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漂,多年生漂浮型水生
草本植物。须根生于植株基部,细长而悬于水中。叶无柄,聚生于缩短的、不明显的茎上,生成莲座状,叶片倒卵形,长2~15cm,上部宽处3~5cm,先端常截平而有波折,有时浑圆,基部渐变狭,两面都有较长的柔毛。
形态特征
系多年生漂浮型水生草本植物。具须状根,无直立茎,茎具匍匐横交,须根生于植株基部,细长而悬于水中。叶无柄,聚生于极度缩短、不明显的茎上,生成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楔形,长2~15cm,上部宽处3~5cm,两面均被短绒毛,先端常截平而有波折,有时浑圆,基部渐变狭,两面都有较长的柔毛,全缘,基部辐射出6~12条脉,背面的脉有6~8条凸起绒纵褶,在腹面的脉稍隆起。内穗花序贴生于佛焰苞片,佛焰苞小,淡绿色,长8~10mm,中部收缢,形似剖开的葫芦,密被长柔毛;柄长约5mm,密被长柔毛。花小,单生,无花被,花序上部有
雄花2~8朵,每朵花由2个合生的
雄蕊组成;雄花序下有一盘状物,位于佛焰苞中部收缢处;
雌花单生于苞的基部,由1圆锥形的
雌蕊组成,子房1室,胚珠多数。果实
浆果状。花果期夏秋。
分布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高温高湿,不耐寒,怕干旱,稍耐阴,多生于河流、湖泊、池塘、水渠等水质肥沃的静水或缓流的水面中。可在叶腋中生出多个匍匐枝,顶芽生出叶和根,随之成为新株,还可用种子繁殖。生长适温15~22℃,温度超过35℃或低于10℃时植株停止生长,冬季能耐5℃的低温。
栽培技术有性繁殖即种子繁殖。种子的采收比较难,因此,常不采用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即分株繁殖。由种株叶腋芽抽生出
匍匐茎,每株约分生匍匐茎2~10条,并在先端生长出新的株芽,进行分栽。温度在28℃左右时繁殖很快,约在2~3d内增加1倍的数量,依次类推在1月之内可繁殖近10万株。露地静水养殖,在水温达18℃左右时,将种株投放到阳光充足的池塘或沟中,让其漂浮生长。若在露地流动水面放养,要用竹竿等材料进行围栏,使其植株在围栏内生长繁殖。在生长期内,应清除静水中的水绵、
藻类等杂物,同时还要尽量提高水温。生长旺盛时,植株分蘖生长迅速,分株量增大,易造成植株的拥挤,应及时转移或清除弱苗,病苗,促进优株的生长发育。在植株进入开花结实期,应施追肥2~3次,促进优株的生长发育。当植株生长停止进入休眠期时,应将生长健壮的植株收回贮藏,进行越冬,留作翌年的种株。这时的水温保持5~10℃,气温不能低于0℃。在生长期内,要进行病虫害的防治,病害可用45%的
代森锌800倍或1:1:200倍液的波尔液喷洒于叶面。虫害用40%的
乐果或灭扫利1000倍液喷杀均可起到防治效果。
引入和扩散原因《
本草纲目》(1593)记载,明末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作为猪饲料推广栽培。该种繁殖速度快,易被水流冲离栽培场所,带到下游湖泊、水库和静水河湾。大量生长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产养殖,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危害水生生态系统。
控制方法至今为止没有合适的除草剂对此实施防除,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打捞,或是用暂时排水的方法使之脱离水源,无法生长,从而达到防除的目的。
用途
园林应用
大漂叶色翠绿、叶形奇特,圈养时不能满塘,必须露出较大水面,才能突出大漂美的一面。植株的根系发达,能吸收有害物质及过剩营养物质、净化水体,是园林水景中水面绿化、净化的良好
观叶植物。
饲料
植株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家畜、家禽的好饲料。
危害情况
危害
虽说
凤眼莲本身有很强的净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芦覆盖河面,容易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
滇池、
太湖、
黄浦江及武汉东湖等著名水体,均出现过水葫芦泛滥成灾的情况,耗费巨资也无法根治。水葫芦给滇池造成损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种危害的经典案例之一。20世纪80年代,
昆明市建成了大观河—滇池—
西山区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线,游客可以从市内乘船游览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观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芦疯长成灾,覆盖了整个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这条旅游路线被迫取消,在大观河两岸兴建的配套旅游设施只好废弃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观河也改建成
地下河。这些只是直接的经济损失,由
凤眼莲造成的生态损失却很难估量。
