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特灵大道战役,指的是在公元60年至公元61年左右,
罗马帝国当局镇压爱西尼人女王
布狄卡领导的
英国人起义时的一场决定性战役。在这场战争中,
罗马军团凭借着其精良的武器装备和训练程度,血腥镇压了不列颠人的起义运动,布狄卡女王也在这场战役之后死亡。此战奠定了罗马帝国时代罗马当局对不列颠的控制。
战役背景
公元60年,不列颠的爱西尼族女王布狄卡发起了反抗罗马帝国统治的起义。起义规模浩大,包括爱西尼、特里诺文特等部族在内,许多不列颠的土著部族都响应了布狄卡的起义。一时间,草泽英雄,竞相峰起。各地不列颠土人响应起义者不下数十万。起义军沿途到处袭击
罗马殖民者的居民点,在一年之内,罗马当局在
英国已经有三座大规模的城市遭到不列颠起义者的摧毁。约七八万人丧生(大部分其实是忠于罗马当局的不列颠人)。而在
布狄卡率领的不列颠起义者继续在各地进攻时,罗马当局开始紧急地调动部队,试图对起义实施镇压。
双方兵力
不过,值得罗马一方感到欣慰的是:因为
总督苏维托尼乌斯的计策,使得当罗马一方正急于如何应付起义军汹涌的攻势时,不列颠起义军正处于困境:在罗马方面于不列颠已连失数城的情况下,苏埃托尼乌斯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果断地将许多不列颠起义军攻击方向上的城镇摧毁。为保证
英国人得不到一丁点补给,罗马人的焦土抗战进行地非常彻底,不但城镇完全撤除,并且撤走或焚毁所有不列颠人能够用得上的包括粮食、武器等军需物资。此外还撤走了人员(虽然未曾来得及撤走或自愿留下的人都遭到不列颠起义者的杀害)。
罗马方面这样做的目的不只是为尽可能削弱不列颠起义者的锐气和战斗力,某种意义上也是为将不列颠起义者逼迫至与本方的正面战场中。事实上,为了镇压不列颠人起义,罗马当局已经调动了四个驻扎于不列颠的军团。然而,当
布狄卡的起义军在围攻维鲁拉米翁时,
英国总督苏埃托尼乌斯手中可用的兵力只有约一个半军团:第十四军和第二十军一部,加上一些辅助部队,数量大约是一万人左右,远少于预期。除去参战的两个军团,当时尚有驻扎在埃克塞特一带的第二军和正在行军中的第九军尚未赶到。
然而军情紧急,当前起义军的进展已经容不得罗马方面有任何的耽搁。故
苏维托尼乌斯必须以仅有的一万余人兵力前往迎战声势浩大的不列颠起义军。当他率领着现有的部队从惠特灵大道上前进欲迎战不列颠人时,正好在某个未知地带遇到了
布狄卡的不列颠军。战斗正式爆发。
关于
英国人的数量,许多罗马史学家都极力宣扬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列颠人的数量优势。
塔西佗称此战中不列颠人的数量大约是十万左右。而另一位罗马史官
卡西乌斯·狄奥则声称是23万。许多史学家认为,以当时不列颠人的人口基数算,这些数字哪怕加上了随行的非战斗人员(妇孺等家属成员)也还是让人觉得有些夸大了。现代历史学界从典籍等方面测算认为,此战中出战的
大不列颠王国义军的战士数量可能在五万人左右。这似乎更贴近于历史真相。事实上,这个数字可能还偏多:因为各种原因(其中一大重要原因极可能是因为罗马方面的焦土战术而导致
英国起义军食物短缺,因为他们不注重于后勤,完全寄希望到掠夺),参与起义的不列颠各部,尤其是爱西尼人出现了大规模的减员。使得
布狄卡不得不下令削减各群落的战士数量。对于罗马一方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决战时刻不列颠方面能够拿得出来的兵力更少。
而战斗地点为何处则至今未知,经过漫长的调查取证,多数史学家认为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可能发生在不列颠的伦丁纽姆和维洛科纽姆之间。两地间的重要交通线就是人称惠特灵大道的公路。此外,有很多人史学家指出,用“惠特灵大道”这个地名来指代这场战斗是错误的。因为所谓的“惠特灵大道”其实是后来盎格鲁萨克逊时代对这条道路的称呼。不过“惠特灵大道战役”这个名字在史学界已经约定俗成,故我们也先不去管它。
