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蟾山景区位于
泸县县城旁,距
泸州市市区33公里,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为4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山下有
九曲河、
濑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点有塔林、双蟾对鸣、九龙浴太子图、千手观音、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流民图》浮雕等。
玉蟾山山间怪石嶙峋,皆形似
蟾蜍,故有“遍山皆玉,无石不蟾”的美誉,且历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誉为“川南明珠”。玉蟾山以
千手观音为核心的
摩崖造像群,是历代能工巧匠雕刻的精美佛教摩崖造像,现存四百余尊,多为明代的
梵文摩崖石刻,大者盈丈,小不满尺,线条流畅,神态逼真。其中“千手观音”“悟道图”“
刘禅戏海”“十八罗汉飘海”等,雕刻精细,技艺娴熟,形态自然,堪称艺术精品。游人无不为其精湛雕刻艺术赞不绝口。国画大师
蒋兆和的代表作《
流民图》
浮雕,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瞻仰者油然而生奋发图强的爱国热情。
山上松、杉等古树参天,茶、桐、桃、李、犁遍野,据不完全统计,玉蟾山境内有树木240余种,珍惜树种有银杏、
楠木、红豆、
水杉、苍劲挺拔的美国湿地松、
火炬松;叶似马褂白鹅掌揪等,而今的玉蟾山,纵横数十里,一片苍翠。山上林中鸟类,有
杜鹃科、画眉、乌鸦、斑鸠、白头翁等二十余种。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从
唐朝景福二年起,已建有圆通寺。每年观音盛会,川南各地香客游人云集于此,诵经作法,盛况空前。故而
白玉蟾又有“小宝顶”之美称。如今,玉蟾山上远留有曾经辉煌的印迹。宋代大文豪、书法家
黄庭坚(字山谷)醉留“玉蟾”;明代
新都区状元
杨慎(字升庵)狂写“金峰”。到
清代,山上寺庙林立。罗汉街内一台一重殿,一级一重天;
庙宇巍峨,气象万千。曾号称“大和尚五万五,小和尚不消数”。暮鼓晨钟,香烟缭绕,香客如云,佛事之盛,令人叹绝。
清代
同治年间,一场大火将山上古建筑毁于一旦。如今
圆通寺遗址上幸存的
佛像石刻和摩岩
造像400 余尊依然吸引着现代善男信女。以佛教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明代石刻,大有丈余,小不足尺,雕刻人物神采各异,风格独特。其中
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
十八罗汉飘海图等都是石刻艺术的精品之作。
地理环境
玉蟾山,位于
泸州市市区以北33公里,
泸县县城旁。为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505米-548米。因山形、山石状似
蟾蜍而得名。玉蟾山历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张爱萍将军誉为“川南明珠”。从
唐朝景福二年(893年)起,为川南名胜地。古玉蟾关为古川滇、
川黔铁路驿道的重要关隘之一。塔林由唐至
清代的20余座石塔(浮图)组成。
人文价值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蟾山摩崖造像,现存明代石刻400余尊,有释迦牟尼、
千手观音、悟道图、刘海戏蟾、九龙浴太子图、
十八罗汉飘海图、说法图等,大者盈丈,小不满尺,造型生动,刻工精美。景区内有
五代十国徐铉书"第一名山"、宋代
黄庭坚书"
白玉蟾"、明代
杨慎书"金鳌峰"、清代成骏书"玉蟾丛翠"等石刻题记,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玉蟾山以山幽石奇取胜,气象万千,林木苍秀直逼峨嵋。
景点特色
玉蟾山位于
泸州市市区以北
泸县县城旁。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海拔505米-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山下有
九曲河、赖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区有
龙脑桥、古玉蟾关、《
流民图》
浮雕、
弥市镇、龙盘寺、白云寺、金宝山古墓群等,规划面积为52.8平方公里。有森林面积5400多亩。玉蟾山以山幽石奇取胜,气象万千,林木苍秀直逼
峨眉山市。因山形、山石状似
蟾蜍而得名。玉蟾山山间怪石嶙峋,玉蟾山以
千手观音为核心的
摩崖造像群,是历代能工巧匠雕刻的精美佛教摩崖造像,现存四百余尊,多位明代的
梵文摩崖石刻,大者盈丈,下不满尺,线条流畅,神态逼真。其中“千手观音”、“九龙浴太子”、“悟道图”、“刘海戏蟾”、“
十八罗汉飘海”等,雕工精细,技艺娴熟,形态自然,堪称艺术精品,游人无不为其精湛雕刻艺术赞不绝口。全国著名国画大师
蒋兆和的代表作《
流民图》
浮雕,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瞻仰者油然而生奋发图强的爱国热情。山上松、杉等古树参天,茶、桐、桃、李、犁遍野,据不完全统计,玉蟾山境内有树木240余种,珍惜树种有银杏、
楠木、红豆、
水杉、苍劲挺拔的美国湿地松、