福建省媒体报道了2007年中国的第一次水葫芦暴发,自
闽江上游来袭的水葫芦覆盖水口大坝整个库区,面积近2400亩。随后,水葫芦这个名字不断出现在各地报纸上,成为今年上半年以来曝光率最高的植物。
4月中旬,水葫芦现身
三峡库区周围,其中宜昌
黄柏河的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道;5月中旬,四川
南充市滑滩河水葫芦堵塞河道3公里;6月初,重庆
花溪河水葫芦封锁4公里;同期,位于嘉陵江上的华能四川青居水电站遭到大量水葫芦入侵;7月初,
浙江省钱塘江上游暴发
凤眼莲,
富春江水库亦未能幸免;同期,
金山区、
松江区两地水葫芦大规模暴发,仅金山区每天打捞至少550吨;8月中旬,安徽省
安庆市莲湖水葫芦侵占近千亩水面;9月初,湖南
捞刀河水葫芦暴发,厚达3米,打捞者可在其上行走,而之前
浏阳河水葫芦已经封锁河面绵延数公里……
2007年9月6日,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直管的海塘物业管理公司在钱塘江面发现了水葫芦,为及时清理水面,该公司已派出6只
打捞船,80多名保洁员日夜不停打捞。截至9日,已打捞350吨。据悉,
凤眼莲生长速度很快,能在短期内把整个水面遮掩住,消耗大量溶解氧,逼得水生物无法生存,特别是在秋季,它的根叶会迅速腐烂,不仅堵塞水上交通,还会污染水源。
入侵状况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在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
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水葫芦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现已在亚、非、欧、
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40(
葡萄牙)至南纬(
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在分布,并形成患害。19世纪期间引入东南亚,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
华中地区、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
云南省(
昆明市)、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四川省、
湖南省、湖北、
河南省等省的入侵严重,并已扩散到
温带地区,如
锦州市、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虽然有多种野生、家养动物以其茎叶为食,但取食量较小,与其庞大的生长量相比毫无影响),在我国南方江河湖泊中发展迅速,成为我国淡水水体中主要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但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和它的
自然选择进化,其危害区有向北拓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有这种水葫芦184万吨,其中,为了防止水葫芦的危害加强,政府投资数亿元捕捉水葫芦,捕捉出了60多万吨。
入侵最严重的地区,最早被报道的有
滇池,其它还有
太湖流域等。 2009年6月
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了
大薸对福建闽江流域水口电站和
沙溪口水电站的巨大压力,在库区已经形成数万亩的水浮莲聚集带,壮观之极,犹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捞需要2个月以上,对发电
航运和生态环保构成极大压力。水浮莲的疯长和水电发展饱和、大坝过多、水体流动缓慢、水体富营养化、COD含量严重超标有关。
治理措施总述
可以引进
儒艮,用儒艮来治理繁殖力强的
凤眼莲,相比除草剂有污染,费用高,且不稳定(有可能增强凤眼莲的抗药性),用儒艮治理无污染,又很便宜,控制效果好。
有一个例子,二十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
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战胜了所有的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
刚果河上游1500km的河道上蔓延,阻碍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后来请来
海牛目(
儒艮),一条每天能吃掉40多万平方米的
凤眼莲,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之后,凤眼莲在中国一发不可收拾。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生存。
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现在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凤眼莲(据统计,珠江水系凤眼莲每十年数目增长十倍!)。
