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朝绅(1855-1917),字搢敷,号筱璇,又号绶伯,出生于
浙江省温州府乐清市,后迁居
永嘉县(今
鹿城区丁字桥巷)。他在清光绪元年(1875)中
举人,九年后成为
进士,并在光绪十二年(1886)通过殿试获得进士身份。余朝绅曾任
庶吉士、
编修等职,并在多个机构担任纂修工作。
余朝绅自幼聪明好学,博闻强记。他的父亲余汸是一位举人,余朝绅在其父亲的影响下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不幸的是,余朝绅的父亲在他6岁时去世,随后母亲带着他搬到了永嘉。在那里,他跟随姑夫芷石先生学习,表现出卓越的记忆力和学术才能。15岁时,他就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并在1870年补学官弟子员。1875年,余朝绅在乡试中取得成功,成为
举人,并有机会参加会试。
余朝绅在1886年通过殿试成为
进士,并被选入翰林院
庶吉士馆,成为庶吉士。三年后,他经过考试表现优异,被授予翰林院
编修职位。此后,他还担任过
国史馆纂修、编书处协修、会典馆纂修等职务,并一度担任各直省乡试
磨勘官、会试磨勘官以及殿试弥封官等职。
余朝绅在光绪二十八年(1902)被任命为
浙江省温州中学首任总理,负责修缮校舍,聘请名师,并推动学校顺利开学。他还积极参与地方教育改革,包括筹建商会和创办温州甲种商业学校。
余朝绅以其直言不讳的性格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而闻名。他曾与其他翰林院名士一起谴责
北洋政府备战不力,并反对割地求和。他还曾因不满司法不公而在公堂上掀翻桌子,以示抗议。此外,余朝绅还撰写了一些作品,如《地方利弊论》和《感事诗》等,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看法。
余朝绅于1917年10月去世,享年63岁。他的墓地位于
慈湖。余朝绅曾自称是
王十朋(梅溪)的转世,这一说法也被人们用挽联的形式加以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