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哲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者
张钰哲(1902年2月16日~1986年7月21日),福建闽侯人,小行星3789现代天文学家,“中华”小行星的发现者, 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和领导者。
民国十五年(1926年),张钰哲于芝加哥大学天文学系毕业;民国十七年(1928年)发现第小行星1125,命名为“中华”,这是第一颗由中国人发现的小行星;民国十八年(1929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天文学博士学位。1941年,张钰哲组织拍摄了中国境内第一张日全食照片;他第一次提出通过研究哈雷彗星的回归,来解决“武王伐纣”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的历史悬案。1950年,张钰哲被任命为紫金山天文台台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名誉理事长。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051号小行星定名为“张”(Chang)。1980年,张钰哲亲赴青海高原为中国第一架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站选址。1986年7月21日,张钰哲逝世,享年84岁。
张钰哲与其助手先后发现1000多颗新的小行星和以“紫金山”命名的三颗新彗星,其中40多颗小行星分别以小行星3789古代天文学家的姓名和中国省(市、自治区)名命名。张钰哲故居位于福州朱紫坊芙蓉弄,已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中原地区天文学领域的最高奖被命名为张钰哲奖
个人简介
张钰哲是一名天文学家。21岁考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系,两年后转入芝加哥大学,24岁在该校天文系毕业后到叶凯士天文台工作,27岁获博士学位。在中国率先应用天体力学基础理论研究人造卫星轨道问题。毕生发表论文、报告近60篇,并出版多部天文学科普著作。为纪念他,1978年8月,国际小行星中心把哈佛天文台1976年发现的编号为2051的小行星命名为Chang(张)。1980年,张钰哲参加春节日全食是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日食的观测与科普活动。同年,张钰哲在昆仑山口,为中原地区后来建立在格尔木市的第一座毫米波射电望远镜观测台选址。
职业经历
1929年回国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后升任该所所长。在20世纪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46年至1948年再度去美国从事交食双星光谱研究。1950年至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
主要作品
早在30年代初,即担任中国天文学会《宇宙》杂志主编,出版了19卷;1954年《天文学报》创刊,他首任主编,1962年-1982年再任主编。1979年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编委会主任。他在国内外发表过六十多篇论文和八部译著,并主编《天问》等书。
重要成就
1928年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的60厘米反射望远镜发现第小行星1125,并将它命名为中华。1950年以后,在他的领导下,紫金山天文台行星室长期从事小行星的发现和研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小行星,并开展了用光电测光方法测定小行星光变周期的工作。张钰哲于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5年,他率领有关人员参加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设计和方案论证工作,为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作出了贡献。张钰哲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3年,张钰哲出版天文学文集《张钰哲论文选》。
人物评价
张钰哲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天文教育,天文科研上都有很多贡献,同时他还是一位热心科普的天文学家,他是我国天文科普事业的引路人。
后世纪念
199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第二组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一枚为张钰哲头像,以纪念这位对祖国天文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张钰哲故居位于福州市法海路芙蓉弄,1992年11月,鼓楼区政府在故居门口立碑,注明其是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8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月球上一撞击坑被命名为张钰哲  。
参考资料
张钰哲.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1-10
追梦中华・学侨史 忆侨杰095.福建省侨联网.2024-04-23
张钰哲.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2024-04-22
张钰哲论文选.国家图书馆.2024-04-23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职业经历
主要作品
重要成就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