化学防除
科学工作者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已经在
化学防除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比较四种除草剂(克芜踪、
草甘膦,
苄嘧磺隆和
恶草灵)对
凤眼莲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克芜踪效果最显著,其次为草甘磷,磺隆和恶草灵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并不能起到致死作用。另外,克芜踪对专食水葫芦的天敌——
水葫芦象甲成虫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草甘磷对其成虫、卵和幼虫均无直接影响。41% BIOPORCE水剂防除水葫芦药效迅速,效果较好,持效期也较长,未见对水生动物有不良影响。
生物防除
生物防除水葫芦从60年代初期,在水葫芦原产地南美
乌拉圭进行天敌调查开始(Silveira-Guido,1971)。1967年英联邦生防所在南美北部和西
印度地区开始调查研究,1968年美国农业部在
阿根廷实验室也开始了水葫芦的生防研究工作。1978年
澳大利亚在巴西及其邻近国家进行该项研究。在乌拉圭、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根廷、美国
佛罗里达州以及南美其它国家和印度共发现70多种取食
凤眼莲的
节肢动物门,在巴西还发现3种取食水葫芦的节肢动物,以及3种
螨形总目 Amblyseius glorius,A.pederosus (EL- Banhawy,1979)和Flechtmanniaei chhorniae。另外,也有取食、危害水葫芦的两种无脊椎动物和
海牛目、草鱼及真菌的报道。在天敌的选择过程中,昆虫及螨类由于体型小、易于培养和研究而被特别重视。目前,
生物防治中用得最多的生物是
水葫芦象甲。在自然界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将各自的
种群限制在一定的捣割地,维持一定的数量,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在“大养特养”的口号下,
凤眼莲曾一度被作为一种高产的水生饲料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推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水葫芦开始在我国南方许多河道泛滥成灾。在脱离原产地天敌控制的状况下,水萌芦疯狂繁殖,破坏了当地物种之间的平衡关系,造成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但是水葫芦的引进给我们的教训让我们不得不谨慎的对待
外来物种的引进。因此,迄今为止,象甲还仍然在我国科学家的实验室里。
水葫芦象甲安全性实验和对水葫芦控制实验表明对水葫芦有很强的专一性,对水葫芦的生长也有明显的控制效果。
象甲农达综合治理
在综合治理的策略上,可在河道的一侧留存
凤眼莲,以使象甲
种群保存,而另一侧喷施除草剂可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直接在有象甲的水葫芦上喷施除草剂农达既可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又可保留一定种群数量的象甲,但农达用量要适宜。选择既可有效抑制水葫芦植株生长和种群繁殖,又在短期内难以杀灭植株的药量,是维系象甲种群存在的关键。利用这种方法只要使用正常用量的l/10农达制剂,就可获得十分显著的控制效果。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过量应用农达而带来的环境及成本问题。
利用河蟹控制
当4月~5月份水温达到15 ℃时,
凤眼莲将开始繁殖。这时利用河蟹对水葫芦新根、新茎的喜食性,在水葫芦较多的池塘投放一定量的
扣蟹或
大眼幼体,能有效控制水葫芦的生长,又可提高蟹的产量和成活率。
人工打捞
人工打捞是一种原始的方法,但很奏效。关键是打捞时间的确定,在水葫芦开始繁殖前,或在施用农药见效后打捞,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人工打捞与
化学防除结合起来,当用除草剂使水葫芦枯萎时,再对其进行打捞,效果十分明显。
综合利用
目前采用的一些防除
凤眼莲的方法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化学防除虽然效果比较确实,但大范围的使用费用也比较昂贵,而且最重要是在产生一系列的环境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在环境和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的当今,实行这一方案更应谨慎。生物防除已经在一些地区(尤其在国外)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那只是国外的情况。正如
紫茎泽兰在中美州的
墨西哥能跟其他物种和谐的生存,不会疯狂的生长,但是它一到了别的生态环境(如zh 国的