火炬松;叶似马褂白鹅掌揪等,而今的玉蟾山,纵横数十里,一片苍翠。山上林中鸟类,有
杜鹃科、画眉、乌鸦、斑鸠、白头翁等二十余种,它们既是森林卫士。在玉蟾山风景区内,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山下
九曲河上的
龙脑桥,是
明朝洪武年间建筑的石板平桥,其桥墩分别是
石雕龙、
麒麟、青狮和白象组成,工之精湛堪称稀世之珍品。1996年,
泸县县城迁至
福集镇,即以玉蟾风景区建设为龙头,积极发展旅游业。现有一条
水泥路直达玉蟾山腰,山路通达每个景点。一组以著名
国画大师
蒋兆和翻天覆地的国画《流民阁》创作大型浮雕落户玉蟾山,为古老的玉蟾增添了新的风采。
山名由来
“山似岷峨派,峰如峋嶙尖。仙游还驻鹤,僧号亦
栖蟾。萝月悬天镜,松风袭暮蟾。有诗休壁,徒为
食用葛添。”这是明代
四川省状元、著名诗人
杨慎赞美玉蟾山的诗。玉蟾山位于四川省
泸州市城南35公里处,峰峦起伏,树木葱茏,因山形山石多似
赖蛤蟆而得名。一日,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黄庭坚慕名到玉蟾山游览,被山光
水色所陶醉,特别是众多的蟾蜍向他朝拜,更使他怡然自得,流连忘返。山上圆通寺老主持久仰黄庭坚大名,便将他迎入寺内,献上玉蟾香茶和玉蟾美酒,一面品茗饮酒,一面话说山间玉蟾石。老主持见黄庭坚谈笑风生,兴致很高,便叫僧徒摆上文房四宝,请黄庭坚题赠墨宝。黄庭坚欣然应允,即兴挥毫题写“
白玉蟾”两个古朴苍劲的大字。由于黄庭坚醉笔所书,竟将“玉”字的一点写在了上面,留下“醉书玉蟾”的佳话。后来,寺僧便将“玉蟾”二字镌刻于峭壁之上,并把圆通寺更名为“玉蟾寺”。明代摩岩像堪称玉蟾山一绝。主峰金鳌峰峭壁之上,镌刻有
千手观音、六臂观音、莲台观音等400多尊明代摩岩
造像,大者丈余,小不盈尺。造像古朴典雅,线条流畅,雕刻细腻,比例匀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其中《悟道图》构图别致,耐人寻味:婆娑的菩提树下,坐着一位信徒,脸贴在膝上深思
冥想,给人以悟入禅机之感。
主要景点
千手观音
千手观音是明代的时刻,明代石刻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保存的较好的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像这样的石刻在玉蟾有400多座,这千手观音像高5.6米,宽3.5米,他有11个头,36只手臂,两侧密布千手,众手执法器,并且千手上有眼,好像孔雀开屏一样。千手,意为法力无边,千眼,意为慧眼无穷。每年的观音会,川南地区的善男信女都会来此朝拜。
流民图
玉蟾山以其旖旎风光和众多的名胜古迹使人陶醉,更以金鳌峰石壁上的大型人物石刻
浮雕《
流民图》吸引中外游人。玉蟾山金鳌峰石壁的大型人物石刻浮雕《流民图》是新镌的名胜。这组石刻浮雕是据
蒋兆和先生的代表作《流民图》制作的。石刻浮雕于1987年7月破土动工,1989年4月竣工。浮雕全长45米,高3米,气势磅礴。画面以100多个人物,全面展示了在日本侵略者铁蹄蹂躏下,民不聊生,哀鸿遍野,尸骨横陈的悲惨景象。
蒋兆和先生的《流民图》创作于1943年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的敌占区
北平市。原作画面长27米,高2米。当时,蒋兆和先生流寓北平,目睹
日本侵略军给
华族带来的悲惨景象,残酷的现实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于是他愤怒地拿起画笔饱蘸血和泪创作《
流民图》。
自右向左看去,濒危的老人的沉吟,背井离乡的农民的哀叹,手把着大锄的青年农民的愤慨,躲避敌机轰炸的母子筑成的
埃及金字塔状的壁垒,断垣下横卧的尸骨,沿街乞讨的孩子的呼唤,失业、伤残的工人们艰难的步履,被逼疯了的妇女,欲上吊自杀的老人,无力养活家小的教授的悲哀,最后是两位知识分子正引颈翘望着祖国光复的曙光……这一画卷不仅以它的历史性的大主题,也以其将
中国画笔墨和西画写实技巧融为一体的精湛的艺术表现,以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刻画,而成为中国现代人物画史上伟大画卷。
游玉蟾山,览大型石刻
浮雕《
流民图》 ,我不仅领略到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受到了艺术的启迪,而且受到了深刻 的爱国主义教育。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历史巨画镌峭壁,悲惨景象触目惊。玉蟾永载流民图,抗倭爱国铭记心。
旅游信息
最佳旅游季节
玉蟾山主要是表现佛教文化,每年农历2月29是景区最热闹的一天,
山脚居民几乎全城出动上山烧香拜佛为家人以求平安,这个传统的节日在当地数十年不变,所以在这段时间出游,不仅春暖花开心情愉悦,同时也能领略当地人对佛教的膜拜,闲游之余也为家人寄托一份虔诚。
交通住宿
距
四川省第三大航空港——
泸州云龙机场20公里(泸县
云龙镇境内),距川南城际铁路泸县站(内自泸段)10公里,距隆黄铁路福集站1公里,距
隆纳高速公路4公里,距
成自泸赤高速公路15公里,距
泸渝高速公路35公里。
玉蟾山有价值的观光主要位于山顶,从
山脚有一条盘山公路伸向山顶,约4米左右,中途无分岔点,路面倾斜较大,走路大约40分钟左右,山脚可叫摩托车,10分钟可到达山顶,最多10元钱。
山腰处一座集娱乐、休闲、住宿为一体的高级宾馆,为游人提供了观赏玉蟾夜色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