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尚·丹第(法文:Paul Marie Théodore Vincent d'Indy),1851年3月27日生于
巴黎一个贵族家庭,1931年12月2日卒于同地,是
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他是巴黎圣歌学院的联合创始人,也曾在巴黎音乐学院任教。丹第的创作富于细腻的感情和诗意,他一生共创作了4首交响曲,最受欢迎的杰作是1886年为
钢琴与乐队而作的《法国山歌交响曲》。他的学生中包括阿尔贝里克·马纳尔、阿尔贝·鲁塞尔、亚瑟·奥内格尔、达里乌斯·米尔豪德和
埃里克·萨蒂,以及
科尔·波特等20世纪重要作曲家。1931年丹第在巴黎病逝。
人物经历
樊尚·丹第,出生于一个皇室和
天主教支持者的贵族家庭,自幼接受祖母的钢琴课,后由安托万·弗朗索瓦·马尔蒙特尔和路易·迪梅尔教授钢琴。14岁时,丹第开始跟随阿尔贝·拉维尼亚克学习和声。16岁时,他的一个叔叔向他介绍了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管弦乐法,激发了他成为作曲家的愿望。19岁时,在
普法战争期间加入
美国国民警卫队,战争结束后立即回到音乐生活中。1871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弗朗克的
管风琴课,直到1875年,他加入了香泰莱剧院的打击乐组,以获得实际经验。他还担任
科隆音乐会的合唱指挥。他的作品在朱尔·帕德卢普的管弦乐排练中受到了
乔治·比才和让·马斯奈特的赞赏。1873年夏天,他访问了
德国,遇见了
弗朗茨·李斯特和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1874年1月25日,他的序曲《皮科洛米尼》在帕德卢普音乐会上演出,位于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作品之间。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娶了他的表亲伊莎贝尔·德·庞培隆。1875年,他的交响曲《雅诺什·胡尼亚迪》被演出。同年,他在比才的
歌剧《卡门》首演中扮演了一个小角色——提示者。1876年,他出席了
理查德·瓦格纳在拜罗伊特的《指环》首演。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成为了一个狂热的
奥托·瓦格纳迷。1878年,丹第的
交响诗《魔法森林》被演出。1882年,他听到了瓦格纳的《帕西法尔》。1883年,他的合唱作品《钟声之歌》问世。1884年,他的交响诗《萨吉弗勒里》首演。他的
钢琴组曲《山之诗》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创作的。1887年,他的小号、两支长笛和弦乐四重奏的D大调组曲问世。同年,他参与了拉穆勒
歌剧院对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的制作,担任合唱指挥。他的音乐剧《费尔瓦尔》占据了他的时间,从1889年到1895年。
人物地位
丹第在法国音乐史上的地位,并不限于创作。他追求的是“哥特式的精神”,在
法国趣味的
浪漫主义与后浪漫主义时代,这是一种过时的美学,也正因为此,他又成为一个生活在夹缝中的作曲家。他比弗雷(Gabriel Urbian Faure,1845~1924)小6岁,比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大11岁,从弗雷到德彪西、拉威尔,是法国这一时期音乐的主潮,他就生存于弗雷与德彪西的夹缝中。他其实比德彪西还多活了十几年,但德彪西代表了崭新的20世纪,他则被冷落到了边缘,如今连法国乐队都很少演奏他的作品。
个人生活
丹第工作勤奋,生活平静,只是作为客席指挥才偶尔到过
西班牙、
俄罗斯和
美国。据传记作者罗伯特·奥利奇称,丹第的第一任妻子于1905年去世,使作曲家生活中的稳定影响消失,他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对圣歌学院的政治攻击的影响,并对当代
法国和
德国音乐中危险的颓废趋势感到忧虑”。他的美学观念变得“越来越反动和教条主义”,他的政治观点变得
右派和反犹太。在
德雷福斯事件期间,他加入了法国父国联盟。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丹第担任了对盟国国家的文化使命,并完成了他的第三部音乐剧《圣克里斯托弗传奇》,在奥利奇看来,这是“对传统
天主教地区主义的庆祝,与现代自由民主和
资本主义价值观相对立”。战后,他增加了作为指挥家的活动,进行了
欧洲和
美国的音乐会巡演。1920年,他娶了年轻得多的卡罗琳·贾森;奥利奇写道,这“带来了真正的创造性复兴,体现在他最后十年的宁静地中海风格的作品中”。1931年12月2日,他病逝于
巴黎,享年80岁,被埋葬在蒙帕纳斯公墓。
主要作品
丹第是一个傲慢的作曲家,他一生共创作了4首交响曲,但真正流传较广的、1886年为