云南省)中便表现出强烈的生态入侵,很快成为当地的优势
种群给当地的其他物种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作用。前车之鉴,正如
凤眼莲被引进到我国一样,我们必须谨慎的对待
水葫芦象甲。因此,这一方案在我国实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要做大量的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只有保证其安全性,最好在投放水葫芦象甲的同时我们也同时掌握了一种能控制其生长的方法。无可否认,水葫芦在净化水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可划分一定的区段,把水葫芦赶入这区段(水葫芦在河道的两旁)既发挥了净化水质的功用,对维持河道生态、消除或减少水的污染都有积极的意义,又可为河道增添一条亮丽的风景线。当然,如果是这样,必须配备专门维护河道的工作人员,专职的维护河道
凤眼莲的生长态势,经常对超出界限生长的水葫芦给予打捞。虽然由于水葫芦的干物质较少而近年来被淘汰继续用作畜禽饲料,但是在那些水葫芦已成为灾难的地区,把水葫芦用做饲料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此外,由于水葫芦发酵后可产生沼气,还可利用水葫芦来产沼气以缓解我国目前能源的短缺。
理应正名
1,水葫芦被不明事理的人们误认为重要的外来入侵污染物,实际上水葫芦是人类的良朋益友,以科学的方法趋利避害,可以达到清除污染,发展牧业,有机肥料业,有机果蔬业,绿色天然气业,等等行业,解决当今世界高企的油粮价格难题,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2,因为水系里增加了生活污水和农田排出的大量化肥,水质营养丰富,适合
凤眼莲生长,所以水葫芦的面积不断发展扩大。这本来是大好事,可以清除水系里的营养物质。可是由于人们没有全面了解这个问题,而是简单地采取打捞清除的办法。这样把能够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水葫芦排除了,但是生活污水和化肥仍然源源不断地进入水系,经过一段时间,营养物大量积累的结果,必然是水葫芦更大规模的复活!
3,为了合理利用水葫芦的优点,应该趋利避害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各地水体中营养物质经常补充的情况,确定各该地区利用水葫芦事业的规模,按每天打捞十分之一到八分之一的速度,把水葫芦加工用于发展牧业,可以节约大量饲料粮,解决与人争粮和与粮争地的问题;
4,
凤眼莲和人畜禽的粪便进入沼气发生装置,加压用水除去沼气中的
二氧化碳,就成了绿色天然气。按各省各国各大洲的产气量计算,将是一个巨大的绿色天然气产业,则人类无忧,
生物圈无虑,
地球可持续发展!
水葫芦,近年来被视作是一种“毒草”,被视为一种污染环境的有害生物,困扰着我国绝大多数的南方城市。人们为如何消除它的危害而伤透了脑筋。
水葫芦,学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等。它是一种水生
漂浮植物,高约0·3米,在深绿色的叶下,有一个直立的椭圆形中空的葫芦状茎,因而得名。每年夏秋之间,江河里的
凤眼莲大肆泛滥,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重性,有弊必有其利,水葫芦也不例外。
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水葫芦是一种可供食用的植物。
武汉市专家提出“吃论”:水葫芦的味道像
小白菜,是一味正宗的“绿色蔬菜”。爆炒水葫芦、汤煮水葫芦,味道都很不错,除了它的根部并无害处。用它制成的饮料,曾在武汉上市10万余瓶,一销而空。水葫芦还可以加工提炼一种食品添加剂,可以治感冒。水葫芦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包括人类生存所需又不能自身制造的8种氨基酸。
凤眼莲真是个好东西。因此,应为水葫芦正名。
这个消息是可信的。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处,我曾亲眼看见农民把水葫芦从河里捞起来,切碎了用来喂猪,猪很爱吃。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猪也不吃这种青饲料了。不料时过境迁,丰富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向江河排放,水富营养化了,导致水葫芦疯长,成了“绿魔”,也是始料所不及的。
现在,科学家的上述发现,为水葫芦的“解困”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水葫芦可以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再生资源。对它作综合利用,可以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有识见的厂家不妨一试。这是一件两全其美的好事。美食家们也不妨试吃一下。
上海市市民日后的餐桌上如能出现这道
家常菜,饭店里也推出这款新的佳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