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二级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是华南理工大学的二级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2年的襄勤大学以及1938年并入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工学院。1952年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1997年成立建筑学院。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教学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54人;有在读的本科生946人、研究生788人。 
学院简介
学院有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城市规划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本科专业。目前在读的本科生909人、研究生697人。已为国家和地区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8000多人,先后孕育了莫伯治佘畯南容柏生张佑启何镜堂吴硕贤等六位院士,袁培煌、黎陀芬等九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学院现有一支实力强大的教学、科研和工程设计咨询队伍,已形成以何镜堂院士、吴硕贤院士等为学术带头人,老中青结合,综合素质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学科人才体系。学院现有教职工304人(含建筑设计院176人),专任教师128人,其中教授(正高)29人,副教授(副高)46人,研究生导师6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4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3%。。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工程设计大师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者3人,全国性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城市规划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1人;现有列入“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教师1人,省级培养教师2人,校级培养教师5人,国家、省部级先进教师5人。
建筑学院学科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学科优势和地位得到加强和提高。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先后被列入“211工程”、“985一期、二期”建设。2005年获准建设“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准建设,成为全国高校唯一的建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该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
近五年来,学院的科研工作成绩骄人。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062项,合同总经费5.54亿多元,科研实际到校经费3.51亿元。还设计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钱学森图书馆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国家级标志工程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南沙体育场馆和游泳跳水馆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精品工程,设计实力和综合水平身国内前列,在全国尤其是在华南与港澳地区拥有较大影响,有良好的声誉。
学院己在亚热带建筑设计、亚热带城市规划设计、岭南风景园林、建筑与文化研究古建筑文物保护修复、岭南民居研究、亚热带建筑技术科学等方面办出了特色,形成了优势。我们将继续努力,办成国内一流水平,为国家尤其是华南地区的建筑产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1932年,勷勤大学设立建筑工程系。
1938年,因日本侵华战争,勷勤大学被裁撤,胡德元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完整带入中山大学。
1952年,建筑工程系调整入华南理工大学,组建华南工学院建筑系。
1979年,成立综合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
1980年,成立建筑学系。
1983年,何镜堂先生回归及至后来任院长主持工作。
1997年,成立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5年,获准建设“亚热带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中国国内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8年,城市规划系成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筑技术科学”获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获批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
2010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建设验收。
2013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评估,获得工程领域良好类实验室。
2018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本科教学系,开设3个本科专业。
学科体系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个国家培育的二级重点学科和2个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建筑学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工程硕士(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建筑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城市规划硕士
国家培育二级重点学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 
师资队伍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教职工314人(含建筑设计院174人),专任教师129人,其中教授(正高)32人,副教授(副高)54人,研究生导师(含专业学位)9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7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70%。教师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教育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全国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2人;有列入“千百十”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教师1人,省级培养教师3人,校级培养教师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人才培养
教学建设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筑设计(五-六)(城市设计专门化方向)、城市规划原理、建筑美学、种植设计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建筑与城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设计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拥有1支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1支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科研基地。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建筑技术科学
广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亚热带公共建筑可持续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科研成就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近五年新增各类科研项目1071项。新增国家支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6项,广东省部产学研重大重点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重大专项1项,其它纵向项目193项。发表各类科技学术论文1161篇,其中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579篇,被三大索引收录(ISTP、SCI、SCIE及EI)的文章有173篇次,共获各类科研奖项297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科技获奖17项,包括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级建筑奖87项,省部级建筑奖99项,包括世界建筑节公共建筑大奖1项,IOC/IAKS国际体育建筑奖功勋奖、金奖、银奖、铜奖各1项,联合国亚太遗产保护奖卓越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3项,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28项。 
形象标识
校徽
校园活动
据2021年1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举办有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建筑文化节、美食文化节、新生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新生辩论赛、跳蚤市场、课室美化大赛、春季运动会、羽毛球赛等各类学生活动。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学院简介
历史沿革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科体系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形象标识
校园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