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类癌
一种源于直肠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直肠类癌(rectal carcinoid)是源于直肠黏膜隐窝深部颗粒细胞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组织结构类似癌,有潜在恶性的特点,但生长缓慢,较少发生转移。多数生长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
该病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高峰为41~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多位于距肛缘4~7cm处,直径0.5~1cm,以直肠前壁居多。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和内镜检查,最后确诊须靠病理,可疑病变应行银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直肠类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应根据肿物的大小,结合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确定手术方式。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80%,即使发生转移,经积极治疗也可长期带瘤生存。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阐明。类癌综合征瘤是一种能产生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的肿瘤,即APUD细胞瘤,APUD细胞是指具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等生化特性的细胞总称。类癌具有这种细胞特性。它能分泌具有强烈生物活性的5-羟色胺,腹舒血管素和组织胺外,有的还可以分泌其他肽类的激素,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生长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抗利尿素、促性腺激素、胰岛素、腹高血糖素、前列腺素、胃泌素胃动素等物质。
发病机制
类癌属于神经内分泌瘤,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多来源于嗜铬细胞瘤,有内分泌颗粒,属于神经外胚层的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PUD)肿瘤,具有复发转移潜能,可分为良性、不确定恶性、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四种,较少见,好发于消化系统(67.5%~73.7%),类癌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05%~0.2%。
流行病学
该病发病率较低,发病年龄高峰为41~70岁,男性略多于女性,多位于距肛缘4~7cm处,直径0.5~1cm,以直肠前壁居多。直肠类癌综合征占胃肠道类癌的1/10~1/15,占直肠恶性肿瘤的1%~2%。
病理生理学
早期是黏膜和黏膜下层内结节突起或息肉样突起,质硬,活动,黄色或灰色,黏膜平滑,直径小于2cm。随后可伴有黏膜糜烂溃疡,有的侵犯肌层,转移到淋巴结或由血液循环到肝和其他器官。恶性发病率为8%~14.5%。有的在消化道其他部位也有类癌,也常伴有其他恶性肿瘤。组织学特征为肿瘤细胞较小,呈腺管样,菊团样,条索状或实心团块状排列,胞质较空或嗜伊红性,形态较一致,核圆。根据形态可分为腺样型,此型最多见、条索型、实心团块型和混合型。
临床表现
多数生长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多在内镜检查时发现。随着病情进展,少数患者可出现会阴部不适、便秘、腹泻、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疼痛、体重减轻及肠梗阻等症状。直肠指检通常可以触及圆形、光滑、可移动、质硬的黏膜下结节,若肿瘤浸润肌层可固定,大多呈栗粒或绿豆大小,肉眼呈灰黄色。由于直肠类癌综合征很少分泌大量5-轻色胺(5-HT),大多数患者无颜面潮热、腹泻等类癌综合的表现。
检查诊断
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主要依靠直肠指检和内镜检查,最后确诊须靠病理,可疑病变应行银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
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必要而简便的检查手段。该病多发生在距肛缘8cm以内,单发,前壁多见,直肠指检多可触及。如触及圆形光滑、质硬的黏膜下结节,推之可移动,应警惕该病。若病变侵及深肌层时,移动度明显降低。
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法。内镜下的典型表现为黏膜下隆起状结节,质硬,表面黏膜光滑,颜色呈灰黄色。活检阳性率取决于取材技术,若从结节中心深取组织或高频电切全瘤活检一般可确诊。早期肿瘤尚未固定,咬取活检常能得到确切的诊断;若病变浸润肌层,则咬取活检难以准确获得肿瘤组织,常需切除活检。
