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1961年出生于
西安市,祖籍
山东省青岛市。1985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自1985年起一直任职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等职务。现任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浙江省文化名家暨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0年9月以文科领军人才加盟浙江大学,2020年11月,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2021年8月起担任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
刘斌教授自1985年起一直任职于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等职务。曾参加过河北蔚县三关遗址、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孙家寨遗址、
宜昌市中堡岛遗址(
三峡大坝)、以及浙江省余杭反山、瑶山等著名的考古发掘工作;并主持发掘浙江省海宁荷叶地、海宁佘墩庙、余杭汇观山、嘉兴南河浜等许多重要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地。还主持发掘过浙江省泰顺碗窑村的
南宋和元代的龙泉窑系的瓷窑址。2007年发现
良渚遗址。2020年9月,刘斌加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
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刘斌30余年如一日奔走在考古一线,为
浙江省的文物考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现任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考古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史前考古。曾主持和参加过众多重要遗址的考古发掘,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先后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要著作有《法器与王权》《
良渚古城综合研究报告》等,在中国史前考古和玉器研究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作为
良渚遗址的发现者,可以说,在良渚遗址数十年的考古中,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有刘斌的身影。从精美的玉器,到巍峨的宫殿,再到结构完备的古城,加之领先于世界水平的大型水利系统,刘斌及其团队锲而不舍,不断探索。这段跨越时空的良渚记忆,不仅为
中原地区,也为全人类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立足于考古发掘与研究之外,刘斌还积极投身于公众考古宣传中,希望向全社会普及考古知识与遗产保护理念。在
中国中央电视台《开讲了》《考古公开课》等栏目中,做了有关良渚考古的节目。刘斌深知,文化素养是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即使是在良渚申遗工作最忙碌的阶段,他仍执笔了国内首本良渚文化主题童书绘本《
五千年良渚王国》,展示了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良渚王国。他希望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快乐中体会良渚王国的波澜壮阔与温情脉脉,从而让孩子们了解
中原地区的文化历史、热爱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刘斌是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020年5月,入选
浙江省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推荐建议名单和备选名单。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刘斌入选“全国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