橱窗,尤其是文化长廊的建设,“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二十四孝经故事对学生的教育一目了然。学校在楼宇的醒目位置悬挂了标语,各班进行了教室布置,走廊悬挂了名人画像,对学生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在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质,突破发展瓶颈,深入促进特色教育的纵深发展,是学校多年来坚持的工作。
搭建一个舞台。每年举办一次为期一月的“学校中国艺术节”,以专题活动的形式,开展班级歌声合唱比赛、语言的艺术专场、校园歌手大赛、现场书法比赛、教工书画展、名家现场授艺、优秀作文展以及综合性的文艺汇演等,集中展示学校师生在文化艺术上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坚守一个阵地。坚持以人为本,弘扬校园文化。学校成立了“云淡风轻”校园文学社,在“犍为文学”上开设“犍为一中师生作品”专栏。学生有多篇文章在刊物上发表。
树立一个目标。学校以“和谐成长,各有特长”为目标,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抓实文化课教学,夯实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同时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大力开展音体美特长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学校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在各年级开设了音乐、美术必修课,同时建立了声乐器乐、舞蹈等艺术兴趣活动,加强了“雏鹰艺术团”建设,加强对本校教师和外聘教师的管理。根据学校情况和学生自身特点,组建艺体特长班,设立体育、美术、音乐、舞蹈等专业,在保证文化课质量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为部分确有艺术天赋与潜能的学生创造条件,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条件。
学校重视阳光体育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各年级开足体育课,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坚持搞好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年上期举行篮球运动会,下期举行冬季田径运动会。学生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多次在省市县运动会中取得优异成绩。
学校以新校区的建设为契机,全面规划学校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文化特色和育人档次。主要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方面来思考和着力:
精神文化方面。以学校精神和儒家文化为核心,统领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建设人文校园,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引领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实现以文化人。
制度文化方面。以制度文化建设为重点,着力健全和完善学校制度,体现制度的人文性和约束机制,形成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具体而言,一是通过认识导向、情感陶冶、人文关怀特别是行为规范,给师生提供优质的文化心理氛围和正确的行为模式。二是整合学校组织体系,促进学校运转协调有序。三是传递学校文化信息,塑造学校个性形象。
物质文化方面。积极争取县委、政府的政策支持,将文化建设的经费纳入新学校的规划和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学校的物质文化。将校园打造为一个有机体,使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总体与单体、古典与现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建设理念:文化性、艺术性、整体性、激励性
建设原则:精心、精巧、精细、精致
两大文化:牛耕文化、儒学文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校概述
基本情况
办学理念
学校校歌
历史沿革
解放之前
建国之后
历任领导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基础设施
一中搬迁
办学成果
高考成绩
教育科研
合作交流
办学特色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