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剑,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生,湖南宁乡人。主要从事晚清新政、辛亥革命史和
南京大屠杀等相关研究。
个人经历
1995年——1999年,就读于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基地班专业,获历史学
学士;
1999年——2002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
历史学硕士学位;
2002年——2005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5年——2007年,
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7年——至今,任教于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主讲课程
《禅意人生》,本科生全校公共选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中国近代史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程。
主要贡献
彭剑副教授主要从事晚清新政、
辛亥革命和
南京大屠杀等相关研究,求学期间先后师从
章开沅、
严昌洪、刘伟、
李喜所等中国近代史学术大家。发表相关专著、论文数十篇,并主持相关课题研究。
学术专著
1、《清季宪政大辩论——\u003c中兴日报\u003e与\u003c南洋总汇新报\u003e论战研究》,独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清季宪政编查馆研究》,独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
学术论文
1、《检证《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第二作者,《
抗日战争研究》,2001年第1期;
2、《被忽视的受害者——南京大屠杀中美国传教士的另一面相》,独著,《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8期;
3、《角色紧张与南京大屠杀期间外籍人士揭露日军暴行的延误——兼驳松村俊夫的“豹变”论》,独著,《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4、《仇日乎,反日乎——试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美国传教士对日军之态度》,独著,《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5、《“二度失望”后的抉择——刘师复信仰无政府主义起始时间考释及其他》,第一作者,《
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纪念光复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第二作者,《
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7、《首届辛亥革命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综述》,第一作者,《
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8、《清季外官制改革中幕职分科治事补证》,独著,《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9、《清季预备立宪九年清单并未宣布开国会年限》,独著,《
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3期;
10、《与孙中山论战的“平实”系唐考》,独著,《
近代史学刊》,《近代史学刊》第5辑,2009年;
11、《书写者的暴力——清季革命、君宪两派论战背景下妓女形象的扭曲》,独著,《近代史学刊》第6辑,2009年;
12、《宪政编查馆与清季宪政改革》,独著,《近代中国》第19辑,2009年;
13、《抗衡民权与清季行省会议厅的建立》,独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4、《辛亥革命的破与立》,独著,《
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3期;
15、《“皇族内阁”与皇室内争》,独著,《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6、《从政体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的性质》,独著,《
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
17、《也谈“两种清末宪法草案稿本”中的“甲残本”》,独著,《历史档案》,2011年第3期;
18、《拥抱革命也不容易——唐璆一生对革命之迎拒》,独著,《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9、《“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第二作者,《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0、《为了世界的和平——从基督教仁爱观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国际救援”动机》,第一作者,《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
21、《清季唐璆与革命派论战述评》,独著,《
近代史学刊》第10辑,2013年;
22、《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督抚群体对“两层办法”态度新考》,独著,《近代史学刊》第11辑,2014年。
相关报道
副教授写4000字微博为学生求援,《武汉日报》,2014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