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西莉布朗(Cecily Brown)
英国当代画家,196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the Slade School of Art in London获得
学士。在上世纪90年代绘画艺术强劲复苏的语境下,来自英国的塞西莉布朗,以其充满活力的艺术特色,成为世界画坛的关键人物之一。她初到美国,就与著名的戴奇项目(Deitch Projects)当代艺术展览馆合作,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举办了两次个人画展,好评如潮,并取得了商业上的成功。年轻的艺术家能享此盛誉,在当时艺术界被传为佳话。
Cecily Brown的绘画描绘的是性、运动、能量和侵略等强劲概念。她的工作表现自己一种情热、紧张、渗透。在她的描绘性爱的画面里,性交的高潮通过绘画的快慢技巧,用多个颜色、多个视角、似乎有点凌乱的色块来表现整体感觉。
她的大尺度绘画作品即唤起对
抽象表现主义那种规模性,又使作品显示出多孔状的空间(the cavernous space),而且引向一种膨胀的感觉(a sense of expansiveness)。这些都不是为了把视觉信息量塞满绘画的构成,而是唤起一种心理的恐慌(elicited a kind of claustrophobia)。
塞西莉布朗从小在自由的艺术氛围中成长,母亲是曾经获得过布克
提名奖的小说家谢纳·麦基(Shena Mackay),父亲是
英国的一名重要艺术评论家大卫·西尔韦斯特(David Sylvester),家庭环境养成了她敢于创新的艺术性格。她的画面融合了具象和抽象的绘画语言,拓展了传统的
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形式和精神,从中也可以看出艺术史上她所尊重和欣赏的画家给她带来的影响。她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加入了21世纪的“一个果敢的女性视角”。
注重色彩是塞西莉布朗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画面整体上总是洋溢着缤纷的色彩,让人感受到如同交响乐般的色彩律动,以及相当有力的动势笔触。由于作品人物的形象有意和背景的抽象性景物融为一体,画作的
戏剧性情节被隐藏在凌乱的色彩之中,似乎在考验着观赏者思维的拼合能力。作品《狂欢节与四旬斋》就展现了一个热闹节日里众生芸芸、琳琅满目的场景,丰富的色彩更强调了喜悦的气氛。
塞西莉布朗那充满
张力和躁动的画面,具有浑厚坚实的体感,能引起人们情感体验的宽度和深度,尤其是与触觉、享受、激情等相关。性和肉是塞西莉布朗热衷表现的主题,她把颜料等同于肉体,并创造出一种坦然的情感画面,这种画面在狂放的笔法和刷痕的剧烈混合中,掩藏着浓重的肉欲,蕴含着女性的恣意。这样使得人物与背景相互融合在同一平面上,不分彼此。
她在作品中小心的维持着抽象的形式技巧和具象内容之间的平衡,以求得凌乱中的秩序感。在强有力的动势笔触中,逐渐地将具象的结构以破碎的抽象形式展现出来,就像她自己认为的:画没有固定的主题思想,而是反映生生不息的变动。
2009年上半年,塞西莉布朗在
德国的戴西陀当代艺术馆(Deichtorhallen Hamburg)举办了一个1998~2008十年回顾作品展,引起艺术界的轰动和收藏界的热捧。她许多作品被
纽约州布法罗的奥尔布赖特一诺克斯美术馆和
艾奥瓦州的德摩尼艺术中心永久收藏,同时也得到著名私人收藏家的青睐。作品曾在2004年
纽约惠特尼双年展,2005年伦敦萨奇画廊的“绘画的凯旋”以及在纽约P/S/1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更伟大的纽约”等展览中展出。作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女性艺术家,塞西莉布朗的作品为女性主义艺术赢得了自由和独立,在国际艺术领域里获得了属于她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