钢琴与乐队而作的《法国山歌交响曲》(或称《塞文山交响曲》),却未被列入交响曲的编号。由于丹第每年的夏季都在祖传领地——塞文山区度过,当地的牧羊
民俗音乐令他如醉如痴,于是就采用这个主题创作了这首交响曲。1887年在巴黎拉穆勒音乐会首演博得好评以来成为丹第的代表作,并被广泛演出。
本曲巧妙地使用了
法国民族遗产——数百年遗留下来的民谣主题,按照弗朗克的套曲形式,力求全曲主题的统一,使整部作品呈现浓郁的后期
浪漫主义色彩。这首交响曲与他老师弗朗克的《D小调交响曲》差不多同时创作,就依靠一首感人、深情如号角般的山间牧歌主题发展,25分钟左右的演奏时间,精致而凝练。它的三个乐章,前两个用以沉思,后一个用以表达欢欣。
钢琴与乐队的关系,就像在表达山与水的关系——琴声就像山溪嬉戏,水的缠绕与歌唱衬托出山之神奥与雄峻。第一乐章,雾纱弥漫起伏,像被号角逐渐唤醒;第二乐章苏醒的山像尚在慵懒中,应和着呼唤,逐渐舒展开神秘的躯体;第三乐章,才开始生机勃勃翩翩起舞,轻快展示出风情万种。它喜气洋洋、兴高采烈,最后发展成狂欢与辉煌,又绝不喧闹,高贵都体现在对乐器性格的适度把控上。
丹第年轻时喜欢
艾克托尔·柏辽兹,崇拜瓦格纳,15岁时就自学了柏辽兹的《配器法》,他所作的第一首成熟作品,是在弗朗克指导下,根据
席勒的剧作《华伦斯坦》第二部《皮柯罗米尼父子》中华伦斯坦的女儿泰克拉与勇士马克斯的爱情故事写成的一首序曲(1874),表现出出色的配器能力(他后来完成了《华伦斯坦》全部的三部曲)。
他创作上真正成熟的标志,应该是1878年所作的交响
叙事曲《迷林》。这首叙事曲根据
德国诗人
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7~1862)的叙事诗《哈拉尔德》,叙述维京人的最后英雄哈拉尔德在月夜的丛林中遇到命运精灵,被蛊惑、俘获的故事。在篇幅仅十几分钟的这首作品中,神秘主义成为色彩表达的主体。它先描述月色中神秘的密林,英雄们的驰骋,似无数马蹄踢荡雪雾,使那些雪尘在月光下晶晶发光。随后,精灵宁静地出现在雪光中,舒展那美丽的蛊惑的翅膀,英雄的意志力随之就被消解。哈拉尔德夺路而走,精灵似乎就紧附着他的灵魂。最后,他来到岩边喝下清泉,像是命运的告别,把长眠在温柔乡中那种意境表达得特别完美。
丹第由此才追随弗朗克,摆脱了
艾克托尔·柏辽兹那种戏剧化的浓墨重彩,成为一个一流的音乐风景画家。他的另一首我极喜欢的作品,是《山中夏日》(1905),一首半小时的
交响诗,其实类同于交响曲。它根据
法国诗人庞佩隆(RogerdePampelonne)的同名散文诗,描述“黎明”、“松荫下的午后”与“傍晚”三个场景。第一乐章的开头还是神秘沉郁不开的感觉,替代《法国山歌交响曲》中的号角,沉重的雾霭中此起彼伏的鸟鸣,很令人想起他对梅西安的影响。然后,阳光如金线,霞彩开始四溅,
太阳在云谲波诡中,如凯歌般喷薄而出。第二乐章,正午的阳光还是慵懒的,又令人想起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的《
牧神午后前奏曲》。在松荫外,白云悠然飘过,这些白云慢慢堆积起白象似的群山,树荫下有欢欣的舞蹈。随之,风卷云驰,似暴雨即将降临,又瞬间风驱云散,草地重新沐浴在新鲜而安静的阳光里。最后一个乐章的傍晚是从类似进行曲开始的,夕照一片金黄那种感觉。随着归鸟噪林,似有风铃声过,光线是一点点暗淡的,在暗淡中有深情的黄昏的依恋。最后,夜潮袭来,慢慢沉厚地合围,只剩下风鸣声。
丹第的其他作品,名气很大的是演奏时间也仅15分钟左右的交响变奏曲《伊斯坦》,根据
巴比伦叙事诗,描述爱情与丰收之神伊斯坦为找回死去的爱人,经过地狱的七道门,分别被取走发饰、
耳环、项链、宝石、腰带、环饰、衣服,最后成为裸体而与爱人重逢复生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
双簧管与乐队而作的《法国主题幻想曲》(1888),它充分发挥了双簧管的音色,将一个法国主题带向云蒸霞蔚、群山起伏的悠远深处,深情的白云深处是故乡,像是《法国山歌交响曲》的浓缩版。而他为
钢琴、长笛、
大提琴与弦乐而作的
协奏曲(1926),表达了他晚年云淡风轻的境界。
纪念与影响
丹第帮助复兴了一些当时基本被遗忘的巴洛克作品,例如他自己编辑了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地的
歌剧《波佩亚的加冕》。丹第还为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作品的复兴做出了贡献,他编辑了维瓦尔第的大提琴
奏鸣曲和低音持续音的版本(作品14),并于1922年由莫里斯·塞纳特出版。他的音乐著作包括三卷的《音乐作曲课程》,以及对弗朗克和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的研究。《
泰晤士报》评论说,他对前者的研究是“现代
法国传记中最生动和独特的之一”,而对后者的研究,于1912年出版,显示了“他对这位大师终身学习的密切程度”。纪念丹第的私立音乐学院文森特·丹第音乐学院位于
蒙特利尔,而小行星11530丹第于1992年发现,以他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