部署阶段
虽然目前战斗地点仍然不明,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现存的一些历史记录中找到一些关于战场环境和作战部署的描写。
因为罗马一方的兵力呈明显劣势,是故
苏维托尼乌斯必须谨慎得选择作战地点。他最终将战场预选为一条狭窄的山谷。这条山谷的背后是森林,而前方是一片广阔的原野。罗马一方这样选择战场显然有深意:山谷两侧陡峭的崖壁使得
英国人无法从两边包抄,而山谷背后的森林也可以很好地杜绝本方部队遭到夹击,而正面的平原地形使得对方任何的伏兵计略都成为不可能。
罗马军团部署在了正前方扼守住谷口,并排列成密集
队列。后方布置了持轻武器的辅助部队,作为决胜要素的骑兵则被安排在了两翼。
不列颠人别无选择,除了正面迎战罗马军团他们不可能再有他法。是故他们唯有前进,击溃罗马军团。这样一来罗马方面预设的战场便将发挥出巨大作用。
根据古典时代史学界的习惯,一般在描写战争时,通常都会加入双方指挥官的战前演讲(哪怕是毫无根据的杜撰)。比如
塔西佗就忠实地记录下了布狄卡女王在决战前对他的部落成员们那段堪称经典的战前演讲,她号召所有的战士们像她一样为推翻罗马在
大不列颠王国的统治而战:“……罗马的傲慢带给我们的只有危险。他们亵渎神圣,夺去少女宝贵的童贞。不是赢得这场战役,就是灭亡,这就是我,一个女人,将要做的。……”
而罗马一方统帅
苏维托尼乌斯在进行演讲时,则向士兵反复强调
英国人是群看似人多实则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不要理会那些蛮族发出的喧闹,在他们的阵列中女人多于男人。这群野蛮人不是军人——他们甚至没有被恰当的装备。我们过去已经击败过他们,当他们看到我们武器感觉到我们的斗志时,他们将崩溃一泻千里。团结一致。投出你们的标枪,然后冲锋;用盾把他们撞倒,再用剑了结他们的性命。忘了战利品,只要抱有必胜之心就会得到更多。”
此外,不列颠人在战斗前,将他们的马车队放在阵列后方围成半圆形,以让他们的家属也都能看到这场预料中的压倒性胜利。其实上,在布狄卡之前,辛布里王波伊奥瑞克斯与
盖乌斯·马略的
韦尔切利之战以及苏维汇王阿里奥维图斯与
盖乌斯·恺撒的会战中也都这样做过,然后,他们都不幸地失败了。
战斗过程
开战之初,
英国方面便陷入了不利境地:罗马方面选择的山谷地形不仅狭窄,而且从正面的平原上前进到谷口的这段路程还是一个斜坡。这就意味着不列颠人的数量优势在狭窄的谷口地形上完全施展不开,原来常现奇效的人海战术反而将他们严重拖累。此外,
罗马军团居高临下,可以很好地在对方接近自己之前就给敌重创。反之,不列颠不仅要承受被罗马军团从高处进行火力压制的负面影响,仰攻也会使得本方人员的体力消耗加剧。
而对于不列颠人的集团冲锋,罗马方面则采取了老套的战术:标枪投掷,扰乱敌人阵形。一般来讲,罗马军团一般会配发给士兵两支标枪。就说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罗马军团使用的便是作为帝国时代标配的两支重型标枪pila。这种标枪及其相应战术对于
英国起义军而言威胁非常大:第一轮齐射大约射倒数千人,关键其威胁不在造成的伤亡,而是由于标枪的重量和特殊设计(往往
罗马军团的标枪都经过特殊处理,射中目标后枪尖即折断没于目标中),使得不列颠军本能地使用盾牌抵挡下第一轮标枪齐射之后,就面面临这样的境地:盾牌上被插上了标枪则严重影响行动速度,且也难以继续使用,而如果丢弃盾牌则会处于缺乏防护的境地。无论如何,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军团的第二轮标枪齐射便显出了更大的威力。
两轮标枪齐射的战术对于
英国军而言是致命的,这使得他们在接敌前士气便遭到了重挫。当双方开始正式交战之后,不列颠军的致命弱点便暴露出来:似乎正如罗马指挥官
苏维托尼乌斯所说,不列颠战士确实缺乏战斗力,他们只是简单地凭借其勇气和本能进行作战,而没有经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士气十分不稳定。此外,相对于罗马人,不列颠人也缺乏成型的组织编制。这一切都导致不列颠人的本来已经不稳的士气下降地更为迅速,体力也很快消耗尽。
