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艾斯勒(
德语:Hanns Eisler,1898年7月6日-1962年9月6日),
奥地利反
法西斯主义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犹太人,是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从废墟中崛起》的作曲者,在欧洲乐坛享有盛誉。
汉斯·艾斯勒1898年7月6日生于德国
莱比锡市,1919年至1923年在
维也纳音乐学院受教于勋伯格。1924年至1933年在柏林任教,期间与
贝尔托·布莱希特合作创作革命歌曲和工人歌曲。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流亡海外。1938年赴美,1942年进入好莱坞从事电影配乐创作,1944年、1945年曾两度被提名
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1948年遭美国政府驱逐出境。1950年定居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62年9月6日逝世于
柏林西部地区。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艾斯勒自幼喜欢音乐,但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费,更买不起
钢琴,他便自学作曲知识。1910年,艾斯勒举家迁至
维也纳。中学时代,艾斯勒开始接触到革命思想,并研读
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
1916年,艾斯勒被招入
奥匈帝国军队的
匈牙利军团,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多次受伤,1918年退伍后回到
维也纳。1919年1月,艾斯勒曾支持德国柏林工人武装起义,但起义最终失败。
1919年至1923年,艾斯勒在
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师从
阿诺尔德·勋伯格学习十二音音乐,是勋伯格的得意门生。1924年,艾斯勒到柏林音乐高等学校任教,并写作具有十二音体系风格的作品。1925年,艾斯勒移居
柏林,期间受到
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于1926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27年开始参加各种工人合唱队的活动并担任教学工作。1929年艾斯勒开始与戏剧家
贝尔托·布莱希特合作,写出大量革命歌曲及工人歌曲,抗议当时
魏玛德国的政治形势,并为戏剧、电影写作音乐,包括布莱希特的戏剧《决定》(1930)、《母亲》(1932)等,成为知名的
左派音乐家,两位艺术家的合作也伴随终生。
(图册“汉斯·艾斯勒"来源: )
流亡海外
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建立
法西斯主义政权,艾斯勒等进步艺术家的创作受到了禁止。他被迫流亡海外,经过
奥地利、
法国、
荷兰,1934年暂居
丹麦,与布莱希特继续合作。后去
英国写电影音乐,去
美国作巡回演出。1937年支持
西班牙的反法西斯战斗时,他曾为
国际纵队写过一些战斗歌曲。
1938年去美国后,他在纽约新社会研究学校及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2年在好莱坞从事电影
音乐创作,曾担任喜剧大师卓别林的音乐助理。艾斯勒为8部好莱坞电影和多部纪录片配乐,其中配乐作品《侩子手之死》和《
寂寞芳心》分别在1944年、1945年获得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剧情类原创配乐奖提名。电影配乐作品也是艾斯勒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0年开始,艾斯勒开始投入课题“音乐与电影之关系”的研究,这项研究也得到了
洛克菲勒基金会、电影导演约瑟夫·洛塞和艾斯勒所任教学校的支持。1947年,艾斯勒与
狄奥多·阿多诺合著的《电影音乐作曲》一书出版。
这一时期,艾斯勒所学的音乐知识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作了大量佳作。他为导师
阿诺尔德·勋伯格70大寿创作的作品《描述雨的14种方法》被认为是其流派的顶尖作品。这些作品也奠定了艾斯勒的声誉。
驱逐出境
艾斯勒在美国蓬勃发展的事业因冷战的爆发而被打断。他因曾参加进步活动、创作革命歌曲,被指控为“好莱坞头号
苏联间谍”,并于1947年被
美国“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传讯,因拒绝回答问题,被判处监禁。
后国际进步人士卓别林、
巴勃罗·毕加索等组成营救委员会向美国政府提出抗议,艾斯勒于1948年被改判为驱逐出境。
1948年3月26日,汉斯·艾斯勒和他的妻子路易斯·茱莱茜离开
拉瓜迪亚机场飞往
布拉格。临行前,他说:“我带着万分的痛苦和愤怒地离开这个国家。1933年,当恶魔
阿道夫·希特勒悬赏缉拿我的时候我坦然接受,因为我知道那是一个罪恶的时代,我因被驱逐而自豪!但现在我竟被如此荒谬地驱逐出了这美丽的国家,我感到心碎!”
