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鳞白鱼(学名:Anabarilius macrolepis),中国的特有珍稀鱼类,曾栖息于云南异龙湖等水域。该鱼种体型侧扁,头后背部隆起,以
浮游动物及小虾为食,是中上层小型鱼类中的代表。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及人类活动的过度干扰,特别是1981年
异龙湖干涸20余天,大鳞白鱼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鱼类绝灭。
大鳞白鱼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属于
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白鱼属的鱼类。其体长可达14.8厘米,体型侧扁,头后背部明显隆起,身体最高处在躯干前部。头背面宽平,口端位,口裂向上,上颌缺刻小,下颌稍突出,后端达鼻孔正下方。侧线在
胸鳍基部上方向下弯折至腹部向后延伸,至臀鳍基部末端又向上弯折入尾柄中线。腹稜自腹鳍基部至肛门。背鳍不分枝鳍条基部较硬,仅末端柔软分节,起点位于吻端至最后鳞片的中点,或更近于
尾鳍基。腹鳍起点略前于背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紧靠臀鳍基部。鳔2室,后室末端钝圆,其长为前室的2倍。腹膜灰黑色。
甲醛水溶液固定后,体背的鳞片边缘呈灰黑色,体下侧及腹部为灰白色。除尾鳍略带黑色外,其他各鳍也呈灰白色。
大鳞白鱼为中上层小型鱼类,喜栖息于湖泊的开敞水面,以
浮游动物及小虾为主食。其产卵期在3月至9月之间,以5月至6月为盛期。卵具有粘性,会粘着于水草上。喜栖息于湖泊的开敞水面,以浮游动物及小虾为主食。是产地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大鳞白鱼曾是
云南省地区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其最终灭绝。其中,自然灾害如旱灾是导致其灭绝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无节制的取水灌溉等也对异龙湖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进一步加剧了大鳞白鱼的生存危机。最终,在1981年异龙湖干涸20余天后,大鳞白鱼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社区管理与资源管护:加强社区参与,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大鳞白鱼保护的意识,同时实施资源管护措施,限制捕捞活动,保护其
栖息地。
科学家和环保组织对大鳞白鱼的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
种群数量及分布范围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制定保护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