超声内镜检查
若黏膜下肿瘤较大,表面黏膜形成溃疡,则普通肠镜很难正确判断肿瘤的真正大小、肠壁起源和组织学特征,此时确定浸润深度的最有效方法是直肠超声内镜检查。通过超声内镜可以测得直肠类癌的大小,并清楚显示肿块浸润深度。
B超和CT检查
B超和CT检查无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但可了解有无肝和腹腔淋巴结转移。
实验室检查
可作为参考指标,测定血浆5-羟色胺(5-HT)及24h尿5-羟吲哚乙酸(5-HIAA)是直肠类癌临床诊断及术后随访监测的主要指标。当尿中5-羟吲乙酸在24h内达到40mg可诊断类癌综合征,超过50mg时可确诊为类癌综合征。
鉴别诊断
与痔的鉴别诊断
痔为常见的肛肠良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肛门血,血色鲜红,一般量不多,为手纸染血、便后滴血、粪池染血等,大便本身不带血,或仅有少许血迹。岀血一般为间歇性,多为大便干结时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后出现。不伴腹痛、腹胀。无大便变细或大便性状改变。直肠指诊无明显肿块,指套一般不染血。
与直肠息肉的鉴别诊断
直肠息肉也可出现大便带血,但一般不会引起腹痛、腹胀等。一般不会引起全身症状(如乏力、体重下降)。
治疗
直肠类癌对化疗和放疗不敏感,手术切除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也是可能治愈该病的唯一方法。应根据肿物的大小,结合浸润深度及组织学类型确定手术方式。
肿瘤直径≤1cm、局限于黏膜下层、未浸润肌层可选择经肛门或低尾部切口局部切除,切缘距离肿瘤边缘0.5cm即可。也可选择内镜下治疗,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较为恰当,通过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通过吸引将黏膜提高后圈套切除。也可采用经肛门内镜微创手术(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surgery,TEM)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肿瘤直径在1~2cm,未侵及肌层、无淋巴结转移,可选择经肛门或经胀尾部局部扩大切除,切缘距离肿瘤边缘至少1cm,需深达肌层。应对切除标本的完整性和边缘做详细标记,若切缘阳性或病理检查提示肿瘤已侵及肌层,应进一步行根治术。
肿瘤直径\u003e2cm、侵及肌层、淋巴结转移应首选根治性手术,包括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若无法行根治性手术,也应持积极态度,姑息性手术也可改善患者预后。即使肿瘤复发,也可再次探查,争取再次根治性切除肿瘤。
预防
癌症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策略。普及大肠肿瘤筛查和推广内镜下早诊早治,是提高早期大肠癌及其癌前疾病诊断率、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大肠肿瘤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直肠指检和基于高危因素的问卷调查。
预后
取决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进展程度,其中以肿瘤直径大小和是否浸润肌层最为重要。该病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80%,即使发生转移,经积极治疗也可长期带瘤生存。
历史
类癌综合征是源于肠Lieberkuhn凹陷或碱性颗粒嗜铬细胞瘤的低度恶性的肿瘤,早期为良性,后期则变为恶性,并发生浸润和转移,但又不同于腺癌,故名类癌,为外胚层来源。1897年,Kultse-hitzky首先对该病进行了描述,故将原始细胞称之为Kultschitzky细胞,因细胞内的颗粒对银有明显的亲和力,又名嗜银细胞或亲银细胞。1907年,Oberndorfer描述并报道了类癌这一概念,对含高胺的肿瘤称为APUD瘤,并将含有高胺、能摄取胺的前身物和含有氨基酸脱轻酶使胺前身物转化为胺肽类激素的细胞,称之为APUD细胞。
Kultschitzky细胞属于APUD细胞,故类癌综合征也属于APUD瘤。1914年,Gosset证实了类癌起源于肠壁上的嗜银细胞。1953年,Lembeck在类癌中发现了5-轻色胺(5-HT),5-HT系胺前体物质,可产生生物活性酶,分解为acronym APUD。1954年,Waldenstrom描述了类癌综合征。1963年,Williams把类癌分为前、中、后肠三型(直肠来源于后肠)。1969年,Pearse将嗜银细胞归类为APUD细胞系。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病理生理学
临床表现
检查诊断
直肠指检
内镜检查
超声内镜检查
B超和CT检查
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与痔的鉴别诊断
与直肠息肉的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预后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