定居柏林
1948年,艾斯勒回到祖国
奥地利。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后,他定居
柏林西部地区与
贝尔托·布莱希特继续合作,仍从事作曲及
乐理工作,成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49年,他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
从废墟中崛起》(Auferstanden
澳大利亚 Ruinen)作曲。
这一时期,虽然艾斯勒在民主德国享有盛誉,但是他的一些先锋派
音乐创作却得不到政府的认可。艾斯勒曾有创作
歌剧《约翰·浮士德》的雄心壮志。该剧讲述了一位优柔寡断的人不愿参加
德国农民战争,从而背离了工人阶级的故事。1952年,他完成了该剧的剧本和歌词的创作,但作品发表后受到了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批判。艾斯勒深受打击,最终未能完成歌剧《约翰·浮士德》的作曲工作,并因此罹患
抑郁症。
由于汉斯·艾斯勒在音乐创作上成就非凡,他于1950、1958年两度被授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奖”(Nationalpreis der DDR)。
1956年,艾斯勒的挚友
贝尔托·布莱希特逝世,他悲痛万分,健康每下愈况。1962年9月6日,汉斯·艾斯勒因心脏病发作病逝于
柏林西部地区,享年64岁。他被安葬在位于柏林
米特区的Dorotheenstadt公墓,那里也安息着他的挚友布莱希特。
家族情况
人物成就
艾斯勒一生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写有大量著作,是20世纪最为高产的音乐家之一。
音乐作品
歌曲600余首,包括《
从废墟中崛起》(Auferstandenaus Ruinen,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歌,由汉斯·艾斯勒作曲,后来成为教育部长的诗人约翰尼斯·贝歇尔作词)、《蓝旗歌》、《共产国际》、《工人母亲摇篮歌》等。
管弦乐合唱曲多首,著名的有:《反对战争》、《列宁追思曲》、《孩子之歌》。
歌剧两部《歌利亚》、《约翰·浮士德》(未全部完成) ,小歌剧《圆颅党与尖颅党》。
器乐曲有管弦乐
组曲8首、交响曲2部和各种小型器乐曲等。
此外还有电影音乐40余部,戏剧音乐30余部(主要与
贝尔托·布莱希特合作,如《母亲》、《伽利略》等)。
理论著作
《资产阶级音乐文化危机》、《社会主义音乐发展的道路》 和《音乐与政治》等出版作品和大量论文。
1968年,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了艾斯勒作品3卷集,其中
声乐曲、器乐曲及文字论著各1卷。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汉斯·艾斯勒的
音乐创作,早期使用十二音技法,但随着思想的变化,音乐语言也有所转变,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作品简洁、清新,易被群众接受。他充分利用了各种技巧,包括调式和声、
爵士乐以及现代派手法。常有非功能体系的和声进行并大量使用不协和音。他的电影、戏剧音乐富有效果,颇为人所称道。
汉斯·艾斯勒一生为民主及
社会主义奋斗,重视工人及群众音乐活动。他对
马克思主义与音乐理论作了深入的研究,在积极探索音乐如何为社会主义、为群众服务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人物纪念
相关学校
该校成立于1950年,初名为“
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是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音乐界的最高学府。1964年,为了纪念汉斯·艾斯勒,该校改为现名。
相关奖项
“汉斯·艾斯勒奖”(1968-1991)
1968年,在汉斯·艾斯勒诞辰70周年之际,民主德国国家广播电台(Radio DDR)、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和民主德国音乐家协会(Verband der Komponisten und Musikwissenschaftler der DDR)设立了“汉斯·艾斯勒奖”,每年7月6日颁发,奖金为10000东德马克,并于当年在
莱比锡市首次颁发,以表彰为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作出突出贡献的音乐工作者,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最负盛名的音乐奖项。
“汉斯·艾斯勒现代音乐作曲演奏奖”(1993-今)
民主德国解体后,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于1993年设立了“汉斯·艾斯勒现代音乐作曲演奏奖”,以鼓励新音乐作品的创作,奖金为5000欧元。
相关传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