终于,在
罗马军团一系列的战术和策略的打击下,
英国军开始陷入混乱。在这种时候,苏埃托尼乌斯果断地下令步兵挺进,以楔形阵从不列颠军的其中一点进行突破。战斗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在肉搏战中,罗马军团的纪律、训练度以及优良的武器装备使得罗马一方渐渐掌握了战局,不列颠人的队列被逐步撕开。而就在罗马军团步兵在正面取得优势之时,罗马的骑兵也从两翼加入了战局。经过激烈交战之后,不列颠人最终彻底崩溃。他们开始丢弃武器装备,向后方逃命。然而,当不列颠人侥幸逃到后方时,便被他们预先布置下的车杖阻挡住。
开战之前的无意设计,此刻彻底封死了
英国军的活命之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战场瞬间化作人间地狱。罗马军团步兵开始肆无忌惮地进入不列颠人的队列中砍杀放弃抵抗的不列颠人。而罗马骑兵也从两翼加入了这场屠杀盛宴。由于之前在起义阶段,不列颠起义者曾残酷对待过
罗马殖民者以及忠于罗马的不列颠人,是故罗马方各军队(所谓
罗马军团其实大部分也一样是不列颠人)对于战败的不列颠人也更不留情。刹那间,肢首横飞,血流成河。不列颠人则完全丧失了勇气,再没有人想起抵抗,任由罗马军团如屠猪狗一般地砍杀。罗马人的杀戮对象不只是战士,还包括妇女,小孩,甚至是牲畜。只有极少数人侥幸从这场集体屠杀中存活下来。
布狄卡弃军走,逃往了诺福克。
这场会战以罗马的完胜告终。唯一尚待争议的就是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杀伤记录。
塔西佗记录这一战罗马军团“斩首八万”,而罗马方面的损失他的记载中则出乎意料地小:伤亡合计四百人。这条记录被认为很有水份:首先不说罗马方面宣传战绩的可能性,此外,塔西佗的岳父格涅乌斯·尤利乌斯·阿古利可拉(后来曾任
英国总督)在不列颠起义时曾在军中供职,当时很可能就在战场上。这一方面使得塔西佗关于战况记载的可信度应该无所置疑,不过这同时也让人怀疑如此数据可能包含他对这一战
罗马军团战绩的吹捧(毕竟他的丈人极可能参加了这一役)。但总之我们能够知道的是,这
第一次世界大战罗马方面与不列颠的战斗伤亡比例应该还是非常大的(仅仅从战斗描述上来看)。
战争后续
之前说到,布狄卡在会战的最后关头弃军逃亡到了诺福克,并死在这里。据
塔西佗记载,她是服毒自尽的,因为她不能落到罗马人的手中(否则下场自行考虑)。而
卡西乌斯·狄奥则称
布狄卡是善终:她在这里得病而死并得到厚葬。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会战开始时正急进军赶往战场的第二军指挥官博恩尼乌斯·波斯图穆斯在率军赶到战场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因没能让部下获得争夺功勋的机会,被迫拔剑自刎。
据罗马史官
苏维托尼乌斯(
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和指挥惠特灵大道战役的苏埃托尼乌斯·保利努斯不是同一个人)记载,起义规模之巨大曾让当时的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考虑过全面撤出
英国。然而起义被镇压之后,罗马在不列颠的统治一直持续了下去,直到公元410年为止。此外,由于
总督苏埃托尼乌斯的行为可能引发不列颠土人的再度起义,他更换了新总督。
镇压
布狄卡领导的爱西尼人起义并没有使罗马方面彻底稳固不列颠的局势。事实上,这次起义的失败只让
罗马确立了其在不列颠南部的统治地位,而北部仍然陷入动荡。就在起义被镇压的七八年后,一个布里甘特人维鲁提乌斯在公元69年左右再度发起了反抗罗马人的起义。其实这次起义最初只是一次普通的部落纷争,但很快便发展为了反抗罗马统治的起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