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礁(Qiongtai Jiao),中国最南端的岛屿,位于南海南沙群岛南康暗沙中部,
潭门礁西南约3
海里,距离中国领土最南端曾母暗沙117公里。是中国南沙的传统渔场。琼台礁位于北纬4度59分,东经112度37分,原为暗礁。2010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考察人员登上琼台礁,发现琼台礁已经发育成为一个出露水面的
小岛,长170多米,宽大概20多米。低潮时高出水面十余米,岛上有白色的珊瑚碎块、碎屑堆积,水面下是五彩缤纷的珊瑚。2012年中国在
南海设立
三沙市,执法船自此在琼台礁实现了常态化巡航,加强对其的军事管理。
琼台礁在北纬4度59分,东经112度37分。位于南海九段线的最南端,是我国最南的海岛,也是我国最接近赤道的海岛。琼台礁位于南沙群岛南康暗沙中部,距离
海南岛大约为1500公里,距离曾母暗沙为117公里,距离
永暑岛大约500公里。琼台礁(Qiongtai Jia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琼台礁一带海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渔场,自从汉代开始我国就对相关海域进行了有效管辖,我国渔民在
南海捕鱼时也会在琼台礁的沙洲上进行生活。原为暗礁,现已生长成一个低潮时高出水面十余米的小型岛,长170多米,宽大概20多米。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10年10月的实地考察,琼台礁已经发育成为一个出露水面的
小岛,低潮时高出水面十余米,岛上有白色的珊瑚碎块、碎屑堆积,水面下则是五彩缤纷的珊瑚世界,围绕着它的是一圈
环礁。长约60米,宽约20米,为
中原地区最南端陆地领土,现已由我国实际控制。
2015年6月3日,据《马来西亚媒体婆罗洲邮报》报道,中国和马来西亚舰艇在
南海琼台礁附近对峙。
1998年东南亚金融风暴发生,由于中国在这场金融风暴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外交持续升温,中马双方也在不断地发展友好往来,同时马来西亚在经贸上又为东盟之首。因此只能将琼台礁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海权问题都暂时一并放下,为的就是能够与东南亚各国一道构建一个良好的经济、政治的生态圈。
2009年,我国的护卫舰巡航
南沙群岛时发现有
马来西亚渔民登上琼台礁,我国海军正常行使权益,责令其离开,但是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方面公然开着小炮艇来驱逐我军的护卫舰,我国海军为了避免冲突只好暂时驶离。随后,我国再次加强了在琼台礁、曾母暗沙附近海域的巡航,并指责马来西亚进入九段线以内偷取我国的油气资源,与马来西亚海军针锋相对,增加了马来西亚政府的压力。
2014年4月,对MH370的搜救进入了关键时期,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的严重失职,我国自行派出海空力量在
南海进行搜救,我国的搜救力量还进入了南海各国的所谓“敏感海域”,为我国真正介入琼台礁海域提供了良好契机。
2015年6月3日,马来西亚媒体《婆罗洲邮报》发表题为《中国和马来西亚舰艇在南海琼台礁附近对峙》的报道。该报道歪曲
中国海警船号与
马来西亚皇家海军、海事执法局舰机在琼台礁附近海域对峙事实,刻意将中国海警船说成是非法进入该水域。这番报道有意否定中国海警船在此海域的合法权益。至此琼台礁便形成了:
马来西亚日常监视,中国不定期巡查的一个尴尬局面。
近年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借着海军
索马里护航的时机,我国执法船、护卫舰在琼台礁附近实现了常态化巡航,加强了对琼台礁的管理。自从我国建立了
海南省三沙市这一行政区划后,琼台礁在行政区划上就属于三沙市管辖。通过我国海警执法船的长期巡逻、宣告主权,我国已经实际控制和管理了琼台礁。
2010年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工作组人员吴立新、
马宏杰登上琼台礁并拍摄一批照片;同年,我国先后两次登陆琼台礁,对周围海洋情况和未来建设进行了勘测。2016年4月16日,
马来西亚海警和记者团登上琼台礁,马国海警意图在琼台礁建立海洋公园开发旅游资源。
琼台礁附近海域有
南海最大的石油储量。琼台礁南边的板块和
日积礁南边的
万安滩周围的板块,以及鲎[hòu]藤礁北边的
礼乐滩板块和
曾母盆地都是南海著名的石油富集区。其中琼台礁附近就有两个,这就是曾母盆地和沙巴盆地,这两个盆地的石油储量占了南海全部油储的一半以上。目前这些板块已经建立了上千口油井,此外,琼台礁距离曾母暗沙很近,地处的就是曾母海域。而曾母盆地不仅拥有130亿吨以上的海底石油储量和7万亿立方以上的海底天然气储量,比南沙各群岛总油气储量的一半还要多,还是大量重要海底金属矿床所在地。
英国英国东印度公司公司的
苏格兰籍船长、
伦敦皇家自然知识促进学会会员霍尔斯伯格(James Horsburgh)的《印度指南》(全称“东印度,中国,
澳大利亚,好望角及巴西航行与中间港口指南”)于1836年出版,书中记述了英国船Sea Horse(海马)号和Luconia(吕宋)号分别于1776年和1803年在北纬4°57’,东经112°28’的方位发现一干滩(“干”指没有珊瑚),定为
加里曼丹岛离岸礁。暗礁水深1.5英寻。Luconia Breakers(吕宋号分浪礁)由此得名。