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内早年从
技工学校毕业后,曾做过钳工、维修电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电脑设计师、小贩、播音员、摄像师、广告公司文案、
公关公司老板等工作。2007年,路内在纯文学刊物《收获》上发表两篇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
追随她的旅程》。2013年,路内获得首届人民文学新人奖。2014年,路内完成70万字的“追随三部曲”——《少年巴比伦》《追随她的旅程》《
天使坠落在哪里》。2015年,路内被《
南方人物周刊》评为“2015中国魅力人物”。2016年,路内凭借长篇小说《
慈悲》获得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奖;同年,路内获首届
中华文学基金会“
茅盾文学新人奖”。2019年,路内担任第二届
宝珀·理想国文学奖评委。2022年10月12日,路内凭借作品《
雾行者》获得第五届“
施耐庵文学奖”。
当大多数文学青年在大学校园里满怀忧伤地抒情时,19岁的路内已开始在
苏州市、
上海市、
重庆市的工厂里辗转。如果把他做过的工作罗列出来,将会是长长的一串名单:钳工,维修电工,值班电工,操作工,仓库管理员,营业员,会计,小职员,电脑设计,小贩,播音员,摄像师,广告公司文案,
公关公司老板等。
“失业,找工作,又失业,又找工作。就这么回事。”路内说。而这个从19岁就开始进工厂的苏州少年,当年最多的文学启蒙是工厂里的图书馆,“因为一天八小时就盯着几十个电表,也不用干活,只能看看文学期刊了。”与许多人偏向西方的阅读经验不同,路内读的更多的是
苏童、
林白等当时为时代风气的先锋小说。而更多时候,他就像小说中的路小路们那样游荡在街头,看人打群架,进工厂拧螺丝钉或者换灯泡,在混沌的忧伤中度过青春。
1998年,路内去南方走了一圈,终点站是
重庆市,他去那里替
台湾省商人看守仓库。那时南方发大水,沿路展示在这个青年面前的是诗意却也残酷的画面。“一个苏州人,看到的全是
鱼米之乡的景色,头一回看到岩石缝里种
玉蜀黍属。你会去想,为什么
贵州省的小孩都没书读,你这辈子的忧伤,跟那些没衣服穿的小孩比起来,算什么?”“感觉自己的忧伤一下子转化为内心的忧伤。”他这样描述这趟旅程带给自己的震动。
2021年12月16日,入选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委会委员名单。
路内,当代文坛出现的最让人惊艳的小说家,被评论家称之为中国70一代最好的小说家之一 [16]。从早期以追随三部曲(《
少年巴比伦》《
追随她的旅程》《天使坠落在哪里》)蜚声文坛,到2016年初出版《慈悲》;从2009年起多次获得华语文学传媒盛典提名 [17],到2016年获第十四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奖 [17],路内的写作不限于个人省思,开始转向对平凡人生的礼赞和对日常生活肌理的微妙刻写 [17]。
华语文学传媒盛典年度小说家奖 [5]授奖词:“路内的小说是一代人的精神镜像。 [17]他笔下的青春,不仅是年华,也是灿烂的心事,不仅常常受伤,也饱含生命的觉悟。他出版于二〇一五年度的长篇小说《慈悲》,见证了一个作家的成熟和从容。从伤怀到悲悯,从锋利走向宽阔,路内的写作已不限于个人省思,而开始转向对平凡人生的礼赞,对日常生活肌理的微妙刻写。他如此专注,又如此谦卑。他的文字,敛去了一切怨气,有着仁慈的暖意,这种和解与饶恕,是对写作超越性的艰难跋涉。” [17]
《
南方人物周刊》:已过不惑的路内,进入了一个更为疏朗和深的格局,展现出与自己年龄相称的思考与叙述,呈现了时代裹挟与业力流转下个体的尊严与慈悲。低调沉稳、远离喧嚣又不自我陶醉的他,正走在自己的位置上。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